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我冒着风险救济一个教授,他平反后,把我全家都接到了北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8:32 1

摘要:每顿饭都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掺着野菜团子,能吃饱就是天大的福气。

老天爷啊!谁能想到当年一碗稀粥救下来的人,竟让我们全家从黄土坡跳进了金窝窝!

01

我叫李建国,1965 年那年,我刚满二十岁。

家里住的是土坯房,墙皮掉了一层又一层。

爹娘身体都不好,弟弟李建业才十二岁,妹妹李建英刚满八岁。

全家五口人,就靠我在生产队挣工分过日子。

那年头,粮食金贵得要命。

每顿饭都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掺着野菜团子,能吃饱就是天大的福气。

我们村在太行山脚下,偏僻得很。

村口有个破庙,常年没人打理,荒草长得比人还高。

三月初十那天傍晚,我收工回来,路过破庙。

听见里面有微弱的呻吟声。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破庙的神像倒在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

角落里缩着一个人,穿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全是泥污。

他蜷缩着身子,双手紧紧抱着膝盖,嘴里不停哼哼着。

我慢慢走过去,蹲在他身边。

“大叔,你咋了?” 我轻声问。

他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眼眶深陷,颧骨高耸,一看就是饿了好几天。

“水…… 给我点水……” 他声音沙哑,几乎听不清。

我赶紧从随身带的水壶里倒出一点水,递到他嘴边。

他贪婪地喝着,喉咙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

一壶水很快就见了底。

他喝完水,精神好了一点,看着我说:“小伙子,谢谢你。”

“你是哪儿来的?咋会在这里?” 我问。

他迟疑了一下,才低声说:“我是城里来的,姓陈,是个教书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时候,城里来的教书先生,大多没什么好下场。

搞不好就是被批斗的对象。

我下意识地朝庙外看了看,生怕有人过来。

陈教授看出了我的顾虑,苦笑了一声:“我知道你担心啥,我是被冤枉的,一路逃到这里,实在走不动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这是我的工作证,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接过来,借着微弱的天光翻开。

上面写着 “陈景明,北京某大学教授”,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和眼前这个狼狈不堪的人判若两人。

我把本子还给她,心里犯了难。

救他吧,万一被人发现,我们全家都要受牵连。

不救吧,看着他这副样子,实在不忍心。

陈教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轻声说:“小伙子,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危险。你要是不方便,就当没见过我,我再想办法。”

他说完,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可刚一用力,就双腿一软,又跌坐回地上。

我咬了咬牙,心里有了主意。

“陈大叔,你先在这儿等着,我回家拿点吃的来。”

陈教授眼睛一亮,连忙说:“谢谢你,谢谢你小伙子,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

我没再多说,转身跑出了破庙。

一路小跑回到家,爹娘正在灶台边忙活。

锅里煮着野菜粥,香气飘满了屋子。

“建国,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 娘笑着说。

我走到娘身边,压低声音说:“娘,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娘看出我神色不对,拉着我走到一边:“咋了?出啥事儿了?”

我把在破庙遇到陈教授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娘说了。

娘听完,脸色一下子变了:“这可不行啊,建国,这要是被人知道了,咱们家就完了!”

“娘,我知道危险,可他快饿死了,我实在不忍心。” 我恳求道。

爹在一旁抽着旱烟,沉默了半天,才开口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遇上了,就是缘分。”

“可是爹……” 娘还想再说什么。

爹摆了摆手:“别可是了,把家里那两个窝头拿出来,再盛一碗粥,建国,你给送去。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让人看见。”

娘虽然担心,但还是听话地去拿了窝头和粥。

我用布包好,揣在怀里,又嘱咐弟弟妹妹不要乱说话,然后悄悄地离开了家。

回到破庙,陈教授还蜷缩在角落里。

我把布包递给他:“陈大叔,快吃吧。”

他接过来,打开布包,看到窝头和粥,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啊……” 他哽咽着说,拿起窝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我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酸酸的。

这么一个有学问的人,竟然落得这般境地。

“陈大叔,你以后打算咋办?” 我问。

他吃完东西,抹了抹嘴说:“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只要能活下去,总有平反的一天。”

我想了想,说:“破庙这里不安全,容易被人发现。我们家后面有个山洞,平时没人去,你先去那里躲着吧。”

陈教授连忙点头:“好,好,谢谢你,小伙子,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我扶着他,慢慢走出破庙,朝着家后面的山洞走去。

山洞不大,但很干燥,里面堆着一些干草。

我把他安顿好,说:“陈大叔,你就在这里住下,我每天偷偷给你送吃的来。”

