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慈善会喜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4 22:12 2

摘要:慈善公益报(钟 伟)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表彰中,广东省广州市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广州市慈善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继“中华慈善奖”“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之后,广州市慈善会在精神文明建

慈善公益报(钟 伟)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表彰中,广东省广州市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广州市慈善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继“中华慈善奖”“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之后,广州市慈善会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新突破。

党建引领赋能文明建设

广州市慈善会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将文明创建活动与党建品牌创建相结合,创新建立“党建+慈善”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运行机制。例如,联合爱心单位持续打造“红心向党·善心为民”特色党建品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3场次,累计筹款1471万元,服务群众2.9万人次。

同时,广州市慈善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连续15年投身广州市“6·30”广东扶贫济困日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深入实施“羊城慈善为民”“善美乡村”等助力“百千万工程”慈善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21亿元,为广州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文明之城”“慈善之城”的建设积极贡献慈善力量。

坚持慈善惠民彰显文明底色

成立31年来,广州市慈善会始终秉持“扶弱济困,见难相助”的宗旨理念,联合各区慈善会系统累计筹集善款突破百亿元,受惠人群逾千万人次。

在慈善为民的实践中,广州市慈善会不仅积极参与抗洪救援、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重大慈善帮扶行动,还围绕助老、助学、助困、助残、助医等方面打造一系列品牌项目,以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有效地开展慈善救助工作。其中,整合联动慈善医疗救助资金8646.12万元,完成长者适老化“微改造”1938户、儿童学习空间改造747户、公共空间加装扶手304栋、房屋安全改造137户,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7.9万个,受惠群众超23.7万人次,支出善款1800余万元,为全市534个长者饭堂链接款物价值达1560万元,志愿服务4万余人次,受惠长者约250万人次。一次又一次温暖人心的行动,绘就羊城文明底色。

汇聚善力量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自成立以来,广州市慈善会积极探索慈善工作新路径,依托资源链接优势,推动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联动机制和“慈善、社工、志愿服务三融合”的社区慈善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一股绳”格局,凝聚社会共识。打造“善”暖社区项目品牌,以公益力量滋养文明土壤。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市设立3002个社区慈善基金,累计筹款1.85亿元。2023年9月5日,广州市慈善会“善”暖社区——广州社区慈善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并作为慈善项目获奖代表在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发言,介绍广州社区慈善实践经验。

在2024年,广州市慈善会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联动全市11个区的区慈善会、镇街、村居等单位,发起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活动,联动3000个社区慈善基金、动员26.52万人次群众、114家企业为63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捐赠善款1650.78万元。

弘扬慈善文化 传递文明力量

广州市慈善会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以“慈善+”多元融合模式为抓手,将慈善与体育、民俗、消费、实体等相融合,每年9月以“羊城慈善月”为契机,推广宣传善城广州标识、慈善吉祥物,唱响广州慈善之歌。举办慈善徒步、慈善音乐会、慈善花市、慈善庙会、校园善力量等活动,弘扬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全市慈善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传播广州慈善文化,广州市慈善会推出慈善刊物《善城》,连续发布12部《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荣获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是全国唯一获奖的慈善领域蓝皮书。全面展示推广广州慈善形象。设计推广“善穗”标识、“珠珠”慈善吉祥物,谱写《善城广州》慈善之歌,征集广州市慈善公益微视频、案例,开展“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活动,深入塑造城市慈善品格,持续擦亮“善城广州”的城市名片。

此外,广州市慈善会还连续9年发布广州慈善榜样,共4259家(次)单位、13528人次登榜,捐赠总金额达104亿元;深入推进慈善“进校园、进家庭”,在高校开展“校园善力量”创意大赛,在中小学发行《广州慈善读本》,发布140户“慈善家庭”,讲述家庭慈善感人故事,通过持续弘扬慈善文化,不断厚植文明底蕴,让文明之花开遍羊城。

来源:慈善公益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