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行在陕“重新调整”,西电冲进第三位,西法大遗憾无缘前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0:39 1

摘要:2025年陕西省高校在全国大学排名榜中的位置有所改变,这一次变动包含学科创建、办学体量和区域发展等诸多要素,在按照ABC中国大学榜单来算的时候,陕西有7所学校进入了全国前100名之列,又有12所学校处在了前200位之内,这样一组数字体现出来的意思是说,陕西的高

2025年陕西省高校在全国大学排名榜中的位置有所改变,这一次变动包含学科创建、办学体量和区域发展等诸多要素,在按照ABC中国大学榜单来算的时候,陕西有7所学校进入了全国前100名之列,又有12所学校处在了前200位之内,这样一组数字体现出来的意思是说,陕西的高等教育总体实力还是比较稳固的,并且在吸引优秀学生方面有着明显进步之处。

省内排名和全国名次上,西安交通大学排在第一,全国是第12位,西安交大的历史可追至1896年创立的南洋公学,近代经过多次演变整合之后,现代校体于2000年由原西交大、医大以及陕西财院合并组建而成。目前有四个校区,校园面积大约5000亩左右,本科专业设置76个,学科方面以工科为主导,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力学,机械工程等属于传统强势科目,在科研及人才培育上有明显优势,这也是它能在全国排行前列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2。西北工业大学属于国家“985工程”高校,在航空、航天和航海领域一直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被称为中国的“国防七子”。在中国各种各样的工科院校横向比较来看,西北工业大学在工业类的学校里面是名列前茅的,仅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它的强项集中在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上,这些学科都跟国防有关联性很强的制造行业相关。

省内第三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国排名35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既是211工程院校又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在电子信息类的学科上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存在。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就业情况在用人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它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一般的985要高很多,竞争也相对激烈一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此次榜单排到第四名,全国排名第60。这所大学是属于农林为主的综合类院校,在农业以及相关的学科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相比于综合性工科或者信息类的强校就不太占优势了,而且学校位置相对偏僻一些,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吸引力有限,录取分数一般会比前面几所学校低一些。

接着是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省内第五、第六和第七位,全国排名分别为74、79和80。这三所高校都是省内的重点“211工程”学校,涉及文科、理科以及工科等不同的领域,在师资力量、教学及科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总榜中位列前一百名。

省内还有属于军队系统的一所“211”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但学校不在2025年ABC榜单内。除了以上985或211的高校外,在陕西省还有一大批质量不错的非“985/211”高校,如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及西北政法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在地化服务、专业特色及地方人才输送上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是省高教体系中重要一环。

西北政法大学此次排名也十分有意思,该学校起源于1937年创建的陕北公学以及1941年创办的延安大学,于1958年成立西安政法学院,在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并在2006年由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现在它有两个校区,设有17个教学单位,开设了31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是它的招牌专业。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法教有着很好的口碑与声望,但是这一次省内排名第12位没有能够排进前10名。

要知晓这些名次背后的缘由,就把高校放到陕西这个区域环境中来看,陕西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带,简称“陕”或者“秦”,它的面积大约有205624.3平方公里,在2023年年底时,省里的常住人口大概达到3952万人,省内有着厚重的文化传统和显著的历史地位,国务院认定这里为中华民族以及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三秦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总共存在过14个政权在此处建都,历史积淀非常丰富,并且还有两个现今意义上十分关键的位置,第一个是中国的经纬度基准点即大地原点设于此地,第二个则是国家北京时间授时中心亦坐落于陕西境内,由于上述关于历史及科技方面的定位因素,所以陕西在中国国家地图乃至时间测量方面均存有特殊意义。

从经济方面来说,陕西2024年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大约是35,538.77亿元人民币,每年的增长率有5.3%,经济发展持续前进就能给教育投入和高校扩大规模给予机会,本地重点大学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变强。高校同地方产业联系得更紧一些,许多学校在学科设立、科研方向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都做了有针对性地调整,在校际间的竞争情况和排名上产生了变化。

高校排名涨跌不是单一因素造成,学科建设强弱、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规模、专业设置及地方支持等等都会起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有悠久历史底蕴且办学体量较大,并且其学科优势较强,这些条件让它们在排名上占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注电子信息领域,市场需求量大,这样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很好对接用人单位,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那些农林为主或者地处偏僻地区的地方,在吸引高分生源方面就处于劣势状态,名次受影响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省内高校分布基本集中在省会及周边,区域内资源分配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城市的经济、产业链条和生活配套是吸引老师与学生的因素之一。而高校合并、学科交叉以及大项目引入都会在一段时期内改变一所学校的强弱判断,如西安交大2000年合并就是一个长期性事件。

对于一般考生和家庭来说,参考这种排名可以知道学校的强项学科以及未来就业去向等信息,并不是说一定要选排名靠前的学校。专业的选择还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等因素。而对政府及高校管理者而言,则意味着要继续在学科建设方面、人才引进方面、产学研结合与区域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

这次排名变动提供了一个观察陕西高教生态的窗口,省内有历史久远、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性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教体系,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投入,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在未来仍然会继续影响这些高校在全国的表现。

对于2025年的排名结果怎么看?省内高校在哪些方面需要调整以提升竞争力?有哪些学科和领域值得今后投入更多精力?欢迎各位畅所欲言。

来源:自由的蜻蜓NcIFH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