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8%的子女嘴上说“该孝顺”,真正每周回家看一眼的不到一半——2024年1月1日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直接把“常回家”写进条款,苏州那户被判每月必须陪妈8小时,不执行就进征信,法律用鞭子赶人进孝道课堂,活该。
78%的子女嘴上说“该孝顺”,真正每周回家看一眼的不到一半——2024年1月1日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直接把“常回家”写进条款,苏州那户被判每月必须陪妈8小时,不执行就进征信,法律用鞭子赶人进孝道课堂,活该。
钱打到卡上简单,陪笑陪坐却难。35%的人干脆把孝心外包,淘宝“孝心神器”销量暴涨215:会说话的药盒、24小时直播摄像头、一键叫娃的按钮,买齐一套就算“完成任务”。
北京朝阳某小区更绝,上线“时间银行”,年轻人今天帮大爷买菜攒2小时,老了可兑换别人给你倒尿盆,听起来像拼多多版“轮回”。
北大追踪三代发现:小时候见爸妈给爷爷奶奶端洗脚水的人,长大自己端盆率高达89%;从小只见转账记录的那拨,成年后连群发短信都懒得编。
人大还去问了500家企业HR,结果长期赡养父母的员工升职率高27%,领导说“敢把屎把尿扛下来的人,扛项目也稳”。
原来孝顺不是道德光环,是职场buff。
可现实骨感。
一线城市年假10天,平均陪爸妈不到3天,高铁再快也追不上996。于是出现“代际网约车”:雇人陪看病、陪聊天、陪扫墓,一条龙明码标价。
法律、科技、市场齐上阵,也填不上“不在场”这个黑洞。
法案已生效,神器已发货,时间银行已开户,最后发现缺的是人。
鞭子、摄像头、积分都不能把体温传到那只越来越凉的手。
——“判得漂亮,建议全国推广,最好再加个现场拍照打卡,省得有人月底一次性蹲门口拍完八小时走人。
”
来源:进取百灵鸟0dE8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