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咔嚓!”剪刀划开硅胶外皮,液压管与金属骨架暴露在直播镜头前——11月17日小鹏发布会现场,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真人假扮”质疑,小鹏工程师用最硬核的方式为自家机器人IRON验明正身。
小鹏机器人当众“解衣验身”,量产百万台目标能实现吗?
“咔嚓!”剪刀划开硅胶外皮,液压管与金属骨架暴露在直播镜头前——11月17日小鹏发布会现场,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真人假扮”质疑,小鹏工程师用最硬核的方式为自家机器人IRON验明正身。
量产之路布满荆棘。 何小鹏在业绩会上坦言,IRON量产难度“堪比史上最难造的小鹏汽车”,核心技术集成仍是巨大挑战。他明确表示,明年将先在自家门店和园区启动测试,聚焦导购、导览等具体场景。(小编码上1024:这步子迈得够务实,实验室炫技和真实服务隔着十万八千里。)
野心藏在细节里。 小鹏计划明年底启动人形机器人量产,更瞄准2030年“年销百万台”的目标。IRON配置堪称豪华:22个关节的灵巧手、全固态电池、甚至独创“隐私数据不出机器人”的第四安全法则。(小编码上1024:百万销量听着热血,但想想当年智能手机普及历程,这目标相当激进。)
当科技突破遭遇现实门槛。 猫步走得再像真人,也绕不过成本、可靠性、用户接受度三座大山。剪开外衣拆穿谣言只是第一步,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商场、服务大众,才是小鹏要攀登的珠峰。
小编观点: 小鹏机器人“剪衣证身”够硬核,但商业落地才是终极考题。从实验室炫技到商场导购,技术、成本、用户信任道道是坎。2030年百万销量的愿景豪迈,但当下最紧要的,是让门店里那台测试机别死机。技术浪漫主义,终究要接受现实淬炼。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来源:码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