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留学的热门选择中,德国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亲民的留学成本,吸引着众多学子的目光。不过,由于信息繁杂,不少同学在规划德国留学时,被各种错误观念误导。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剖析德国留学常见的7大误区,让你对德国留学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
在留学的热门选择中,德国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亲民的留学成本,吸引着众多学子的目光。不过,由于信息繁杂,不少同学在规划德国留学时,被各种错误观念误导。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剖析德国留学常见的7大误区,让你对德国留学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
误区一:不懂德语,德国留学梦碎?
很多人觉得德国以德语为主要语言,留学就必须精通德语,实则不然。德国大学的授课语言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德语授课:若申请纯德语授课专业,那德语学习必不可少,申请时需提交德福(Test-DaF)、歌德学院C1证书等德语成绩,部分学校甚至要求达到C2水平。
英语授课:令人惊喜的是,德国不少高校开设了英语授课项目,尤其在硕士阶段,工科、商科、计算机等领域选择众多。申请这类项目,学生仅需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无需德语成绩。但需注意,部分学校可能会对英语成绩有小分要求。
德英双语授课:此类专业则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德语和英语能力,申请时两种语言证书都要提交。
此外,即便选择英语授课,学校通常也会为国际学生开设德语基础课程,助力大家融入当地生活。而且,德国英语普及率较高,日常交流用英语基本也能应对。所以,不懂德语并不意味着与德国留学绝缘。
误区二:FH是德国“大专”,学历含金量低?
在德国高等教育体系里,FH(Fachhochschule,应用科学大学)常被误解为等同于国内大专,这是大错特错的认知。
教育定位差异:与综合性大学(Uni)相比,FH并非低人一等,二者只是教育侧重点不同。Uni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培养的是学术型、科研型人才,适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而FH以实践应用为导向,课程紧密贴合行业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致力于为企业输送能迅速上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置特色:FH的专业多集中在自然科学、理工科领域,像护理学、汽车制造等特定专业,更是只有FH开设。例如,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在工科领域声誉颇高,其相关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学历认可度:FH毕业生所获学位与Uni毕业生一样,均受德国政府承认,在国际上也被广泛认可。回国后,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学历同样具有效力。所以,FH绝非低质量教育的代名词,对于想快速就业、投身技术领域的学生而言,是绝佳选择。
误区三:非211/985高校学生,无缘TU9和精英大学?
德国的TU9大学,是9所工业大学联盟,代表了德国顶尖的工科教育水平;精英大学则是11所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联盟。尽管211、985院校学生申请这些高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具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非院校学生就毫无机会。
综合评估录取:德国高校在招生时,会综合考量学生的本科成绩、专业匹配度、语言水平、相关实践或科研经历等多方面因素。本科成绩固然重要,可并非唯一决定性指标。只要双非学生的均分达到学校要求(申请TU9或精英大学,建议均分85分以上),课程与申请专业匹配度高,语言成绩达标,且能在申请材料中突出自身优势,同样有机会被这些名校录取。
成功案例众多:每年都有不少双非院校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成功迈入TU9和精英大学的校门,开启精彩的留学之旅。
误区四:除了TU9和精英大学,德国其他大学都是“野鸡大学”?
德国的公立大学,每一所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均获中国教育部认可,不存在所谓的“野鸡大学”。部分大学在中国知名度较低,并非教学质量不佳,只是宣传推广力度有限。像科隆大学、哥廷根大学、曼海姆大学等,在德国本土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很高声誉。这些学校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卓越的教学成果。只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认证的学校,其学位都受中国教育部承认,可进行学历认证。
误区五:APS审核超级难,令人望而却步?
APS(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审核,是德国高校录取中国学生的重要前提之一,主要审核学生是否具备德国高校入学资格,以及国内高校学习成绩的真实性。不少学生听闻APS审核,心生畏惧,其实大可不必。
审核内容与形式:APS面谈分为约20分钟的书面准备和25分钟左右的口头表述两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只要学生提前认真复习本科专业课程,熟悉成绩单上的课程内容,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就能从容应对。
较高通过率:从实际数据来看,APS通过率并不低。只要学生系统复习,充分准备,清晰准确地向审核官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通过审核并非难事。所以,不要因对APS审核的过度担忧,而放弃德国留学的机会。
误区六:APS考试只能用德语?
无论是打算选择德语授课还是英语授课专业的学生,在参加APS考试时,语言选择较为灵活。学生可根据自身语言优势,自主决定使用德语或英语进行考试,甚至可以两者结合。例如,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但德语口语稍弱的学生,选择用英语参加APS考试,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展现专业能力,提高审核通过的几率。
误区七:德国留学毕业率低,学业压力无法承受?
德国大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闻名,课程设置丰富且深入,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颇高,这使得部分学生可能因考试难度大、语言障碍等因素,出现延迟毕业或更换专业的情况,但这并不等同于毕业率低。
语言因素影响:虽然部分课程可用英语授课,但日常生活和许多专业场景中,德语至关重要。德语语法复杂、词汇量大,且德国人语速较快,专业课还涉及大量专业术语,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影响学习效果,进而延缓毕业进程。不过,只要提前做好语言规划,多听、多说、多练,积极参加语言课程,提升德语水平,就能有效克服这一障碍。
学习模式差异:德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课堂参与度在成绩评估中占一定比重。初到德国的学生,需要时间适应这种教学文化,积极融入课堂讨论、小组项目等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只要适应了德国的学习模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完成课程任务,毕业并非遥不可及。
来源:爱思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