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211高校大变局引热议,划成五档,最后一档性价比超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6:51 1

摘要:“纯211”是指什么大学呢?便于记忆,就是曾经入选过国家211工程但是没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全国有211工程院校一共是115所,其中39所学校同时属于985工程,剩下的没有进985的就是大家口中的纯211学校,一共有76所。“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要注意这些

“纯211”是指什么大学呢?便于记忆,就是曾经入选过国家211工程但是没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全国有211工程院校一共是115所,其中39所学校同时属于985工程,剩下的没有进985的就是大家口中的纯211学校,一共有76所。“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要注意这些学校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在省里或者专业上很有分量,也有的更接近地方院校的层次。

很多人都觉得211都是一个水平,其实不是这样的。最近有博主把纯211按照实力和影响力分为五档梯队。下面按从保守的选择到竞争力强的顺序介绍这些梯队,让大家可以快速了解。

先说被称作“性价比高”的第五梯队,这一块汇集的都是录取分数比较低一些、对高考分数要求没那么高的学校,像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等等,还有一些就是海南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内蒙古大学之类的。很多是西部或者边疆省区的高校,地理上覆盖很广,拿青海大学来说,在西宁市,是由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建的,学科以工、农、医、管等为主,其他学科也在发展。第五梯队对于想“捡漏”又或者是看重地域因素以及民族政策或就业地域的人来说,提供了许多实惠的选择,这些学校往往承担着区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招生面较开,教学资源与本地对接也容易些。

接下来是第四梯队,这一组院校整体实力要比第五梯队稍微好一点,不过跟顶尖211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代表校如长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等,在此行列的大连海事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等也都包含在内,拿东北林业大学来说,这所学校位于哈尔滨,以林学为特色,其中林业工程是它的优势学科,该校创办的时候,不少教学力量是从浙江大学以及东北大学相关院系转移过来的。第四梯队适合分数处于中上水平,并且希望能在省内或者周边地区找到比较稳定的就业道路的学生们,这类学校虽然某些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总体影响力比前面几个梯队要差一些。

第三梯队多是很多高分考生也会考虑的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华大学等等,其他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东华大学位于上海,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它起源于1912年张謇创办的纺织传习所,于1951年成立为华东纺织工学院,曾用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改为现名,这所学校在纺织、材料等行业相关专业有较好的资源,而且参与了一些行业和区域的教学联盟,这一梯队一般能招收到分数较高但是没有达到一二梯队录取线的学生,在这个梯队的学校里就读,本专业的竞争力还是有的,毕业后的就业对接也比低梯队更顺滑一些。

第二梯队都是实力还可以,竞争力比较强的纯211。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还有像北京化工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于1994年更名北京化工大学,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第二梯队的学校在理工、财经、师范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专业,在行业内口碑不错,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地区内有优势,对于想兼顾学术和就业,想要进入有一定平台的学生来说是稳妥的选择。

第一梯队是纯211里面学科影响力和资源条件最顶尖的一小部分学校。财会类的三所学校集中出现,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三所被普遍认为是国内财经类院校的前列;语言与传播相关的学校也在其中,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在外语教学及国际交流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而中国传媒大学起源于1954年,并于2004年正式更名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电视以及传播领域内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并承担着相关科目的教育任务输送工作。 第一梯队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国法律类学科上被认为是处于前列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信息与电子类学科上有名气。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931年成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1988年更名为现在的校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西电一些专业在全国很有吸引力,近几年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了部分985院校。

把这几个梯队放一起看,就清楚了纯211不是单一水平的概念,内分层比较明显。选校时考生和家长要考虑到整体层次外,目标专业的强弱、所在城市的资源还有未来的就业情况和个人意愿都要兼顾到,在追求学术与名气上要是排第一考虑,前两梯的学校很容易达到标准,但若是看重成本或者地域便利又或者是专业匹配度这类因素的话,第五梯及部分第四梯的大学也可以纳入视野中来观察一下

有些学生填志愿更看重专业的实际教学,就业对口,学校跟行业合作,地方企业帮忙以及省市引导毕业生的政策,都会影响到毕业去哪落脚。还有就是高校本身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背景也会造成一些影响。东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青海大学等这些在某些专业或某些区域就有明显特点的学校,在选择时可以放到自己的志愿表上衡量一下。

从数据上来说,211和985代表了过去几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两类重点项目。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就需要参考最新的录取线以及专业分数线来判断。纯211里面的一些学校因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一直稳步推进,在一些专业的培养方面已经接近985高校水准。也有一些服务区域发展的院校,适合想要留本地工作或者兼顾家庭因素的学生

希望这次我按从性价比高到学术竞争力强的解读,能让你看清那些纯211学校分几层,你对这种五梯队划分怎么看呢?要是我要按照地区、学科再细分,或者把各个梯队完整的名单整理成表格方便筛选和比较,我能继续整理吗,欢迎留言交流

来源:自由的蜻蜓NcIFH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