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10月,他站在北平地图前,手指最先戳的是山海关,而不是苏北。那一刻,东北在他眼里就是一座白捡的巨型兵工厂:87%的全国生铁、93%的钢材、月产6000支步枪的沈阳兵工厂,连铁轨都是现成的。他忘了问一句:老百姓饿不饿。
“要是当年把30万美械精锐留在关内,淮海说不定就翻盘了。”——这句网友脑洞,蒋介石自己晚了三年才在日记里写明白。
1945年10月,他站在北平地图前,手指最先戳的是山海关,而不是苏北。那一刻,东北在他眼里就是一座白捡的巨型兵工厂:87%的全国生铁、93%的钢材、月产6000支步枪的沈阳兵工厂,连铁轨都是现成的。他忘了问一句:老百姓饿不饿。
老蒋把最金贵的新1军、新6军全押上去,美国顾问团提醒“运输线太长”,他回一句“先拿下再说”。结果1948年冬天,沈阳机场每天只能降落十吨米面,士兵一天啃两百克杂粮,枪管子却堆在仓库里生锈——没人抬得动。最惨的是人心:地主还在收“剿匪捐”,农民一算账,给国军交粮比给伪满交得还多,干脆把自家门板拆下来给解放军修铁道。哈尔滨铁路局悄悄统计,共军那边火车跑一趟,国统区得跑三趟半才拉得动同样货,油都烧不起。
美国人看得更直白。巴大维少将在报告里写:“国民党对东北的了解,不会超过上海租界。”苏联人更绝,撤走前把70万支步枪、4000门火炮直接留给林彪,连子弹箱都码好了。1948年辽西平原上,共军炮群一响,国军俘虏蹲在地上喊:“你们哪来的这么多日本炮?”
等到东北野战军滚成103万人、两千多门火炮,蒋介石才想起关内兵力空,可徐州已经救不回来了。1949年他在日记里补刀:“非兵不利,不知土地人民故。”一句话,把47万条人命和半壁山河全甩给“不懂”两个字。
今天再看,东北这场翻车现场其实就一句话:硬件再硬,也抵不过软件是别人的。土地、火车、工厂都写你名字,可天天给农民开空头支票,人家转头就把户口迁到对面。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谁先把饭碗端到老百姓手里,谁就能把那87%的生铁炼成自己的江山。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