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中汽研组织了一场高规格的辅助驾驶安全实测。多款热门车型参加了比赛,其中鸿蒙智行“派出”的是售价最低的尚界H5,却依旧交出了“满分答卷”。之后尚界H5还进行了主动加测,升级场景难度复杂度,用优异的成绩为鸿蒙智行全系安全实力做了代言。
2025年11月,中汽研组织了一场高规格的辅助驾驶安全实测。多款热门车型参加了比赛,其中鸿蒙智行“派出”的是售价最低的尚界H5,却依旧交出了“满分答卷”。之后尚界H5还进行了主动加测,升级场景难度复杂度,用优异的成绩为鸿蒙智行全系安全实力做了代言。
中汽研的这次测试究竟怎么回事?鸿蒙智行为什么这么横?让兵哥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权威机构下场,鸿蒙智行定调
提起现在第三方做的各种辅助驾驶安全测试,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不可信”。原因倒也不复杂,第三方平台和车企往往会存在广告投放、合作推广等商业关联,这种利益关系非常容易影响测试公正性。
此外这些机构为制造视觉冲击,往往会刻意提高场景危险系数,没错就是“硬凹”。如很多第三方机构做的“儿童冲出马路”场景测试,车速往往远高于现实常见速度,虽然看着“热热闹闹”,但结果却会失去实用参考意义。
而中汽研作为国家级汽车技术研究和检测机构,定位并非商业性盈利机构,而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裁判员和试验基地。
它不仅参与制定国家汽车环保、节能、安全等相关标准,还负责整车主动安全测试、碰撞测试、智能辅助系统验证等国家级检测任务,测试结果自然更值得参考。
它所打造的测试细节,往往在专业性和全面性两个角度远超各类第三方的测试。就是说一个简单的“踏板车突然切入”,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人车混流的路况带着孩子的宝妈突然“鬼探头”,隔壁车道的外卖小哥接电话走神突然变线,都会导致危险的发生。这个时候如果刹车反应慢半拍,往往酿成严重事故。
中汽研的设定也非常有意思,车速要求精准控制在60km/h ±3km/h,高了、低了都是无效结果,预计发生碰撞时间限制为2s,两侧多车并行确保不具备变道条件,这样的测试才最具有挑战,且能保证一致性。
而不是像之前一些第三方的测试一样,同样测“消失的前车”,但触发车速差了近20km/h,仅仅是因为采用的都是默认跟车模式。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但对于AEB紧急制动能力的对比来说,无疑意义不大,因为车速差太远了。
这次鸿蒙智行派旗下售价最低的尚界H5参加这么重要的比赛,其实意思也非常明显,对华为乾崑智驾ADS 4有绝对的自信。正因为售价最低,才能保证“一款车的满分,即全系的安全标准”,凸显鸿蒙全系车型均具备领先的主动安全能力。 从结果来看,它也确实做到了。
单车满分,即全系安全标准
众所周知,尚界H5的智能辅助驾驶实力之所以能在中汽研实测中夺冠,核心源于全系标配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这套系统拥有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硬件与创新架构。
依托全新WEWA架构的云端训练能力,能精准适配中国复杂路况。面对潮汐车道、逆向施工改道、右转专用灯等本土特色路况,新车能像老司机一样提前变道应对,而不是轻易出现犹豫或退出领航的情况。
首先,全新WEWA架构端的基础逻辑,由World Engine世界引擎+车端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组成,在协同工作模式下,让辅助驾驶实现具有人类安全价值观并超越人类AI的老司机能力。
对于用户而言,云端World Engine世界引擎构建的 “云端练兵场” 能生成难例密度达现实世界 1000 倍的极端场景,哪怕是雨雾天障碍物识别、强光眩光下的视觉盲区、施工路段突然变窄、货车掉落杂物这些现实生活中低频却高风险的场景,都被包含在内,安全性更佳。系统提前在云端充分演练各类复杂场景,不同版本还能适配从高速堵车到爆胎应急等不同难度场景,接管次数更少。车端的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可以让车辆具备 “理解场景、预判风险、智能决策” 的类人驾驶能力,也是尚界H5作为入门款车型实现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平权的关键。
两者的配合,形成了连接车辆感知与执行的核心枢纽,不仅能承接云端训练的海量场景数据,还能实时处理车端多传感器信息,根据环境变化,最终输出精准驾驶指令。辅助驾驶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预判”。同时配合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