“太麻烦你了,小伙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陈教授感激地说。

“不用谢,谁都有难处的时候。” 我说完,又叮嘱了他几句,才转身离开。

从那天起,我每天收工后,都会偷偷给陈教授送吃的。

有时候是窝头,有时候是野菜,有时候运气好,能攒下几个红薯。

娘虽然担心,但还是会提前把吃的准备好。

爹则会在村口放哨,以防有人发现。

弟弟妹妹也很懂事,从来不会对外人提起这件事。

陈教授在山洞里住了下来。

他没事的时候,就会在山洞的石壁上写字。

写的都是一些我看不懂的公式和文字。

我问他是什么,他说是他研究的东西。

“这些东西,以后总会有用的。” 他摸着石壁,眼神坚定。

日子一天天过去。

转眼就到了夏天。

天气越来越热,山洞里也变得闷热起来。

陈教授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也能自己走动了。

他开始帮我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比如劈柴,挑水,有时候还会教弟弟妹妹认字。

弟弟妹妹很喜欢他,每天都盼着他来。

“陈大叔,你教我写我的名字好不好?” 妹妹拉着陈教授的手说。

“好啊,建英是个聪明的孩子。” 陈教授笑着,拿起树枝在地上写了 “李建英” 三个字。

妹妹跟着他一笔一划地学,学得很认真。

弟弟也凑过来,说:“陈大叔,我也要学。”

“没问题,建业也来。” 陈教授耐心地教着他们。

看着他们相处得这么融洽,我心里很欣慰。

可我也知道,这种平静的日子,随时都可能被打破。

村里的治保主任王二柱,是个出了名的势利眼。

他整天到处转悠,就想抓点把柄,往上爬。

我每次给陈教授送吃的,都要绕好远的路,生怕被他撞见。

七月初五那天,我收工回来,刚走到山脚下,就看见王二柱带着两个人,朝着山洞的方向走去。

我心里一惊,赶紧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王主任,你说这山洞里真有人?” 其中一个人问。

“我也是听人说的,有人看见李建国天天往这边跑,肯定有问题。” 王二柱得意地说,“咱们进去看看,要是真有反革命分子,咱们可就立大功了!”

我吓得浑身发抖。

不行,不能让他们发现陈教授。

我急中生智,捡起一块石头,朝着远处扔了过去。

“砰” 的一声,石头落在地上。

“谁?” 王二柱警惕地看向四周。

我趁机朝着山洞大喊:“陈大叔,快跑!有人来了!”

陈教授在山洞里听到我的声音,赶紧从里面跑了出来。

他看到王二柱等人,脸色一变,转身就往山上跑。

“不好,有人!快追!” 王二柱大喊一声,带着人追了上去。

我也赶紧跟了上去,想要掩护陈教授。

山路崎岖,陈教授跑得不快。

王二柱等人在后面紧追不舍。

“陈大叔,往那边跑,那边有个岔路口!” 我指着一个方向大喊。

陈教授顺着我指的方向跑去。

到了岔路口,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然后钻进了树林里。

王二柱追到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追。

“王主任,往哪边走啊?”

“分开追!一定要把他抓住!” 王二柱喊道。

几个人分开,朝着不同的方向追去。

我心里很着急,生怕陈教授被抓住。

我灵机一动,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喊:“在这里!我看到他了!”

王二柱听到我的声音,赶紧带着人朝我这边追来。

我拼命地跑,把他们引到了一片荆棘丛里。

“哎哟,我的脚!” 我故意摔倒在地,大喊起来。

王二柱等人跑过来,看到我摔倒了,皱了皱眉。

“李建国,人呢?” 王二柱问。

“跑…… 跑那边去了,我没追上,还摔了一跤。” 我指着荆棘丛深处说。

王二柱朝着我指的方向看了看,里面全是荆棘,根本没法走。

“没用的东西!” 他骂了一句,又看了看天色,“算了,天黑了,先回去,明天再来搜!”

说完,带着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看着他们走远了,才松了一口气。

从地上爬起来,身上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火辣辣地疼。

我一瘸一拐地朝着陈教授跑走的方向走去。

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才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了陈教授。

他正靠在树干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陈大叔,你没事吧?” 我跑过去问。

陈教授看到我,激动地说:“建国,谢谢你,又是你救了我。”

“没事就好,他们没追上你。” 我笑着说,疼得龇牙咧嘴。

陈教授看到我身上的伤口,眼眶一红:“建国,你受伤了?都怪我,连累你了。”

“小伤,没事。” 我摆了摆手,“这里不安全,我们赶紧换个地方。”

陈教授点了点头,跟着我走到了一个更隐蔽的山洞里。

我从怀里掏出娘给我准备的窝头,递给她:“陈大叔,快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他接过来,却没有吃,而是看着我说:“建国,我不能再连累你们家了。我决定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躲一躲。”

我愣了一下:“你要走?去哪里?”

“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陈教授说,“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已经给你们添了太多麻烦。再待下去,迟早会被发现的。”

我知道他说得有道理。

可看着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我又不忍心。

“陈大叔,要不你再等等,等风头过了再说。”

“不行,夜长梦多。” 陈教授摇了摇头,“建国,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等我平反了,一定会回来报答你们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贴身戴的玉佩,递给我:“这个你拿着,就当是个念想。以后要是有机会,拿着这个玉佩找我,我一定会帮你。”

我接过玉佩,那是一块白色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 “陈” 字,摸起来很光滑。

“陈大叔,你真的要走?” 我还是有些舍不得。

“嗯,明天一早我就走。” 陈教授坚定地说。

那天晚上,我在山洞里陪了他一夜。

我们聊了很多。

他给我讲北京的样子,讲大学里的生活,讲他研究的学问。

我听得津津有味,心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我给陈教授准备了一些干粮和水。

“陈大叔,路上小心。” 我把东西递给他。

“嗯,你也多保重。照顾好你的爹娘和弟弟妹妹。” 陈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朝着山路走去。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晨雾中。

