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7日,“安徽女子超市偷南瓜藏裙内”的视频刷爆全网。监控里女子夹着南瓜淡定离场的画面,配上“安徽最新发生”的标签,瞬间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没等核实就跟风吐槽“太丢安徽人脸”。
11月17日,“安徽女子超市偷南瓜藏裙内”的视频刷爆全网。监控里女子夹着南瓜淡定离场的画面,配上“安徽最新发生”的标签,瞬间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没等核实就跟风吐槽“太丢安徽人脸”。
可谁能想到,这场全网围观的“奇葩偷瓜案”,竟是一场移花接木的谣言闹剧。大皖新闻记者追查后发现,这段视频其实是2023年的外地旧闻,时隔两年被改头换面,换个地点和时间就成了“新鲜热点”。相关部门火速辟谣:安徽从未发生此类事件,纯属不实信息炒作。
更离谱的是,这则旧闻早已是“造谣惯犯”。从2023年至今,它换过“90后偷南瓜”“大妈偷花生”等多个马甲,事发地也在全国多地轮流“落户”,每次都能靠猎奇画面收割流量。为啥这样的谣言屡禁不止?说到底,是部分账号吃透了网友的猎奇心理,靠着“有图有真相”的假象,把旧闻包装成热点博眼球、赚流量。
网络时代,造谣成本低到可怕,一张截图、一段旧视频,改改时间地点就能全网扩散。可谣言的伤害却很真实:既误导公众认知,又给被造谣的地区贴标签,还消耗着大家对网络信息的信任 。那些随手转发的网友,或许只是图个新鲜,却成了谣言传播的帮凶。
其实辨别这类谣言很简单:看到“劲爆奇葩”新闻,先查来源是否权威,再搜搜是否有旧闻重合。别让好奇心被流量裹挟,也别让键盘成为谣言的推手。你有没有刷到过类似的“旧闻新炒”谣言?评论区说说你踩过的坑,一起擦亮眼睛防忽悠!#李嘉欣一家三口逛超市儿子超懂事##李嘉欣一家逛超市9岁儿子超懂事#
来源:淘南私厨--美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