全新WEWA架构“去语言化”的端到端设计,让驾驶过程更平顺,大幅缓解驾驶焦虑。架构省去语言转化中间环节,能将端到端时延降低50%,面对红绿灯变化等场景,可直接识别并快速反应。在雨天高速行驶时还能激活雨雪专家和高速专家子模型,让变道等操作响应更快更精准。
相比于一些车企热炒的纯视觉方案,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整合多种异构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实现环境感知。不同传感器优势互补,对于天气、环境适应性更强,做到了更高的安全,实现了超人驾驶水平。
以这次中保研“消失的前车”测试为例,所有车辆限定时速120公里,前方车辆突然消失,然后出现一辆静止的车。这样的场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会惊出一身冷汗,十有八九会发生碰撞,最多就是老司机会减速加选择偏置碰撞,损失会小一些。
然而在实际测试中,尚界H5在识别到前车消失后,迅速判断AEB紧急制动系统已无法完全避免碰撞,于是选择了e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介入,完成了一次极限避让。虽然整个过程非常惊险,但因为系统选择极为果断,结果干净利落,成功通过测试。
再比如“多儿童横穿场景(鬼探头场景)”,突遇4名儿童横穿马路且两侧有车辆遮挡,碰撞点25%且右侧有遮挡,这样的场景连老司机都得绝望,然而尚界H5仍能精准识别并刹停。原因倒也不复杂,新车已经通过云端训练覆盖极端场景,强化学习机制引导系统形成防御性驾驶策略,做出了超出人类司机的反应。
既秀实力,也抬门槛
有人说,这次鸿蒙智行派尚界H5参加,确实属于“天秀”。旗下售价最低的车型都有如此的表现,那全系都已经“免检”。这当然没错,但个人看来,这次测试的更大意义,还是在于推动整个行业安全门槛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鸿蒙智行一直在做的。
2023年,ADS 2.0横空出世,一举确定了无图高阶辅助驾驶主流路线。当时行业内不少高阶辅助驾驶方案高度依赖高精地图,但高精地图存在更新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适配国内复杂多变的城乡道路。
鸿蒙智行的ADS 2.0系统依靠自研的RCR 2.0道路拓扑推理技术,搭配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领航辅助,实现了全国城市道路的覆盖。
这一突破让行业迅速调整研发方向,所有竞争对手加速推进无图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与落地。这才有了后面的百花齐放。
今年3月份,某车企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一起恶性事故,直接导致国家层面开始叫停高阶辅助驾驶宣传,也引起了消费者对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发展的质疑。
如今尚界H5的测试表现,也是对这种现象的回击。事实上华为乾崑智驾ADS 4早已形成出色的口碑,重度辅助驾驶用户反馈,这套系统能够让长途自驾变得更加放松,实现“2.5 小时跨城出行下车后毫无疲惫感”,家庭用户尤其认可这种“出行减负”的效果。尤其是对比特斯拉FSD V13,在“本土化适配”与“安全冗余”两方面的表现更令人惊叹。可以在深圳城中村、重庆立交桥等复杂路况中畅行,接管率仅为特斯拉,比老司机还靠谱,这一点确实厉害。
写在最后
从用户真实感受到的平顺与安心,到中汽研权威测试的专业背书,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实力早已不是单一车型的亮点,而是鸿蒙智行全系车型的安全底色。尚界H5在中汽研辅助驾驶安全测试中交出“满分答卷”,更印证了鸿蒙智行从入门级到百万级车型,已经实现真正意义的技术平权。
余承东提出“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在鸿蒙智行体系中早已不是口号,而是贯穿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的核心逻辑。消费者不用再被被繁杂参数迷惑,“安全能力、多传感器、高效体验、真实口碑” 四大要素便是最靠谱的选购标尺——安全能力是底线,多传感器融合是保障,高效体验是价值,真实口碑是印证。
这套组合拳一出,有多少对手会跟进呢?
来源:爱车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