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什么。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玉佩,暗暗祈祷他能平安无事。

02

陈教授走后,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可我心里,总惦记着他。

不知道他有没有安全离开,不知道他能不能躲过追查。

娘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建国,别担心,陈教授是个有福气的人,一定会没事的。”

我点了点头,可心里的担忧还是挥之不去。

转眼几年过去。

弟弟妹妹都长大了。

弟弟李建业考上了县里的高中,成了村里第一个高中生。

妹妹李建英也上了初中,学习成绩很好。

爹娘的身体也比以前好了一些。

我也娶了媳妇,叫张桂兰。

桂兰是邻村的姑娘,人很勤快,也很孝顺。

婚后第二年,桂兰给我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李明。

家里添了人口,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些年,我一直把陈教授给我的玉佩贴身戴着。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拿出来看看。

希望能有他的消息。

可一直杳无音信。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他是不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每当这时,我都会赶紧摇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1978 年的春天,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

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他挨家挨户地打听,问有没有人认识一个叫李建国的人。

我当时正在地里干活。

邻居家的王婶跑过来告诉我:“建国,村里来了个城里人,找你呢!”

我心里纳闷,我在城里也没什么亲戚朋友啊。

我放下手里的活,跟着王婶回到了村里。

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我看到了那个陌生人。

他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很好。

我走到他面前,问:“同志,你找我?”

他转过身,看到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突然,他眼睛一亮,激动地说:“你是建国?李建国?”

“我是,你是?” 我疑惑地问。

他一把抓住我的手,声音都有些颤抖:“建国,我是陈景明啊!我是陈大叔!”

我愣住了。

半天没反应过来。

眼前这个人,虽然比以前老了一些,但眉眼间,还是能看出当年陈教授的影子。

“陈大叔?真的是你?” 我激动地说,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是我,是我,建国,我终于找到你了!” 陈景明也很激动,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周围的村民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我们。

“陈大叔,你这些年还好吗?” 我擦干眼泪问。

“好,好,我平反了!” 陈景明笑着说,脸上充满了喜悦,“我现在回到了大学里,继续教书做研究。”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陈景明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我身上的补丁衣服,又看了看周围的土坯房,眼神里充满了愧疚。

“建国,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我一直想找你,可当年走得匆忙,没问清楚你家的具体地址,只知道你叫李建国,是这个村的。这些年,我托了很多人打听,才找到这里。”

“没事,陈大叔,你平安就好。” 我说。

“走,建国,带我去你家看看。” 陈景明说。

我点了点头,带着他回了家。

爹娘和桂兰正在家里忙活。

看到我带着一个陌生人回来,都很疑惑。

“爹娘,桂兰,你们看谁来了?” 我笑着说。

陈景明走上前,对着爹娘鞠了一躬:“大爷,大娘,我是陈景明,当年多亏了你们收留我,救了我一命啊!”

爹娘这才反应过来。

娘激动地说:“是陈先生啊!快请坐,快请坐!”

爹也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桂兰赶紧端来茶水,又去厨房忙活,准备做饭。

陈景明坐在炕沿上,和爹娘聊起了这些年的经历。

他说,当年从我们村走后,他一路辗转,去了南方。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隐姓埋名,靠打零工为生。

一直到 1976 年,政策变了,他才敢出来。

后来,他联系上了以前的同事,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平反了。

回到北京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想找我们全家,报答当年的恩情。

“大爷,大娘,建国,当年如果不是你们救我,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陈景明真诚地说。

“陈先生,你太客气了。谁都有难处的时候,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爹说。

“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救人的。” 陈景明摇了摇头,“这些年,我一直惦记着你们。这次找到你们,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

午饭准备好了。

桂兰做了一桌子菜,有鸡有鱼,还有几个青菜。

这些菜,平时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吃。

陈景明看着一桌子菜,眼眶一红:“建国,桂兰,太麻烦你们了。”

“陈大叔,你好不容易来一次,一定要吃好喝好。” 桂兰笑着说。

吃饭的时候,陈景明不停地给爹娘夹菜,也给我和桂兰夹菜。

他还问了弟弟妹妹的情况。

我告诉他,弟弟建业考上了大学,现在在北京上学。

妹妹建英也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要当老师。

陈景明很高兴:“好,好,都是有出息的孩子。”

吃完饭,陈景明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

“建国,这里面有一些钱,你拿着,给家里改善改善生活。”

我赶紧推辞:“陈大叔,不用,我们家里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不用你的钱。”

“你拿着!” 陈景明把信封塞到我手里,“这不是给你的,是我给大爷大娘的,也是给孩子们的。当年我受了你们那么多照顾,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爹娘也劝我收下。

我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信封里的钱不少,足够我们家盖一座新房子了。

陈景明在我们家住了三天。

这三天里,他每天都陪着爹娘聊天,帮着家里做一些农活。

他还去了当年他住过的山洞,感慨万千。

临走的时候,陈景明拉着我的手说:“建国,我在北京有一套房子,虽然不算太大,但也够住。我想让你们全家都搬到北京去住。”

我愣住了。

搬到北京?

