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深耕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于越博士洞察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行为与习惯的养成。于越博士2006年加入东方剑桥后,领导学前教育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在将幼儿园拓展至全国39个城市、使集团成为国内直营幼儿园规模最大的教育机构之一的
王静怡
近年来,随着“去小学化”和普惠性发展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幼教人都在思考:在这个阶段,究竟应该播种什么、守护什么,才能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石。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于越博士洞察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行为与习惯的养成。于越博士2006年加入东方剑桥后,领导学前教育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在将幼儿园拓展至全国39个城市、使集团成为国内直营幼儿园规模最大的教育机构之一的过程中,于越博士深刻认识到,规模与硬件是基础,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回归到儿童发展的本质。基于这一认知,于越博士亲自带队,独家研发了《全人习惯养成》课程体系。
源头活水:源于实践、成于专业的课程诞生记
《全人习惯养成》课程的开发,是于越博士带领的一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探索。正式启动研发之前,他深入全国多所幼儿园进行高频次调研,在与教师、家长的深度交流中捕捉到痛点:在“去小学化”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园所缺乏科学、系统的替代课程;家长虽然知道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却缺少正确的方法。
基于这一洞察,于越博士将“全人习惯”确立为课程的灵魂。他明确指出,这里的“习惯”并非仅指日常生活习惯,而是涵盖身体、心理与精神发展的全人素养体系。
为确保理念落地,于越博士亲自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囊括国内外幼教专家、集团高校学术骨干及幼儿园资深教师。他不仅全程主导研发过程,更在课程试用阶段深入课堂,观察记录幼儿的真实反馈,推动课程持续迭代,最终系统构建了以自我培育、健康生活、思维创新、人际交往与社会行为五大主习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尤为关键的是,于越博士极其重视课程落地。他强调:“再好的课程,若教师不理解、不会教,便是空中楼阁。”因此,他亲自推动构建了与之配套的教师培训体系。这套课程源于实践痛点、成于专业创新,标志着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一次关键战略升维。
匠心之作:从“家门口的好课程”到全国认可的“创新力量”
一套优秀的课程,自己会说话。《全人习惯养成》课程在上海闵行区接受了检验,荣获“家门口的好课程”荣誉,证明了其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同时,课程展现出强大的普适性与生命力,获得了跨越地域的广泛认可。在福建厦门,该课程也得到当地教育系统的肯定,其课程故事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评选为“中国100篇幼儿精选故事”。此外,该课程还作为核心特色内容,被纳入集团旗下哈尔滨剑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之中,该模式最终在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荣获“创新成果奖”。
这一系列从地方到全国的荣誉,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课程本身卓越品质带来的必然回响。它标志着《全人习惯养成》课程不仅解决了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更以其科学的体系与扎实的成效,为中国广大学前教育机构在“去小学化”背景下,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优质范本。
时代赋能:从园所课程到“全人星球”的数字化跃迁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当数字时代来临时,于越博士以敏锐的行业洞察,推动《全人习惯养成》课程完成数字化赋能,升级为线上教育平台“全人星球”。
这一举措,是课程影响力的又一次深化与拓展。“全人星球”通过生动的动画、互动游戏和便捷的家园共育平台,将专业的习惯养成理念以更生动、更广泛的方式触达每一个家庭,形成了“园所引导、家庭延伸”的教育闭环。自2022年9月上线以来,“全人星球”不仅全面应用于东方剑桥旗下的150余所幼儿园,更走出体系,覆盖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省份的百余园所。这一从服务内部到赋能行业的跨越,彰显了课程体系的可复制性与普适价值。
从线下课程到数字化平台,在于越博士的前瞻引领下,《全人习惯养成》成功实现了战略升级。这一革新不仅完成了影响力的规模化拓展,更以内容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前教育数字化树立了坚实的行业新标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