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不是有一个错觉:侵华的代价可忽略不计甚至是一本万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3:45 1

摘要:中国网友很是不解,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俄罗斯的态度是敬畏有加,可偏偏对中国?不说瞧不起,就是瞧不起。

日本人是不是有一个错觉:侵华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是一本万利?

中国网友很是不解,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俄罗斯的态度是敬畏有加,可偏偏对中国?不说瞧不起,就是瞧不起。

原因何在?

突然觉得,日本人可能有一个错觉:侵略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无论成不成功他们都一本万利!

白江口战役惨败,但日本得到了汉化的契机,让他们脱胎换骨

时间:公元663年8月27日至28日。

地点:朝鲜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

交战对象:唐朝、新罗联军约1.3万人、战船170艘+日本、百济联军约4.2万人、战船1000余艘。

战况:这是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正面军事较量,也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战役。日百联军惨败,唐军完胜;日本方面损失战船400余艘、士兵数千人,百济随之灭亡,朝鲜半岛纳入唐朝势力范围;日本此后900年不敢再染指朝鲜半岛。

战后日本收获:获唐朝女皇武则天颁赐国名,由“倭国”改名“日本”;日本先后派出19批遣唐使(其中16批到达唐朝),全面引进唐朝先进文明,推动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跨越式发展,脱胎换骨。

万历朝鲜战争惨败,但德川家康趁机崛起,重塑日本政治、社会和对外格局

时间:公元1592年至1598年。

地点:朝鲜。

交战对象:明朝与朝鲜联军+日本20万大军(后增兵)。

战况:1592年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入侵朝鲜,朝鲜节节败退,明朝派军驰援后收复平壤、汉城等地;1597年日本再次增兵;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日军无心恋战撤退;日本伤亡超10万人,消耗大量国力;此后200余年日本不敢再对外大规模侵略。

战后日本收获:丰臣秀吉势力衰落,德川家康趁机崛起,为后来江户幕府建立做了铺垫;而日本建立幕府制度,以武家政权取代天皇虚君统治(即幕府将军掌权、天皇统而不治的二元体制),重塑了日本政治、社会和对外格局,并为日本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

武力挑衅与全面侵华失败,但日本获得了海量财富

时间:公元1874年至1945年。

地点:中国。

交战对象:中国军队+日本军队。

战况:自1874年日本以“琉球难民被杀”为借口开启对华武力挑衅,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累计伤亡超3500万人(死亡超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超6000亿美元(1945年价值),超1000万件文物古籍被劫或损毁,无数城镇化为焦土;日本军民伤亡约300万人(军人战死210万,平民伤亡90万),战争掏空日本国力,战后经济濒临崩溃。

日本收获:甲午战争赔款2.3亿两白银;庚子赔款3479万两;大量清庭国库白银和黄金,仅1937年南京后就抢走黄金6000余吨、银元数亿枚;煤炭2.23亿吨、铁矿石1.15亿吨;强征中国劳工超1000万人;至少250万件中国文物……。

其实从1308年后的200年时间左右的倭寇扰华,日本人也是在做着“无本买卖”,直至戚继光、余大猷等抗倭名将出现!

倭寇劫掠对我国沿海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日本国内却为此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量日本浪人、破产农民加入倭寇队伍,无形中也缓解了日本国内的生存压力。

发现了什么没有?

网络大V“一个坏土豆”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叫“低成本战败”!

也就是说,他们一次次战败,但他们既没有割地,也没有赔款,反而是直接、间接地得到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这个财富,并不只是说金银财宝文物,而是让他们一步步从野蛮蒙昧进化为世界强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能有今天的世界地位,其底子就建立在对华学习与劫掠的基础之上;而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也坦言,明治维新的最大动力,不是日本人的勤奋,而是从清朝掠来的2.3亿两白银。

从663年的白江口战役到2025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362年;也就是在差不多14个世纪的相处中,日本对华发动了无数次战争或者侵扰,但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深刻的教训!

而这,或许就是日本人产生那个错觉的根源!

来源:蜻蜓瞰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