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索植物保护的奥秘,品鉴各类优新品种,现场制作绣球花头饰……5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在中国农科院中关村院区正式启动。此次农科开放日以“农业科普赋能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36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
探索植物保护的奥秘,品鉴各类优新品种,现场制作绣球花头饰……5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在中国农科院中关村院区正式启动。此次农科开放日以“农业科普赋能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36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中国农科院作为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和“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将做好农业科普作为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组建产业专家团等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以“农科开放日”为代表的科普品牌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科普解读、实验室参观、动手实验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生动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科技成果,吸引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走进农科、探秘农科。
本届农科开放日面向社会公众展示前沿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宣传中国农科院围绕“国之大者”促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贡献,营造关心支持农业科研的良好氛围。
在科普展示区,不同院所通过科技展示、实验展示、农产品展示、科普体验、科普互动等方式,让公众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在互动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农业科技前沿进展。来自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4名专家通过科普讲堂,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农业知识讲解。
在植保分会场,《神奇的RNA农药》《番茄病毒与害虫》等在科普剧场轮番上演,吸引着小朋友举手抢答;“探秘害虫嗅觉——微小世界里的神奇‘气味雷达’”展台,诱芯、诱捕器等实物展示,以及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昆虫的观察,让大家惊叹于害虫世界的神奇与奥秘;互动游戏区更是排起了长队,“农场对对碰”让小朋友们在趣味配对中理解昆虫、天敌与植物的关系;“比比谁最快——智力拼图”赛场上,小选手们争分夺秒,拼图速度令人惊叹;“寻宝大作战”中,孩子们兴奋地从养虫箱中筛选分离虫粪和白星花金龟幼虫……
农经所分会场,来自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个市县、20家企业和合作社,共同宣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陈静研究员以浙江“千万工程”为例,介绍了乡村建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在蔬菜与花卉分会场,马铃薯展位打造沉浸式土豆文化体验空间,提供薯条试吃,展示土豆精深加工工艺。园艺集市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寿光、西南、华南、中部、兰陵五大研发中心首次联袂打造沉浸式园艺体验:ins风打卡区摆放着最新培育的绣球与芍药,非遗手作区展示手作兰花根美食和古法艾草锤,特色美食区汇聚了多彩小番茄、香辣兔肉丁、芥菜饺子等研发美食。大蒜汁、芹菜汁等果蔬限定饮品站前排起长队……
据悉,农科开放日自2019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4112多万社会公众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宋雅娟)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