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来,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房屋,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在这场与洪灾的较量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比洪水更有力量的是凝聚起来的人心。
近日,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来,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房屋,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在这场与洪灾的较量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比洪水更有力量的是凝聚起来的人心。
当洪水退去,留在记忆里的不再是满目疮痍的家园,而是浊流中那一双双托举生命的手掌,是黑暗里那一盏盏传递温暖的灯火。灾难降临时,人心的力量具象在“先救别人”的果敢抉择中、体现在“带药转移”的贴心细节中、扎根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中,这种对“人”的珍视,恰是灾难面前最稳固的精神堤坝。
人心的力量,彰显于无畏逆行中的生命抉择。无数党员干部在洪灾突袭的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冲向险情最严峻的区域。河北保定阜平县方太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风国跳铲车、爬房顶、进农家,将一个个等待救援的群众背进铲车转移,有人问李风国当时怕不怕,他却指了指铲车上的划痕笑着说“怕啥?这铁疙瘩比我结实,老百姓的命比铁疙瘩金贵。”正是有着李风国这样挺身而出的身影,无数个体的微光才得以汇聚成刺破黑暗的星河,化作危难中最坚实的脊梁。
人心的力量,更流淌在守望相助的温暖细节里。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志愿者、救援队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用点滴善意织就一张牢固而温暖的互助网络。北京密云葡萄园村铲车司机王天宇毅然组建临时救援“先遣队”,化身“铲车侠”在洪水中穿梭救援,从早上洪水泛滥,到傍晚洪水退去,铁臂一次次在浊流中升起又落下,这支由普通人组成的队伍当天便救出了一百多人。像这样的善意,正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不论是停水停电时递来的一碗热粥,还是安置点里为婴儿搭建的临时摇篮、通讯中断后辗转传递的平安纸条,素不相识的人们紧紧凝聚,让冰冷的洪水无法淹没人间的融融暖意。
当洪水渐退,这份力量将转化为坚韧不拔的信念。洪水可以冲垮房屋,却无法浇灭人们对生活的炽热希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曾见证无数欢呼与呐喊的“村超”球场,被洪水肆虐过后淤泥厚达一米,水位刚退,居民便自发组织清淤,在泥泞的土地上重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球场焕发生机、重返绿茵。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份自发的行动很快引来八方支援,邻县的志愿者连夜驱车送来清淤设备,爱心企业捐赠的草皮加急从外地调运。正是那份“好好生活”的信念、那股“不服输、不低头”的劲头,让废墟上生长出比钢筋水泥更坚韧的希望之花。
洪灾这场严峻考验,生动见证了人心凝聚的磅礴力量。那些在洪水中传递的善意、在废墟上生长的希望,终将筑成比任何堤坝都更坚固的精神防线。当风雨再临之时,我们便有底气宣告:人心凝聚之处,纵有万壑千山阻隔,亦能踏平坎坷、一往无前。(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林新晨)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