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陈大叔,这…… 这太麻烦你了,我们不能去。” 我连忙说。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陈景明说,“我一个人住,房子也空着。你们去了,也能给我做个伴。而且,孩子们去了北京,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建业已经在北京上学了,你们去了,也能照顾他。”

爹娘也很犹豫。

他们一辈子都在农村,从来没去过大城市。

对北京,既向往又害怕。

“陈先生,我们去了北京,也不习惯啊。” 娘说。

“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 陈景明笑着说,“我会帮你们安排好一切的。房子我已经收拾好了,你们直接过去住就行。而且,我还能帮桂兰找一份工作,建国你也能找个轻松点的活,不用再在地里受累了。”

我心里很动心。

我知道,去北京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弟弟在北京上学,我们去了,能照顾他。

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可我还是有些顾虑。

“陈大叔,我们去了,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不会,绝对不会。” 陈景明肯定地说,“现在政策好了,没人会说什么的。而且,我能有今天,全靠你们当年的帮助。我帮你们,是应该的。”

陈景明又劝了我们很久。

最后,爹娘商量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陈先生,我们听你的,搬到北京去。”

我也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陈景明很高兴:“太好了!我回去就给你们准备,等你们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就直接去北京找我。”

他给了我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让我到了北京给他打电话。

然后,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村。

03

陈景明走后,我们全家就开始忙着处理家里的事情。

要搬到北京去,家里的东西很多都带不走。

我们把一些没用的东西送给了邻居。

一些贵重的东西,打包好,准备带走。

村里的人听说我们要搬到北京去,都很羡慕。

“建国,你可真有福气啊,能去北京住。”

“是啊,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再也不用在地里受累了。”

我笑着回应着大家的祝福,心里充满了期待。

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我们全家收拾好行李,锁上了土坯房的门。

这是我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真要离开,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

爹看着房子,叹了口气:“住了一辈子了,真有点舍不得。”

“爹,以后我们还能回来看看。” 我说。

娘擦了擦眼泪:“是啊,这里是我们的根。”

我们带着行李,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

火车开得很快,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

孩子李明兴奋地趴在窗户上,不停地问这问那。

“爹,北京是不是很大啊?”

“爹,北京有高楼大厦吗?”

“爹,我们到了北京,就能见到叔叔了吗?”

我笑着一一回答他的问题。

桂兰也很激动,不停地整理着行李。

爹娘则坐在座位上,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火车终于到达了北京。

走出火车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和我们村里,简直是两个世界。

“这就是北京啊,真大!” 娘感慨地说。

我按照陈景明给我的地址,找到了一个公交车站。

可看着来来往往的公交车,我却不知道该坐哪一辆。

我从来没坐过公交车,不知道怎么买票,也不知道怎么找路。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同志,请问你要去哪里?”

我把陈景明给我的地址告诉他。

“你坐 3 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就行。” 工作人员热情地说。

“谢谢你,同志。” 我感激地说。

我们全家拿着行李,上了公交车。

公交车上很挤,我们只好站着。

孩子李明有些害怕,紧紧地抱着我的腿。

桂兰扶着爹娘,小心翼翼地护着他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终点站。

下车后,我按照地址,找到了陈景明住的小区。

小区环境很好,有花园,有健身器材。

和我们村里的土坯房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按照门牌号,找到了陈景明家。

敲了敲门,很快,门就开了。

陈景明看到我们,高兴地说:“建国,你们可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跟着他走进了屋里。

房子很大,装修得很精致。

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还有卫生间。

家具都是新的,看起来很高档。

“这就是你们以后住的地方。” 陈景明笑着说,“我把主卧给大爷大娘住,采光好。我住次卧,建国你们一家三口住客房。”

“陈大叔,这太破费了。” 我不好意思地说。

“不破费,你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陈景明说,“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生活用品,你们直接用就行。”

他带着我们参观了各个房间。

每个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主卧里有一张大炕,还有一个衣柜。

客房里有一张双人床,还有一张小床,是给孩子准备的。

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卫生间里,还有热水器,可以随时洗澡。

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很陌生,也很新奇。

“陈先生,真是太谢谢你了。” 爹娘感动地说。

“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景明说,“你们一路辛苦了,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我赶紧说:“陈大叔,我来做吧,你歇着。”

“不用,你刚来,还不熟悉这里的厨房。” 陈景明笑着说,“你们坐着看电视,我很快就做好。”

陈景明走进了厨房。

我们全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电视里播放着新闻,还有电视剧。

孩子李明看得很入迷,不停地问这问那。

爹娘也很新奇,眼睛都看直了。

他们一辈子都没看过电视,没想到北京的生活这么好。

不一会儿,陈景明就做好了饭。

有鱼有肉,还有好几个青菜,很丰盛。

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吃起了饭。

陈景明不停地给我们夹菜,问我们吃得习惯不习惯。

“陈大叔,你做的饭真好吃。” 桂兰笑着说。

“好吃就多吃点。” 陈景明说。

吃完饭,陈景明给我们讲了一些北京的规矩和注意事项。

他还说,第二天要带我们去买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

晚上,我们洗漱完毕,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想着以前在村里的苦日子,再看看现在的生活,心里感慨万千。

