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李石安: 利斧劈日寇 喋血中条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7 12:18 1

摘要:“外公猛然起身,挣脱看守,捡起地上的斧头就朝日军审讯官砍去,敌人躲闪不及,血流满面……”7月30日,62岁的郑勇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述起了外公李石安斧劈日寇的故事。

(文字 杨佳俊 海报 叶艳娜)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外公猛然起身,挣脱看守,捡起地上的斧头就朝日军审讯官砍去,敌人躲闪不及,血流满面……”7月30日,62岁的郑勇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述起了外公李石安斧劈日寇的故事。

李石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军12师政治部上校主任,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他和妻子朱淑莹不幸被俘,面对敌人严刑逼供,他坚贞不屈,仍与敌顽强斗争,壮烈殉国。

(李石安、朱淑莹夫妇墓。)

在郑勇的动情讲述中,记者仿佛看见,抗日英雄李石安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

1905年,李石安出生在醴陵市枧头洲乡森冲村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崇军尚武。中学毕业后,李石安投笔从戎,随军北伐。

1928年,李石安考入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石安奔赴一线作战,屡立战功,升任第3军12师政治部主任。

1938年,日军攻占太原,继续向南进犯。位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成为“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第12师奉命扼守中条山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先后击溃日军14次进犯。

得知丈夫身处险境,朱淑莹将一双儿女托付给亲人,从醴陵跋涉千里抵达前线,誓与丈夫同患难。她广泛发动民众,鼓励士气,协助丈夫作战。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战役打响,日军调集重兵10万余人发起进攻。第12师全体军官与日军展开血战,寸土必争。

5月9日,第12师与日军第41师团松本大队遭遇,部队被冲散,李石安和妻子同时被俘。

日军对被俘军官及其家属进行严刑逼供和利诱威胁,企图刺探军情。面对日军的软硬兼施,李石安始终不为所动:“我属革命军人,成仁取义,早有成竹,可勿多言!”

审讯中,李石安注意到墙角立有一柄短斧。趁敌不备,他挣脱看守,冲向墙角,拾起斧头朝敌审讯官头部砍去。一旁的朱淑莹见状,也奋起反抗。

李石安夫妇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击伤敌审讯官1人,击杀敌守卫2人。随后,日寇蜂拥而至。李石安夫妇寡不敌众,双双牺牲。

“这张照片是外公外婆留给我们的唯一遗物。”采访中,郑勇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李石安、朱淑莹夫妇合影。)

照片中,一对男女并肩站立。男子一身戎装,女子一袭长袍,两人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背后题款“岳父母大人尊前,石安、淑莹上”。字迹刚健有力,宛如其人。

照片拍摄于1939年4月20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李石安夫妇经历多次生死瞬间,他们深知凶多吉少,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给亲人作纪念,他们选择留下了这唯一的影像。

1989年6月5日,李石安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石安革命烈士证明书。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外公和外婆舍小家、为大家,威武不屈、杀敌成仁,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挺膺担当,奋发图强。”郑勇表示。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