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南民歌大赛圆满收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9:45 1

摘要:本次大赛以“山海传音·唱响琼州”为主题,首创“原生态民歌组”与“新民歌创作组”双轨并行赛制,旨在全面梳理与活化海南深厚的民间音乐资源。赛事自9月启动以来,覆盖海口、三亚、东方等八大赛区,吸引了近500名民歌传承人、音乐工作者及爱好者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

山海和鸣,天籁回响。11月1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名选手的歌声在海南大学田家炳楼报告厅内缓缓消散,历时两个月的2025海南民歌大赛在掌声中圆满收官。

本次大赛以“山海传音·唱响琼州”为主题,首创“原生态民歌组”与“新民歌创作组”双轨并行赛制,旨在全面梳理与活化海南深厚的民间音乐资源。赛事自9月启动以来,覆盖海口、三亚、东方等八大赛区,吸引了近500名民歌传承人、音乐工作者及爱好者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43名选手晋级复赛,并于11月15日至16日展开最终角逐。

大赛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对民歌生态的全面观照。原生态民歌组要求选手使用黎语、苗语、儋州话等方言,无伴奏或仅使用传统乐器,力求还原民歌本真面貌。黎族歌手演绎的“滚喉音”等传统唱法,以其独特韵味震撼全场。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年仅6岁,最大的70岁。新民歌组则尽显勃勃生机。新民歌组鼓励原创与改编,作品围绕乡村振兴、海洋生态等现代题材,融入流行、美声等多元音乐元素,展现出传统民歌在当代的活力。

这场赛事的影响力已超越赛场,民歌唱响文化自信。据大赛组委会统计,各赛区初赛累计吸引数千名群众现场观看,赛事全程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持续发酵,全网累计曝光量突破1000万次,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效应。

本次大赛是由省文联、省旅文厅指导,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省性民歌赛事,系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系列文艺活动之一,为海南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搭建了优质平台。

“我们既要做根脉的‘守护者’,也要做未来的‘开拓者’。”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研究员、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蔡葩表示,“双轨制设计旨在系统保护海南民歌的原生形态,同时推动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原生态组与新民歌组的一、二、三等奖及多个单项奖。原生态民歌组7号选手牛玉乾、洪善妍、何成女、林頩演唱的《千江水漾千年月》和12号选手郑亚雄、李成吉、林文冲、蓝金戈演唱的《守山歌》获原生态民歌组一等奖。新民歌组6号选手张梦颖、曾凡女、程琪津演唱的《苗歌引来幸福水》和12号选手罗杰、唐罗欣、王玉忠演唱的《茶香黎韵》获新民歌组一等奖。

16日晚,在海南大学田家炳楼报告厅举办了2025海南民歌大赛颁奖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陆海鹰,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湖,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成员、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彭太华,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锡光等出席颁奖仪式。

据悉,本次大赛将形成品牌化赛事,所有音视频资料也将纳入正在筹建的“海南民歌数字资源库”,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化档案。同时,协会将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参与各类巡演,推动优秀作品数字化展播,构建“保护-传承-创新-传播”的全链条生态,为海南文化标识体系建设注入民歌力量。(记者 廖自如 编辑 王珊 林秋怡)

来源:海南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