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生穿男装”居然不是小红书发明的? 刷到陕西博物馆那件女马球俑,腰束窄袖、脚蹬黑靴,胸口平平,活脱脱一枚“小哥哥”。讲解员轻描淡写一句:盛唐日常。当场头皮发麻——原来我们拼命追赶的“无性别穿搭”,不过是唐朝姑娘玩剩下的。
“女生穿男装”居然不是小红书发明的? 刷到陕西博物馆那件女马球俑,腰束窄袖、脚蹬黑靴,胸口平平,活脱脱一枚“小哥哥”。讲解员轻描淡写一句:盛唐日常。当场头皮发麻——原来我们拼命追赶的“无性别穿搭”,不过是唐朝姑娘玩剩下的。
凭什么她们能“爷”得如此理直气壮? 三条硬杠杆,缺一条都穿不出门:
1. 上头有人 武则天登基,把“女主”写进国号。她本人爱穿男装祭天,画像里圆领袍、玉带束,朝臣喊“陛下”而非“娘娘”。最高KOL亲自带货,民间秒跟。
2. 钱包鼓+运动神经好 长安西市里一件蜀锦圆领袍=普通人三个月工资,但太平公主打马球一场赌注就抵半座宅子。有钱有闲,需“战袍”上阵。紧身袴、半臂短打,比拖地襦裙方便三千里。考古队从法门寺地宫扒出同款,锦面锁边,尺码XS,腰细过现代女生——人家不是“扮”男人,是真能骑射。
3. 进口滤镜开到最大 胡商驼队年年带货:波斯条纹裤、粟特皮靴、高加索羊毛帽……全成“唐潮”。性别模糊恰好撞上异域风,谁还管你是男是女,好看就冲。壁画里金发侍女都穿圆领袍,谁敢说“不娘”?
可别以为她们彻底自由。 礼部老臣照样骂“妇着男衣,阴乘阳也”,只是声音被霓裳羽衣曲盖过去。开元后期,玄宗怕“男女不辨”影响征税,一度下令“禁女着男衣”。结果贵妇们把袍子做成藕荷色、绣上牡丹,袖口再卷个荷花边——规矩破了,风情还在。
所以,今天把男友西装往身上一套就自称“打破性别框架”的,真·不必太骄傲。 唐朝姑娘早把答案写进史书里: 想穿就穿,但得先搞定钱、权、人脉; 等社会真正认可以后,穿啥都只是一阵风。
来源:率真光束3MZw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