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60%-90%的感染风险,且能减少重症和死亡。(1)我们有流感治疗方和流感预防方,由我院中医专家根据本次流感发病特点,研制预防…
流感季来了!中医有奇招!
“阿嚏——”“咳得睡不着!”
最近,医院儿科门诊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多了起来。随着气温骤降,又一年的流感季悄悄拉开了序幕。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流感不是“大号感冒”,这些信号要警惕!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厉害点的感冒”,其实不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乙、丙、丁四型,我国以甲型和乙型为主)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且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可能伴恶心呕吐、腹泻腹胀;
易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二、流感怎么传?这些“高危时刻”要避开!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小颗粒)和间接接触传播(摸了被病毒污染的门把手、玩具后,揉眼睛、抠鼻子)。一个喷嚏能喷出10万个病毒颗粒,在密闭空间(如教室、电梯)中,3米内都可能被“命中”!
这些场景最易中招:
孩子放学后在小区疯跑,和小伙伴手拉手亲密接触;
家长下班回家没洗手,直接抱孩子、喂饭;
教室门窗紧闭,几十个孩子挤在一起上课;
去人多拥挤的商场、游乐场,摘口罩喝水/吃零食。
三、预防流感,这3件事现在做还不晚!
1. 最有效的“盾牌”:接种流感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60%-90%的感染风险,且能减少重症和死亡。
接种时间:每年9-11月是最佳接种期(抗体产生需2-4周),保护期约6-8个月;
重点人群:所有6月龄以上无禁忌的人都应接种,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优先;
误区提醒:去年打过疫苗今年还要打!流感病毒每年变异,疫苗成分会调整,需“每年更新”。
2. 日常防护:细节决定成败!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洗够20秒(七步洗手法)尤其摸过公共物品、饭前便后;
戴口罩:流感季少去人群密集处(如商场、饭店,游乐场),必须去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捂口鼻: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内侧遮挡,或用纸巾捂住,之后立刻扔垃圾、洗手;
多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强体质: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3. 中医治疗有奇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我们有流感治疗方和流感预防方,由我院中医专家根据本次流感发病特点,研制预防,大人孩子都可以用。另外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中医辩证,一人一方,开药治疗。
(2)中医外治法:
推拿➕点穴疗法:针对儿童高热不退,肌肉酸痛,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或者,效果奇好。
中药贴敷:针对不同儿童症状,我们有感冒退热贴,咽喉炎贴,止咳平喘贴,肺炎贴,惊吓贴,肚痛贴,遗尿贴,便秘贴,呕吐贴等。
刮痧及拔罐:咳嗽咳拔罐或者黄痰,高热不退,肌肉酸痛,均适合。
隔物灸:适应于寒凝腹痛,肺脾气虚咳嗽咳痰,脾虚腹泻,肾阳不足遗尿。
四、万一感染了,我们怎么办呢?
若孩子确诊流感,不必过度恐慌,科学应对可加速康复:
轻症居家:体温<38.5℃且精神好,可物理降温(温水擦浴、贴退热贴),多喝温水、吃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
对症用药:体温>38.5℃或孩子明显不适,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不推荐用复方感冒药(可能重复用药伤肝肾);
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是黄金期!高危人群或症状重的孩子,需遵医嘱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需医生评估后开具);
流感不可怕,科学应对最重要!
流感季不是“灾难季”,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打疫苗、讲卫生、强体质,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即便孩子不小心“中招”,只要及时干预、科学护理,也能顺利康复。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特殊的秋冬,
健康奔跑、快乐上学;
图文制作:党办
一级审稿:李冬梅
二级审稿:马斯朦
三级审稿:杨春生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