如果不是当年救了陈景明,我们全家可能一辈子都要待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

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04

第二天一早,陈景明就带着我们去了商场。

商场很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陈景明给爹娘买了几件新衣服,都是料子很好的。

给我和桂兰也买了衣服,还有孩子李明的。

他还买了很多生活用品,把家里缺的都补齐了。

“陈大叔,不用买这么多,我们自己有钱。” 我又想推辞。

“你别管,这些都是我给你们买的。” 陈景明说,“你们刚到北京,什么都需要,我帮你们置办齐了,你们也能安心过日子。”

我只好不再说什么。

看着陈景明为我们忙前忙后,心里充满了感激。

买完东西,陈景明又带我们去了公园。

公园里人很多,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下棋的,还有带着孩子玩的。

爹娘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笑容。

“北京真好,比我们村里热闹多了。” 娘说。

“是啊,以后你们天天都能来公园玩。” 陈景明笑着说。

孩子李明在公园里跑得很开心,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玩滑梯。

桂兰跟在他后面,生怕他跑丢了。

我和陈景明、爹坐在长椅上聊天。

陈景明问我:“建国,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可以帮你问问。”

我想了想,说:“陈大叔,我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手艺,能找一份安稳点的工作就行。”

“那我帮你找一份在工厂上班的工作吧,工资不低,也比较稳定。” 陈景明说。

“好,谢谢你,陈大叔。” 我感激地说。

陈景明又问桂兰:“桂兰,你呢?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桂兰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什么本事,能找一份轻松点的活就行,比如在超市上班,或者做个保姆什么的。”

“我帮你找一份在学校食堂做饭的工作吧,工作轻松,还能照顾孩子。” 陈景明说,“我们学校的食堂正好缺人,我帮你问问。”

“太好了,谢谢你,陈大叔。” 桂兰高兴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陈景明就忙着帮我和桂兰找工作。

很快,工作就找到了。

我在一家机械厂上班,做流水线工人,一个月工资有三百多块。

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

桂兰在陈景明所在的大学食堂上班,负责洗菜做饭,一个月工资也有两百多块。

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我和桂兰很快就开始上班了。

我每天早上七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

工作虽然有些累,但很安稳。

同事们都很热情,对我也很照顾。

桂兰的工作也很轻松。

食堂的同事们都知道她是陈教授介绍来的,对她也很客气。

孩子李明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陈景明帮他联系了附近的一所小学,让他插班上学。

李明很聪明,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和同学们也相处得很好。

爹娘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散步,锻炼身体。

中午回家做饭,下午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去公园和其他老人聊天。

他们慢慢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弟弟李建业听说我们全家都搬到了北京,特意从学校回来看看我们。

看到我们住的房子,还有我和桂兰的工作,他很高兴。

“哥,没想到你们现在过得这么好。” 建业说。

“都是你陈大叔帮的忙。” 我说。

建业看着陈景明,感激地说:“陈大叔,谢谢你照顾我哥一家。”

“不用谢,你哥当年救了我,我帮他们是应该的。” 陈景明笑着说,“建业,你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也要好好报答你哥和你爹娘。”

“我知道,陈大叔。” 建业点了点头。

建业在我们家住了两天,就回学校了。

妹妹李建英也放暑假了,她从师范学校回来,看到我们在北京的生活,也很羡慕。

“哥,你们在北京过得真好,我以后毕业了,也想来北京工作。” 建英说。

“好啊,等你毕业了,哥帮你找工作。” 我说。

陈景明也说:“建英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毕业后要是想来北京,我也能帮上忙。”

建英很高兴,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暑假,才回学校。

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们全家在北京的生活越来越稳定。

我和桂兰的工资越来越高,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我们买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爹娘的身体也越来越好,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孩子李明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陈景明也经常来我们家吃饭。

他还是一个人住,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相处得很融洽。

有时候,陈景明会给我们讲一些大学里的事情,讲他的研究成果。

我们虽然听不懂,但也听得很认真。

有时候,我们也会做一些家乡的饭菜,让陈景明尝尝。

他每次都吃得很香,说还是家乡的味道好。

05

转眼几年过去。

孩子李明已经上了初中。

他长得很高,也很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弟弟李建业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了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待遇很好。

他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经常回来看我们。

妹妹李建英也师范学校毕业了,在陈景明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在北京某小学当老师的工作。

她也在外面租了房子,和弟弟一样,经常回家。

我们全家都在北京扎根了。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可就在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我正在工厂上班。

突然,车间主任找我。

“李建国,你出来一下。”

我心里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跟着车间主任走出车间。

车间门口,站着两个穿着制服的人。

看起来像是警察。

“李建国,这两位同志找你。” 车间主任说。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些紧张。

“同志,你们找我有事吗?” 我问。

其中一个警察拿出一个证件,递给我看了看。

“李建国,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有人举报你,说你当年窝藏反革命分子,我们是来调查情况的。”

我愣住了。

窝藏反革命分子?

