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用诗词展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四川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厅开展了“我为‘两山’献首诗”诗词征集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用诗词展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四川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厅开展了“我为‘两山’献首诗”诗词征集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投稿,目前已征集到作品250余件。即日起,“四川生态环境”将对作品进行边征集边展播。当诗词邂逅生态,会碰撞出怎样的理念?今天一起欣赏《环保督察船行嘉陵江上》《环保调研船行升钟湖上》。
环保督察船行嘉陵江上
袁兴果(南充)
青山倒影鹭纷飞,
春水悠悠鱼蟹肥。
细雨无妨勾雅兴,
船行画里不思归。
环保调研船行升钟湖上
袁兴果(南充)
百里湖山展画图,
静如处子胜泸沽。
粉墙黛瓦小村落,
夕照流金波上凫。
作者介绍
袁兴果(南充市人民政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诗词赏析:
这两首以环保督察与调研为背景的诗词,将古典诗词的意象美学与当代生态保护实践深度融合,既延续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又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当代生命力。
诗中“青山倒影”“春水悠悠”“鹭纷飞”“鱼蟹肥”等意象,承袭了中国古典诗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经典表达,进一步赋予了自然意象以生态保护的现代内涵。嘉陵江的“细雨无妨勾雅兴”与升钟湖的“静如处子胜泸沽”,既是对王维“空山新雨后”般田园诗境的延续,更是对曹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般洛神之美的复赞——唯有水质清澈、生物多样,方能成就“船行画里不思归”的意境。
这两首诗将环保行动融入风雅诗篇:嘉陵江岸线保护与升钟湖“美丽河湖”建设,正是对古人生态忧患的当代回应。诗中“粉墙黛瓦”与“夕照流金”的和谐画面,展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修复的共生可能。也将中国传统意象的美学价值,始终依托于真实的生态基底。
这两首诗的深意,不仅在于描绘美景,更在于揭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永恒命题。从古典诗词的生态智慧,到今日督察船上的“两山”实践,当代中国以诗性语言书写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之路。当升钟湖的凫鸟驮着夕照飞入诗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丽河湖”的现在,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
—— 张海龙
赏析人介绍
张海龙:诗人、作家,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研中心特聘专家、央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纪录片《生态秘境》总撰稿人、余杭区作协主席、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来源:四川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