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美国网络媒体《自由新闻》(The Free Press)的卡拉·肯尼迪(Kara Kennedy)观察,本月初,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制药业高管共同宣布了一项重磅协议。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Eli Lilly)与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致力于实现一句新的口号——“让美国重归苗条”(Make America Skinny Again)。
据美国网络媒体《自由新闻》(The Free Press)的卡拉·肯尼迪(Kara Kennedy)观察,本月初,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制药业高管共同宣布了一项重磅协议。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Eli Lilly)与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承诺降低热门GLP-1减肥药物Zepbound和Wegovy的价格;作为交换,两家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获得100%的药品关税豁免待遇。
根据该协议,医保参保者每月仅需支付50美元的共付额即可获得药物,而通过政府运营的TrumpRx.gov网站购药,费用则为每月350美元。相比目前超过1000美元的官方定价,此举显著降低了用药门槛。这一政策被认为将使更多人获得“对抗肥胖症最有效的干预手段”。数据表明,肥胖症每年导致50万美国人死亡,并使美国医疗体系背负约1730亿美元的巨额支出。
然而,这项看似美好的政策引发了多方审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专栏作家拉里·埃德尔曼(Larry Edelman)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往往让人“难以区分是噱头还是实质”,且目前的方案存在广泛的保障缺口。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通常禁止覆盖减肥药物,除非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前期或高血压等相关健康问题,才有资格获得报销。尽管如此,埃德尔曼认为特朗普在试图解决成本问题这一点上“值得肯定”。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社论则提出更为深层的担忧。文章认为,虽然降低GLP-1类药物价格“可能惠及数百万美国人”,但削减成本的路径似乎偏离了轨道。特朗普的终极目标是将美国药价“与其他发达国家较低的水平挂钩”,这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政府若对药品定价和分销施加过度调控,反而可能限制药物的可及性。以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体系(NHS)为例,虽然减肥药月费不足200美元,但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必须达到40,且同时患有四种其他疾病方可获批。评论担心,未来的民主党总统可能会援引“特朗普处方”为先例,强迫药企推行“意识形态议程”,这将对“创新和消费者选择构成灾难性打击”。
对于那些被迫自费的美国人而言,任何降价无疑都是好消息。彭博社(Bloomberg)的丽莎·贾维斯(Lisa Jarvis)评论称,即便只是有限度的医保覆盖,“也是承认肥胖症属于一种疾病,而非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一步”。但也必须看到现实的残酷一面:特朗普处方药平台上某款在研GLP-1药片的起始剂量标价为每月149美元。对于众多“连食品都难以负担”的美国底层家庭而言,这依然是一笔沉重的开支。目前尚难判断这项协议“能否真正改变民众的生活”,也难以预料最终的受益者究竟是大型制药企业,还是纳税人与患者。
即便药价的数字在纸面上落定,对于那些在超市货架前踌躇的普通家庭而言,健康的距离依然难以丈量。这场关于体重的国家行动,或许不仅是在重塑国民的体态,更是在拷问社会资源分配的神经末梢。当药物真正成为一种可及的希望,而非橱窗里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时,变革的齿轮才算真正开始转动。
如果你对医药政策或个人健康话题也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