他们说的是陈景明吧。

“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陈教授已经平反了,他不是反革命分子。” 我连忙说。

“我们知道他已经平反了。” 另一个警察说,“但我们接到举报,说你当年窝藏他的时候,知道他是被批斗的对象,还故意隐瞒,这已经构成了窝藏罪。”

“我没有!” 我激动地说,“当年我救陈教授的时候,只是觉得他很可怜,快饿死了。我并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也没有故意隐瞒。”

“有没有,我们会调查清楚的。” 警察说,“请你跟我们回公安局一趟,配合我们调查。”

我心里很害怕。

我知道,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我们全家都要受牵连。

“同志,我能不能先给家里打个电话?” 我问。

“可以。” 警察点了点头。

我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

桂兰接的电话。

“桂兰,不好了,公安局的人找我,说我当年窝藏陈大叔,要带我回公安局调查。” 我着急地说。

桂兰在电话里吓哭了:“建国,这可怎么办啊?你没做错什么,他们怎么能抓你呢?”

“你别着急,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 我安慰她说,“你赶紧给陈大叔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让他想想办法。”

“好,我知道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桂兰哭着说。

我挂了电话,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到了公安局,他们把我带到了一个房间里。

开始询问我当年救陈景明的事情。

我把当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我说我当年并不知道陈景明的身份,只是出于好心救了他。

而且,陈景明已经平反了,我不认为我犯了罪。

可警察根本不听我的解释。

他们说,不管我是不是故意的,我当年窝藏被批斗的对象,就是违法的。

他们把我关在了一个房间里,让我好好反省。

我心里很委屈,也很害怕。

我不知道这件事会怎么处理。

我担心我要是被判刑了,爹娘怎么办?桂兰和孩子怎么办?

弟弟妹妹怎么办?

越想越害怕,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与此同时,桂兰给陈景明打了电话。

陈景明接到电话后,非常着急。

他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到了公安局。

“同志,我是陈景明,我是来了解李建国的情况的。” 陈景明对门口的警察说。

警察认识陈景明,知道他是著名的教授。

“陈教授,您来了。里面正在调查,您稍等一下。” 警察客气地说。

陈景明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心里很着急。

他知道,这件事都是因为他。

如果不是当年他逃到李建国家,也不会有今天的事情。

他一定要想办法救李建国。

过了一会儿,一个警察走了出来。

陈景明赶紧站起来:“同志,李建国怎么样了?”

“陈教授,我们正在调查情况。李建国承认当年窝藏过你,我们怀疑他构成了窝藏罪。” 警察说。

“同志,你们不能这样!” 陈景明激动地说,“当年我是被冤枉的,李建国救我,是出于好心。而且,我已经平反了,他怎么会构成窝藏罪呢?”

“陈教授,这是法律程序,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 警察说。

“我不管什么法律程序,李建国是无辜的!” 陈景明说,“当年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和他没关系。要抓就抓我,放了他!”

“陈教授,您别激动。我们会依法处理的。” 警察说。

陈景明知道,和警察说这些没用。

他只好离开了公安局。

回到家,他立刻给以前的一些老同事、老朋友打电话,向他们求助。

他还找到了学校的领导,希望学校能出面帮李建国说情。

学校的领导很重视这件事。

他们知道陈景明是学校的重要教授,也知道李建国是救过陈景明的人。

学校领导立刻给公安局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希望他们能从轻处理。

陈景明的老同事、老朋友也纷纷出面,帮李建国说话。

他们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著名的学者,影响力很大。

公安局的领导也很重视这件事。

他们重新调查了当年的情况。

发现李建国当年救陈景明的时候,确实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出于好心。

而且,陈景明确实是被冤枉的,已经平反了。

所以,李建国的行为并不构成窝藏罪。

两天后,公安局决定释放李建国。

我走出公安局的时候,看到了陈景明、桂兰、爹娘都在门口等着我。

“建国!” 桂兰看到我,跑过来抱住我,哭了起来。

“我没事了,别哭了。” 我安慰她说。

爹娘也走过来,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水。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爹说。

陈景明拍了拍我的肩膀:“建国,让你受委屈了。都是我的错。”

“陈大叔,不怪你。” 我说,“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

“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陈景明说,“我已经和公安局的领导说清楚了,他们也知道你是无辜的。”

我们全家回到了家。

桂兰做了一桌子菜,给我压惊。

我吃着饭,心里感慨万千。

这次的事情,让我更加感受到了陈景明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帮助。

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06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们全家和陈景明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一样。

陈景明也更加照顾我们。

他经常会给孩子李明买一些学习资料和文具。

还会给爹娘买一些补品,让他们好好保养身体。

我和桂兰也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不想再给陈景明添麻烦。

孩子李明很争气。

他知道家里不容易,学习非常刻苦。

每次考试都能考年级前几名。

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他还经常帮着家里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

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弟弟李建业在科研单位工作很努力。

他参与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单位给他涨了工资,还给他分了一套房子。

他很快就结婚了。

嫂子是他的同事,人很温柔,也很孝顺。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去参加了婚礼。

陈景明也去了,还送了一份很厚的红包。

妹妹李建英在学校当老师,工作很认真负责。

她很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

她也交了一个男朋友,是学校的同事,也是一个老师。

两个人感情很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我们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可就在这时候,陈景明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那天,陈景明来我们家吃饭。

