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外东北、库页岛等领土历史归属问题” 的深入调研报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4:30 1

摘要:外东北与库页岛等岛屿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俄罗斯远东与朝鲜半岛东北部之间,涵盖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库页岛(萨哈林岛)等岛屿。这一区域不仅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重要枢纽,更是中俄历史领土关系的关键载体。​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外东北与库页岛等岛屿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俄罗斯远东与朝鲜半岛东北部之间,涵盖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库页岛(萨哈林岛)等岛屿。这一区域不仅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重要枢纽,更是中俄历史领土关系的关键载体。​

从历史维度看,外东北与库页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贯穿中国古代边疆治理、近代列强扩张与现代国际法实践,涉及中原王朝与边疆部族的互动、中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当代国际秩序的演变。深入厘清其历史归属,既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学术需求,也是理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前提。本报告将基于中国古代文献、中俄条约文本、国际法准则及学术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的历史归属进行系统梳理与论证。​

外东北、库页岛

二、古代中国对内外东北及库页岛的管辖与治理​

2.1 先秦至隋唐:早期文献记载与行政管辖雏形​

中国对东北地区的认知与管辖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不咸山即今日长白山,肃慎则是满族的先祖,其活动范围已涵盖外东北南部地区。这表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原王朝便已对该区域的部族有所记载。​

汉朝时期,中原王朝对东北的管辖进一步明确。《后汉书・东夷列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 自汉兴以后,臣属夫余。” 夫余是汉朝在东北册封的地方政权,挹娄(肃慎后裔)对夫余的臣属关系,间接体现了中原王朝对包括外东北部分区域在内的东北边疆的影响力。​

唐朝是中国对东北实施制度化管辖的重要时期。公元 722 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居住于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设立 “黑水州都督府”,由中央任命都督,纳入唐朝行政体系。《新唐书・北狄传》明确记载:“黑水靺鞨…… 开元十年,其酋倪属利稽来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 勃利州即今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这标志着外东北核心区域已纳入唐朝的正式管辖。​

对于库页岛,唐朝文献同样留有记载。《新唐书・流鬼传》载:“流鬼国,去京师万五千里,滨于北海…… 开元十一年,其王遣子可也余莫贺来朝,授骑都尉。” 经考证,流鬼国即库页岛早期部族建立的政权,其向唐朝遣使朝贡并接受册封,表明库页岛已与中原王朝建立政治联系。​

2.2 辽金元:管辖范围的扩展与制度化治理​

辽朝(契丹)时期,外东北及库页岛被纳入 “东京道” 管辖范围。辽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立 “五国部节度使”,管辖包括今日俄罗斯共青城至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广大区域,库页岛则被称为 “窟说”,隶属于五国部节制。辽朝通过定期朝贡、赋税征收等方式,实现对该区域的有效控制。​

金朝取代辽朝后,继承了对东北的管辖制度,并在黑龙江流域设立 “胡里改路”“恤品路” 等行政机构。其中,胡里改路治所位于今日黑龙江依兰县,管辖范围涵盖外东北南部;恤品路则延伸至乌苏里江流域。金朝《金史・地理志》明确将 “吉里迷”(库页岛部族)纳入管辖,规定其 “岁贡海东青、貂皮”。​

元朝对东北及库页岛的管辖更为系统。1286 年,元朝设立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统辖东北全境,外东北的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被纳入 “水达达路” 管辖。元朝在该区域设立 “征东招讨司”,负责军事镇守与部族管理,并通过 “站赤”(驿站)系统连接内地,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水达达路下辖 “女真、吉里迷、骨嵬” 等部族,其中 “骨嵬” 即库页岛的古称,元朝曾多次派遣军队前往骨嵬岛,招抚当地部族并设置千户所。​

2.3 明清:主权管辖的强化与明确疆域界定​

明朝初期,对东北实施 “都司卫所” 制度。1409 年,明朝设立 “奴儿干都司”,治所位于今日俄罗斯庙街附近的特林,管辖范围 “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涵盖整个外东北及库页岛。奴儿干都司下设 384 卫、24 所,其中在库页岛设立 “囊哈儿卫”“波罗河卫” 等,卫所官员由明朝中央任命,部族首领需进京朝贡。现存于特林的 “永宁寺碑”(1413 年立)与 “重建永宁寺碑”(1433 年立),碑文明确记载明朝对奴儿干地区的管辖史实,成为主权归属的铁证。​

清朝建立后,进一步强化对东北的管辖。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 “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属于中国”,从法律上确认了外东北及库页岛为中国领土。清朝在东北设立 “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其中吉林将军管辖范围包括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据《清实录》记载,清朝对库页岛的部族实行 “编户入籍”,定期征收貂皮等贡赋,至 18 世纪中期,库页岛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达数千张。​

