江苏,真有那么“卷”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7:57 2

摘要:“江苏真有那么卷吗?”这是许多外地人经常发出的疑问。本地人往往笑而不语,苦中作乐。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背后,其实隐藏着深深的焦虑和无奈,也映射出江苏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拼命文化”。

“江苏真有那么卷吗?”这是许多外地人经常发出的疑问。本地人往往笑而不语,苦中作乐。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背后,其实隐藏着深深的焦虑和无奈,也映射出江苏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拼命文化”。

一、高考压力从孩子出生就开始

江苏高考,简直就是地狱般的煎熬。地方卷满分480分时,江苏一本线常年在340分以上,全国最高,数学卷无选择题,投机率为零,催生名言:“江苏考生用眼泪润滑答题卡”。全国卷改用750分制后,2023年江苏 211录取率15.2%,低于浙江18.7%。江苏曾实行“选科等级赋分制”,意味着不只是分数,还要拼“AB等级”,这直接导致因选科等级不达标而与清北失之交臂的案例。

江苏家长普遍信奉“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兴趣班安排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更是全家的事业。小学生日均作业时间3.2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家长:“孩子上南外,半只脚踏入藤校”。

南京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为上名校“三迁学区房”是常态。高中开始有晚自习,无双休,高二更是寒、暑假象征性休几天后,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高三孩子普遍睡眠不足6小时。南通“启东卷”年销 7亿套。江苏学生日均学习12小时,缔造状元数全国前三的高考神话。南京已开始挑战南通的省内高考的“至尊”地位。

网上有段子:苏州高考落榜生到北京打工,发现自己的成绩竟能轻松上清北,缺的只是北京户口。此说虽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地区间高考录取分数的差异。江苏无疑是“受害者”。

二、产业竞争使加班成为常态

江苏经济发达,都是勤劳奋斗出来的。经济上的“强”,也意味着职场上的“卷”。苏南园区程序员兼职送外卖攒买房首付;苏中老师自费百万读博防裁员考公;苏北工人转行开网约车每天16小时,只为支撑孩子补课费。互联网行业、制造业、外贸行业都在加速淘汰和筛选,今天还坐办公室,明天可能就被裁员。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氛围,让人在高薪和高压中反复横跳,稍微放松就可能被替代。

江苏人不但勤劳,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脑力劳动的竞争丝毫不亚于体力。工程师专利指标与晋升绑定,技术人员睡实验室行军床夜以继日攻难关。“996”还不是极限,听说还有“007”。甚至扬州搓澡工考证分都分初、中、高三级,考核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

有人说,年轻人的努力,是被丈母娘逼的。不但要有房有车有存款,有人还搞出“男方价值=(年薪×2+房产面积×0.5-年龄×3)÷ 父母农村系数”的公式,有的甚至要求男方预付50万停工补偿金,签订“生娃保职协议”。虽然有点夸张,但源自实际。

三、“卷”的尽头在哪里?

江苏作为富庶之地,明清“江南赋税半天下”,为朝廷重赋之地,至今“GDP占全国10%”,担负经济支柱时间久矣。江苏平原占比86%,比例全国第一,但全省面积小,人口多,但人均耕地0.7亩,在全国居末流,故逼出“精耕式内卷”。城镇化使大量农民城市务工,产生劳动力内卷。招聘出现“十里挑一”是常态,有时甚至“百里挑一”。

江苏人还有的“卷”表现得更为细腻和隐秘。无锡人讲排场,喜欢比谁家装修更雅致、谁吃得更讲究;南京人爱文艺,暗暗较劲的是谁读的书更深、谁会的古诗更多;扬州人甚至能在“谁家吃早茶更讲究”中找到优越感。这种软性较量看似温和,实则暗流涌动,成为另一个维度的“文化卷”。

江苏“卷”营造出全民向上的氛围,使得江苏在教育、科技、经济方面成果显著。常州工人36小时研发冲刺,动力电池良品率 99.8%,超过德国标准;南通家纺72小时出新款,碾压国际快时尚;江苏的制造业不但撑起中国出口半边天,还在智能制造转型中走在前列。

江苏的“卷”似乎是一种对高质量生活的执念,在支撑着中国制造业精度的同时,其毒性也开始发作。当“卷”成为普遍现象,便是新的平庸之恶。南京职场有“35岁焦虑症”之说,有的IT人不堪压力转行当起外卖员,县域GDP竞赛致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当江苏用“卷”夺取全国10%GDP时,也支付了最高心理诊所密度的代价。

江苏的“卷”全国闻名,其烈度远超普通竞争,呈现出 “教育卷出天际、产业卷穿地板、生活卷成陀螺” 的魔幻现实。有人思考:“非卷不可吗?”有越来越多江苏年轻人开始尝试“反卷”,逃离大城市,到三线城市或县域创业、慢生活。

效率与人性,终须一场制度救赎来和解。江苏的“卷”是真的,但这不仅是江苏的选择,也是全国发展竞争逻辑下的缩影。只不过江苏人内敛、务实、不善表达,更愿意默默努力,不叫苦、不张扬,却步步精进。“卷”不是目的,而是生存方式。

“卷”的目的是更好享受生活。未来,江苏或许也会在“卷”与“不卷”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毕竟,再精密的机器也需要润滑;再高效的社会,也需要喘息的空间。而一个既有竞争力又有人情味的江苏,才真正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来源:南京黄飞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