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质量发展:可观 可触 可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2:56 1

摘要:近日,加速驰骋的“钢铁驼队”成为主流媒体报道高频词。央视网、新华网纷纷推出重点报道,通过展示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运行、西安国际港的高速成长,讲述中欧班列演绎的驼铃古道新传奇。同时,数字科技持续赋能,文商旅产业融合走深,让西安高质量发展可观可触可感!

近日,加速驰骋的“钢铁驼队”成为主流媒体报道高频词。央视网、新华网纷纷推出重点报道,通过展示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运行、西安国际港的高速成长,讲述中欧班列演绎的驼铃古道新传奇。同时,数字科技持续赋能,文商旅产业融合走深,让西安高质量发展可观可触可感!

开放能级持续提升

穿山越海、横贯欧亚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近日多次吸引主流媒体镜头。

11月11日,央视网推出《迈向“十五五”“钢铁驼队”驰新程》报道。报道中,记者探访了西安新丰镇车站、西安国际港站等,列举出多项数据——“‘十四五’期间,超18000列中欧班列在此到发”“120分钟内55节中欧班列车辆将集结成列”“每天超8000辆集装箱卡车穿梭园区”“不到2小时,一趟中欧班列就装载完毕”等,展示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运行。

11月16日,新华网以《驼铃远去 风笛响起——“钢铁驼队”续写开放新篇章》为题,从织路成网、数字赋能、产业聚合等方面,探寻西安国际港的高速成长密码。

11月17日,“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的消息在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传播。

除此之外,从11月15日至17日,新华网还接连推出《解锁中欧班列的N种可能》《一捧中亚小麦的东方之旅》《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等多篇报道,点赞西安国际港站的创新实践。

11月10日,人民网推送了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1月18日在西安市举办的消息。“本次论坛核心议题聚焦深化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将重点探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化等物流体系创新方向。”报道如是说。

新型业态加速涌现

11月14日,人民网推出《“云上”唐诗 “向下”有声》一文,聚焦古城“焕新”诗意。文章以西安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为线索,梳理唐诗在这里与数字光影、城市空间、商业场景的深度嫁接,使“文化流量”化成“产业增量”,让文商旅产业融合焕发出崭新生命力。

11月10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文旅新活力:用科技,与历史“对话”》中,介绍了曲江飞行剧院正在上演的《长安之上》,如何以“文化为体、科技为用”,将游客的沉浸感体验拉满。

11月13日,中国日报网推送文章《商文旅融合破局 西安以业态创新推动消费提质增效》,介绍今年以来西安通过一系列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与业态升级举措,助力商业领域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同日,中国日报网《西安三意社携秦腔大戏》亮相上海、11月11日光明日报《陕西西安:秦腔天天吼起来》展示出秦腔的巨大魅力。

此外,中新网还推出《西安青年唤醒“千年衣冠” 数字化赋能汉服传承》《西安青年秦岭脚下打造“玩具世界”》等报道,关注西安“新”意十足的业界动态。

来自越南的200名青年代表日前随研学营来到西安沉浸式体验。11月12日新华网报道,研学营的青年们通过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不夜城、易俗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体验,感受到中华文化魅力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

生动实践引发关注

11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介绍了西安市碑林区自2023年6月起搭建“融救联助”服务体系,到目前已覆盖辖区所有社区,汇聚了188家社会组织、288家驻地单位、1055名爱心志愿者及374家生活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救助服务。

同日,人民网报道了西安市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普惠托育服务消费券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央视网11月16日报道《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成为百姓幸福底色》中,西安的多位留学生们纷纷点赞城市烟火气及安心夜游的氛围,折射出政府对于公共安全的硬核保障。

11月13日,新华网在报道《陕西西安:“馆校融合”探索学习新模式》中,介绍了“中小学馆校融合课程创新与无边界学习场域构建主题研讨会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于11月11日在西安举办的消息。

11月14日,“‘十四五’答卷 奋进的西安”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人民网报道表示,活动将立体呈现西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方面的探索实践,并对优秀作品进行立体推送,以多语种展示西安多元魅力,让更多海内外受众了解西安、关注西安。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

来源:西安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