吃到一半,他突然捂住胸口,脸色苍白,额头直冒冷汗。

“陈大叔,你怎么了?” 我赶紧问。

“我…… 我胸口疼……” 陈景明艰难地说。

我们全家都吓坏了。

我赶紧背起陈景明,朝着医院跑去。

桂兰也跟着我,一边跑一边哭。

爹娘在家里照顾孩子,也很担心。

到了医院,医生立刻对陈景明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了,是急性心肌梗死。

情况很危急,需要立刻做手术。

“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他!” 我拉着医生的手说。

“我们会尽力的。” 医生说,“但手术风险很大,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赶紧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陈景明被推进了手术室。

我们全家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桂兰不停地哭,我也很担心,来回踱步。

弟弟妹妹也赶来了,他们也很着急。

手术进行了整整五个小时。

五个小时,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五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手术室的门开了。

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对我们说:“手术很成功,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

我们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谢谢你,医生!” 我激动地说。

陈景明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

我们每天都去医院看望他。

给他带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陪他聊天。

陈景明的身体恢复得很快。

半个月后,他就转出了重症监护室,住进了普通病房。

一个月后,他就出院了。

医生嘱咐他,要好好休息,不能再劳累了,也不能情绪激动。

回到家后,我们全家都很照顾他。

桂兰每天都会给她做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饭菜。

爹娘也会陪他聊天,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我和弟弟妹妹也经常来看他,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景明很感动。

他拉着我的手说:“建国,这辈子能遇到你们一家人,是我最大的福气。”

“陈大叔,我们能遇到你,才是我们的福气。” 我说。

经过这次生病,陈景明也想通了很多事情。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了。

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休息和享受生活上。

他经常会和爹娘一起去公园散步、下棋。

有时候,他还会去学校给学生们上几节课。

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休息。

我们全家也经常陪他出去旅游。

去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很多地方。

陈景明很开心,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07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

孩子李明考上了重点高中。

他的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

弟弟李建业已经成了科研单位的骨干力量。

他和嫂子有了一个儿子,我们全家都很喜欢这个小家伙。

妹妹李建英也结婚了。

她和姐夫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生活过得很幸福。

他们也有了一个女儿,和李明的儿子差不多大。

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很热闹。

爹娘的身体也很好。

他们每天都去公园锻炼,还参加了小区里的老年活动。

日子过得很充实。

我和桂兰的工作也很稳定。

我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五千多块,桂兰的工资也涨到了三千多块。

我们在小区里又买了一套房子,和陈景明住在同一个小区,方便照顾他。

陈景明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好。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他还经常去大学里做讲座,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他。

这天,是陈景明七十岁的生日。

我们全家都很重视。

我和桂兰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

买了很多菜,还订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弟弟妹妹也都带着家人回来了。

陈景明看到我们全家都来为他庆祝生日,非常高兴。

“你们真是太有心了。” 陈景明笑着说,眼里满是泪水。

“陈大叔,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我说。

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吃着丰盛的饭菜,唱着生日歌。

陈景明吹灭了蜡烛,许了一个愿望。

“陈大叔,你许了什么愿望啊?” 孩子李明问。

“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永远幸福快乐。” 陈景明笑着说。

我们全家都鼓起了掌。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

陈景明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我。

“建国,这是我给你的。”

我疑惑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是一份房产赠与协议,还有一本房产证。

房产证上,写着我的名字。

“陈大叔,这…… 这是什么意思?” 我惊讶地说。

“建国,这房子是我给你的。” 陈景明说,“我年纪大了,也用不上这么大的房子。我希望你能收下,让你的家人住得更舒服一些。”

“我不能要,陈大叔。” 我赶紧把盒子还给她,“你已经帮了我们全家很多了,我们不能再要你的房子了。”

“你必须收下!” 陈景明把盒子又塞到我手里,“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大爷大娘的,是给李明的,也是给你们全家的。当年如果不是你们救我,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无儿无女,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把房子给你们,是希望你们能过得更好。”

爹娘也劝我收下。

“建国,陈先生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爹说。

我看着陈景明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爹娘,只好点了点头:“好吧,陈大叔,我收下了。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嘛。” 陈景明笑着说。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很开心。

我们聊了很久,直到很晚才休息。

08

日子过得越来越快。

孩子李明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大学。

成为了我们全家的骄傲。

他在大学里学习很努力,还加入了学校的科研团队。

经常和陈景明一起讨论学术问题。

陈景明很喜欢李明,把他当成自己的孙子一样看待。

经常给她讲一些科研方面的知识,还带他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李明进步很快,在大学里取得了很多成果。

弟弟李建业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了业内知名的专家。

他和嫂子又有了一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妹妹李建英也成了学校的优秀教师。

她教的学生成绩都很好,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她和姐夫也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爹娘的身体依然很好。

他们每天都带着两个小孙子和小孙女去公园玩。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我和桂兰也都升职了。

我的工资涨到了八千多块,桂兰的工资也涨到了五千多块。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可我们并没有忘记初心。

我们经常会回老家看看。

给村里的乡亲们带一些礼物,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村里的人都很感激我们。

说我们虽然成了城里人,但没有忘记本。

陈景明也经常和我们一起回老家。

他很喜欢我们村的风景,说那里空气好,人也热情。

每次回去,乡亲们都会来看他。

感谢他当年给我们村带来的帮助。

陈景明总是笑着说,这都是李建国一家人的功劳。

这天,我们全家又回到了老家。

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

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

村里还建了学校、医院、超市。

乡亲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我们去了当年陈景明住过的破庙和山洞。

破庙已经被修缮好了,里面供奉着神像。

山洞也被保护了起来,成为了村里的一个景点。

村里的人都说,这是我们村的福气之地。

因为在这里,我们救了陈教授,也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陈景明看着破庙和山洞,感慨万千。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陈景明说。

“是啊,陈大叔,我们都老了。” 我说。

“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陈景明笑着说。

我们在村里住了几天,和乡亲们聊了很多。

临走的时候,乡亲们都来送我们。

“建国,常回来看看啊!”