三、近代领土变更:不平等条约与外东北、库页岛的割占​

3.1 沙俄的扩张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19 世纪中叶,清朝国力衰退,沙俄趁机推行 “东方政策”,加紧对外东北的侵略。1858 年,沙俄以武力胁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条约规定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由中俄‘共管’”。这一条约未经清朝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属于非法无效的不平等条约。​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沙俄以 “调停有功” 为由,迫使清朝签订《北京条约》,不仅承认《瑷珲条约》有效,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 40 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沙俄。条约中关于领土割让的条款完全违背了《尼布楚条约》确立的边界原则,是沙俄通过军事威胁与外交讹诈达成的不平等协议。​

3.2 库页岛的争夺与最终归属​

库页岛的归属问题在近代曾引发中、俄、日三国的争夺。19 世纪初,沙俄与日本均开始向库页岛扩张,清朝因国力衰弱逐渐失去对该岛的实际控制。1855 年,俄日签订《下田条约》,规定库页岛为 “两国共管”;1875 年,俄日又签订《圣彼得堡条约》,日本以千岛群岛交换库页岛南部,沙俄独占全岛。这一系列协议完全无视中国对库页岛的历史主权,是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典型例证。​

3.3 不平等条约的国际法审视​

从现代国际法视角看,《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均属于 “不平等条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52 条规定:“以威胁或使用武力对一国代表所施之强迫而缔结之条约无效。” 沙俄在签订条约时对清朝实施军事威胁,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

此外,《尼布楚条约》作为中俄首个平等边界条约,其法律效力为国际社会所承认。19 世纪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改变边界的行为,违背了 “条约必须遵守” 的国际法原则,也不符合《联合国宪章》中 “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领土完整” 的规定。​

四、历史事实与国际法依据的综合论证​

4.1 中国对内外东北及库页岛的历史主权依据​

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中国对内外东北及库页岛的主权具有充分依据:​

行政管辖:从唐朝的黑水都督府到清朝的吉林将军,中原王朝在该区域设立正式行政机构,实施持续管辖达千年以上。​

法律确认:1689 年《尼布楚条约》以国际条约形式明确该区域为中国领土,这一边界为中俄两国认可长达 170 余年。​

部族归附:当地部族长期向中原王朝朝贡,接受册封,形成稳定的政治隶属关系,如库页岛的 “骨嵬”“吉里迷” 等部族对明清王朝的臣属。​

4.2 近代领土变更的非合法性​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外东北及库页岛的行为,在国际法上存在明显缺陷:​

缔约手段非法:条约签订过程中存在武力威胁与外交讹诈,不符合国际法 “自由同意” 原则。​

内容显失公平:条约单方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未体现平等互利原则,属于 “不平等条约”。​

违反前约义务:《北京条约》等违背了《尼布楚条约》确立的边界原则,构成对既有国际协议的破坏。​

4.3 当代国际社会的立场与实践​

尽管当前外东北及库页岛由俄罗斯实际管辖,但国际社会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具有共识:​

中国政府始终明确表示,不承认近代中俄不平等条约对领土的非法变更,认为这些条约是历史遗留问题。​

国际史学界普遍认可中国对该区域的历史主权,如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沙俄 19 世纪对中国东北领土的吞并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现代国际法实践中,“不平等条约无效” 已成为公认原则,1961 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此予以明确规定,为重新审视历史条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结论与启示​

5.1 调研结论​

历史归属明确:从唐朝至清朝晚期,外东北及库页岛始终处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行政机构设置、部族管理、贡赋制度等构成完整的主权行使证据链,《尼布楚条约》进一步以国际条约形式确认了这一主权。​

近代变更非法:19 世纪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该区域,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缔约程序,属于非法的领土变更,中国对这些条约的合法性始终不予承认。​

现状与历史的区分:当前外东北及库页岛的实际管辖现状,是近代列强扩张的历史产物,与历史主权归属存在本质区别,不能以现实管辖否定历史事实。​

5.2 启示​

尊重历史事实:厘清外东北及库页岛的历史归属,是理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基础,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坚守国际法原则:国际社会应坚持 “反对使用武力变更领土”“不平等条约无效” 等国际法原则,维护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

推动和平解决:对于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应通过对话协商、平等谈判的方式解决,兼顾历史事实与现实情况,实现地区和平稳定。​

外东北及库页岛的历史归属问题,不仅是中俄关系的重要议题,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关键线索。从历史文献到国际法准则,都清晰表明中国对该区域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主权,而近代的领土变更则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尊重历史、坚守法理,是构建平等互信国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来源:滚烫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