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十四五”期间,玉溪市地区生产总值向2700亿元迈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6:02 1

摘要: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市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5年来,从城市道路到口袋公园,从新产业到新就业,从老旧小区到医疗服务,从湖泊水质到空气质量……玉溪发展的每一步,都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市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5年来,从城市道路到口袋公园,从新产业到新就业,从老旧小区到医疗服务,从湖泊水质到空气质量……玉溪发展的每一步,都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居民生活不断改善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玉溪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双向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向2700亿元迈进,人均GDP从9.1万元提升至11.4万元,继续位列全省前列。数字背后,是更多市民感受到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渠道更稳。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农村居民收入超过2万元,绝对值居全省第二。随着红塔、江川、易门等地的产业扩容,一批新项目带来新的岗位,让不少年轻人实现了“在家乡就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劳动者从传统体能岗位向技术岗位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县域经济的增长也让城镇公共服务投入更加稳步,居民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

产业升级持续发力

新产业让城市机会更多

“十四五”期间,玉溪以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壮大为重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卷烟产业通过技改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玉昆绿色钢城项目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制造、高端化方向迈进,中高端产品比重上升,为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玉溪新兴产业的重要板块,从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到应用和回收,全链条逐步完善。生物医药、光机制造、有色稀贵金属加工、数控机床等一批新产业项目加快布局,为城市集聚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

农业产业的变化同样让市民感知明显。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食稳产增产,设施农业扩大后,市场上本地果蔬供应更稳定,品质提升更明显。

改革创新提速

经营主体数量持续提升

玉溪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升,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上线数字化政务服务,让市民和企业办事“更快、更顺”。高频事项网上可办比例不断提高,项目审批、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流程更加简化。

经营主体数量持续提升,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稳步上升。市场主体的活跃,为市民就业、创业带来更多机会。科技创新方面,研发投入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长,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更加活跃。

对外开放则让城市物流和消费体验更便利。依托中老铁路通道优势和玉溪海关运营,本地企业的对外贸易更畅通,同时物流时效提升也为居民日常消费带来更多便利,进口商品供应更稳定。

生态保护持续深化

“三湖”保护治理不断完善

5年来玉溪持续推进大气、水体和土壤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中心城区PM2.5浓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9.3%,市民日常户外活动的环境条件更稳定。

围绕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的“三湖”保护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控源截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河道治理等多项举措,使抚仙湖水质持续保持优,星云湖、杞麓湖水质稳步改善。沿湖步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使湖边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重要空间。

农村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村庄绿化等工作提升了乡村环境品质,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城市更新稳步推进

居住品质明显提升

近年来,玉溪的城市面貌发生了许多市民口中的“看得见的变化”。作为全省首个完成城市更新立法的城市,玉溪在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打通、管网升级、城市绿化等方面系统推进,让城市生活空间不断改善。

老旧小区改造累计覆盖上万户居民,通过房屋修缮、楼道整治、停车位调整、绿化补植等方式,让居民生活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道路建设和节点优化使交通通行更加顺畅,市民通行体验明显改善。口袋公园、社区绿地的持续增加,让城市公共空间“触手可及”。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