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男女通用的经典古方,调节身体阴阳平衡

B站影视 2025-02-04 10:46 3

摘要: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益肝肾的代表方剂。方以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补肝、肾,收敛精气;山药健脾益肾,固精缩尿,是本方的“三补”部分;又以泽泻泄肾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是本方“三泻”部分。以补为主,补中有泻;是本方特点,六药相配合、相辅相成,共

本文出自“南开孙药师”,用于医药科普,供参考。6个男女通用的经典古方,调节身体阴阳平衡,一文总结:

1、补阴、补肝肾第一方: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益肝肾的代表方剂。方以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补肝、肾,收敛精气;山药健脾益肾,固精缩尿,是本方的“三补”部分;又以泽泻泄肾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是本方“三泻”部分。以补为主,补中有泻;是本方特点,六药相配合、相辅相成,共成不温不燥,补而不滞的平补之剂。

2、补气第一方: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性甘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白术苦温,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利尿,为佐药;炙甘草甘平,和中益气,为使药。四药相辅,具有益气健脾补肺之功效。

3、补血第一方:四物合剂

四物合剂以熟地黄为君药,配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可滋阴养血,当归、川芎可行血、活血,白芍可益阴养血、柔肝和营,四者联合应用能补血、调血、行血,具有养血调经功效。

4、祛湿第一方: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山药、薏苡仁等组成。方中取四君子汤之意平补脾胃之气;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性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作用。

5、祛痰第一方:二陈丸

二陈丸为“治痰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该方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后世医家在阐明本方的配伍关系时,皆着眼于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药,而对方中的乌梅、生姜却很少论及。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健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而方中乌梅、生姜寓收于散,相反相成,具有调理肺脏宣发之功,半夏、陈皮、甘草辛甘发散,助肺之宣发,以利清浊之运化。故二陈汤除通过理气化痰,健脾和中调脂外,调理肺之宣发功能。

6、失眠第一方:磁朱丸

磁朱丸原载于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名神曲丸。本方取磁石质重色黑,辛寒入肾,益阴潜阳,重镇安神,补肾益精,除烦祛热,能引气归肾而镇摄肾气为主药;朱砂质重色赤,甘寒入心,清心降火,重镇安神,清泻心热为辅药,二药相配一黑一赤,一补一泻,镇摄浮阳,清降心火,使心肾相交,精气上输,故能明目聪耳,宁心安神;又佐以大量之神曲健脾和胃为佐药,以助金石药之运化,并可防其重镇碍胃,助磁石药之吸收而防碍胃,助中焦之运化而增强效力。心阳不得下潜,以致心神不宁故心悸失眠,治之益阴潜阳,交通心肾。

来源:小刘说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