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大美济南在央视《2025中秋诗会》中熠熠生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2:38 1

摘要:“年年中秋都在手机里刷月亮,刷到腻,刷到空。” 9月28号夜里,央视把镜头直接架到济南鹊山,黄河水在LED屏上往下砸,趵突泉在地屏里咕嘟咕嘟冒泡,弹幕齐刷“原来泉城会自己念诗”。 我蹲在电视机前啃月饼,突然意识到:这一回,官方替我们这群“文化留守儿童”把节过了

“年年中秋都在手机里刷月亮,刷到腻,刷到空。” 9月28号夜里,央视把镜头直接架到济南鹊山,黄河水在LED屏上往下砸,趵突泉在地屏里咕嘟咕嘟冒泡,弹幕齐刷“原来泉城会自己念诗”。 我蹲在电视机前啃月饼,突然意识到:这一回,官方替我们这群“文化留守儿童”把节过了,还把“去哪儿感受中国”的答案拍在脸上——想吸一口真·中秋味,只能去济南。

三天录完,剪辑成三期,名字文绉绉:鹊华丹青、明湖秋月、泉城印象。 直白翻译就是: 1. 看山,2. 看水,3. 逛吃。 山拿鹊华二峰当背景墙,水把大明湖当月光灯,逛吃更狠,直接把非遗老摊儿摆到舞台侧面,把“风雅”俩字按进油锅里呲啦一声——脆皮泉水豆腐、旋着玫瑰的糖画、李清照同款炸荷花,镜头一扫,主持人还没开口,香味先溢出屏幕。

我数了下,官方通稿里“首次”出现四次: 首次把诗会搬进新旧动能转换区; 首次让黄河水做舞台主视觉; 首次把泉水、诗词、古城捆一起卖; 首次让济南补位“央视中秋宇宙”的空缺。 翻译腔:以前没轮上,现在终于上岸。

现场朋友发小视频: 观众席第一排,大妈摇着蒲扇跟背《琵琶行》,后排小学生齐喊“清泉石上流”,中间夹杂外卖骑手,头盔反拿当鼓敲。 保安一开始赶人,后来干脆站旁边小声合读。 那一刻我信了:诗真不在远方,就在泉城夜风里,一人一句,能把月亮抬高三尺。

最戳我的,是导演手记里一句“让泉水自己说话”。 技术组把收音埋进趵突泉池底,咕嘟声放大成鼓点,再配上孩子读“泉眼无声惜细流”,现场直接起鸡皮。 我忽然明白:济南拿出来的不是老古董,是活体文化——泉水活着,诗词才能继续冒泡。

当然,有人泼冷水:一场秀罢了,能留啥? 别急,同程数据已出:中秋三天济南酒店订单涨42%,搜索词“大明湖旁边”冲到前三,连“把子肉外卖”都跟着蹭光。 短视频话题#济南把我背过的诗变成实景#播放量破三亿,最高赞留言: “当年背诗为了分数,现在想去济南为我自己。” 一句话,把流量钉在脚面,变成脚印。

我翻了下预算:晚会成本不到一场明星演唱会的七成,却把山、湖、泉、河、城一次性打包,相当于给文旅部递了份“小成本撬动大IP”的样板房。 别的城市还在抢“网红墙”,济南直接端出“网红地脉”——这买卖,划算。

收尾一句话: 中秋年年有,月亮天天圆,可泉水一旦不流,诗就死了。 济南这次把咕嘟声推到全国耳边,等于给所有古城提个醒: 别忙着修旧墙,先让水活起来,人才能跟着活,节才算真的过。

来源:知情达理柑桔Ve0p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