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母亲挨打后竟揣500元赎儿子:被溺爱毁掉的中国式孝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1:45 1

摘要:视频里,中年男子连续扇着白发老人的耳光,老人哀嚎着逃进厨房,又被拽着头发摁在地上。

一段儿子殴打92岁母亲的视频在全网传播。

视频里,中年男子连续扇着白发老人的耳光,老人哀嚎着逃进厨房,又被拽着头发摁在地上。

而更让人心碎的是后续——老人从医院回来,揣着皱巴巴的500元钱,非要打车去派出所“赎儿子”。

她喃喃自语:“他没打到腿……他有糖尿病,瘦得不得了……”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惯子如杀子”:一个家庭的教育悲剧

邻居口中的杨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样本:

- 四个姐姐后才得一个儿子,“宠得不得了,要什么给什么”;

- 姐姐们即使年过六十,仍要给弟弟买这买那;

- 杨某中三段婚姻不顺,失业在家,却始终被全家接济。

“爆炸罐”脾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几十年来全家无底线溺爱护短的恶果。

图片来自警情通报

法律解析: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根据《刑法》第260条:

✅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 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杨某中的行为已涉嫌虐待罪。但更值得关注的是——

为什么老人宁愿自己忍痛,也要护着施暴的儿子?

被扭曲的母爱:受害者为何为施暴者求情?

这不是个例。数据显示,70%的老年人受虐案中,受害者拒绝追究子女责任。原因有三:

1️⃣ 情感依赖:年老体衰,子女成为唯一依靠;

2️⃣ 家丑不外扬:传统观念让老人选择沉默;

3️⃣ 病态保护欲:尤其常见于被溺爱长大的子女家庭。

这份带着血泪的母爱,反而成了纵容暴力的帮凶。

杨某中租屋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深层思考:被需要的母亲,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这起案件中最讽刺的是——

施暴的杨某中,在母亲眼中永远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而护子的母亲,到92岁还在扮演“保护者”的角色。

真正的孝道,不是无底线地付出,而是教会孩子责任与边界。

当我们谴责施暴者时,更该反思造就他的环境。每个被溺爱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不懂节制的父母。此案警示所有家长:今日无原则的溺爱,就是明日被反噬的祸根。

转发提醒身边人:

“爱需要智慧,溺爱是害不是爱!”

来源:良哥讲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