“陈教授,也常来啊!”

我们笑着答应着,心里充满了不舍。

09

回到北京后,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件让我们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我正在工厂上班。

突然,厂长找我。

“李建国,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我心里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走进厂长办公室。

厂长坐在办公桌后面,表情很严肃。

“李建国,你被辞退了。” 厂长说。

我愣住了。

“厂长,为什么?我工作一直很努力,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啊。” 我不解地问。

“这不是你的问题。” 厂长说,“是上面的意思。有人举报你,说你当年有窝藏反革命分子的嫌疑,虽然没有定罪,但影响不好。上面要求我们辞退你。”

我心里一沉。

又是因为当年的事情。

我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影响到我的工作。

“厂长,我当年是无辜的,我已经被证明是清白的了。” 我激动地说。

“我知道。” 厂长说,“但我也没办法,这是上面的命令。我已经尽力了。”

我走出厂长办公室,心里很委屈,也很愤怒。

我不明白,为什么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还会有人揪着不放。

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桂兰和爹娘。

他们都很生气。

“太过分了!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们!” 桂兰说。

“建国,别难过。工作没了可以再找,身体要紧。” 娘安慰我说。

陈景明也知道了这件事。

他很生气,立刻去找了工厂的上级领导。

“同志,李建国是一个很好的工人,他工作努力,认真负责。当年的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他是无辜的。你们不能因为这件事就辞退他。” 陈景明说。

“陈教授,我们也很为难。” 领导说,“这是有人实名举报的,我们也不能不处理。而且,这件事影响确实不好。”

“影响不好?当年如果不是李建国救我,我早就死了。他是见义勇为,是英雄!” 陈景明激动地说,“你们这样做,是在寒英雄的心!”

陈景明的话很有分量。

上级领导也很重视。

他们重新调查了这件事。

发现举报我的人,竟然是当年村里的治保主任王二柱。

他因为当年没有抓住陈景明,一直怀恨在心。

后来听说我们全家都搬到了北京,过得很好,心里很嫉妒。

就故意举报我,想让我失去工作。

上级领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非常生气。

他们批评了工厂的领导,让他们恢复我的工作。

还对王二柱进行了批评教育。

我重新回到了工厂上班。

同事们都为我感到高兴。

厂长也向我道歉,说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我很感激陈景明。

如果不是他,我可能就失去工作了。

“陈大叔,谢谢你。” 我说。

“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 陈景明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帮你的。”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了。

我工作更加努力,认真负责。

很快,我就被提升为车间主任。

工资也涨了很多。

我们全家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10

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我已经从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桂兰也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

爹娘已经不在了。

他们是在几年前相继去世的。

走的时候,很安详。

他们这辈子,从农村到城市,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算是圆满了。

弟弟李建业已经退休了。

他和嫂子带着孙子孙女,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

妹妹李建英也退休了。

她和姐夫经常出去旅游,享受生活。

孩子李明已经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他继承了陈景明的衣钵,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还娶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陈景明也已经九十多岁了。

他的身体依然很硬朗。

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还会看一些科研方面的书籍。

我们全家都很照顾他。

李明经常会来看他,和他讨论科研问题。

我和桂兰也会经常去给他做一些好吃的。

弟弟妹妹也会带着家人来看他。

这天,是陈景明九十五岁的生日。

我们全家都来为他庆祝生日。

李明特意从国外赶了回来。

他还带了很多国外的特产,给陈景明当生日礼物。

他穿着一身新衣服,精神矍铄。

“孩子们,谢谢你们来看我。” 陈景明笑着说。

“陈爷爷,祝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李明的儿子,我的小孙子,奶声奶气地说。

陈景明笑着抱起小孙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好孩子,真乖。”

陈景明吹灭了蜡烛,许了一个愿望。

“陈大叔,你许了什么愿望啊?” 我问。

“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永远幸福快乐,希望李明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景明笑着说。

我们全家都鼓起了掌。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

陈景明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李明。

“李明,这是我给你的。”

李明疑惑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是陈景明一生的科研成果和笔记。

“陈爷爷,这……” 李明激动地说。

“李明,我老了,这些东西也用不上了。” 陈景明说,“我希望你能继承我的科研事业,把这些成果发扬光大,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陈爷爷,我一定会的!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李明坚定地说。

陈景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里充满了感慨。

当年一碗稀粥救了陈景明,没想到竟然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我们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北京。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幸福美满。

这一切,都要感谢陈景明。

也要感谢当年那个善良勇敢的自己。

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但只要你心存善良,乐于助人,好运就一定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我和陈景明相视一笑,眼里都充满了泪水。

那是幸福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最珍贵的泪水。

善良从来都不会被辜负,这便是我这辈子最真切的感悟。

来源:茉莉花剩一半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