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成志愿兵后偷开私车,竟险些丢掉“铁饭碗”,几乎命悬一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7 21:08 1

摘要:我现在是退休了,手里拿着每个月的退休金。每次闲下来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我开首长车回家出了事,那就像一道分水岭一样把我的人生往另一条路上推去。那是1991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想想都心痛。

我现在是退休了,手里拿着每个月的退休金。每次闲下来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我开首长车回家出了事,那就像一道分水岭一样把我的人生往另一条路上推去。那是1991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想想都心痛。

回到事情的起点,还是从十年前讲起。1983年初中毕业报名参军,1984年去部队报到。那时看边防前线那些战士的报道就有一种冲动想过去磨炼一下自己。新兵连在鲁中山区训练特别苦爬山、匍匐、投弹、射击、立正稍息、正步日复一日地重复几个月下来身体硬朗了脾气也变硬了。

训练结束,我以为要分到老兵连去当兵了,结果大多数人都被推荐到了集团军的培训队学开车。结业的时候大家都变成了司机。前两年我的任务多,在东营胜利油田、齐鲁石化那里搞过援建保障,车是开出来的。1986年部队把我派到了军区的小车队,后来又调到一位离休的老首长家里做了他的专车司机。那时年轻没怎么想那么多。

首长家住的很特别,工作人员不住集体宿舍,在将军楼下有个小院子,院里有两间平房,十来平米的样子。我住一间,炊事员和一个公务人员住另一间,工作就是院里的生活,打理花草菜地、帮首长大略翻看报刊,陪着打球,比连队舒服得多,平时不怎么穿整整齐齐的军装,把宽大的伙着裤改成紧身的小喇叭裤,只有集合或者出去搞正式活动的时候才显出那股“兵样”。

招待所就在营房对面,来参观的人大多住那里。前台是个临沂姑娘叫晓燕,齐耳短发带点小虎牙,每次见面都叫我强哥。周末我们经常约会,感情稳定了就开始谈婚论嫁,家里人也催着回去见见家长。感情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约会、回家见父母、商量结婚的事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1991年5月,首长去北京体检不在家。那天我和炊事员商量着要把未婚妻晓燕带回去见父母,趁首长不回家的时候把人带走。我跟处里说要去办公楼拿个文件,其实是开着首长的皇冠轿车把她带回了老家。我家在省城一百多公里外的小村里,一个村分六个生产队,二百来户人家,主街东西也就两三百米。我们早上很早就进了村子。

城里少有皇冠这种车,开到村里便被围上一圈人。邻居们看见我开车回来,就都凑过来问我混得咋样,我把烟分给大伙儿抽,领着晓燕到处转转,人家夸她白又漂亮,说城里的姑娘就是好,我心里虽有些得意可也觉得有点紧张,想给人留下个好印象,赶紧把事情办了再回去。

那时候是麦收夏播的时候,乡间路上拖拉机、地排车多得很,路窄,来回会车都不容易。我们赶时间,车上放着音乐,我打算在中午之前赶到单位,车子开到半道上,前面有一辆速度较慢的农用车,我看见可以超车的机会就打方向往外面伸出去,然后踩油门想要超越它,在这个时候,从小路口忽然冲出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有一个人,肩上扛着锄头,我赶紧打方向盘刹车,但是自行车还是撞到了车头上,妇女摔在了发动机盖上面,锄头砸破了右前挡风玻璃。

右前挡风玻璃一下就碎成一个大大的裂纹,像蜘蛛网一样。那个女人受了点擦伤,好在没有重伤,她老公和自行车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巡线的交警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拍照取证,交警说是我全责,说我车速太快,碰到路口没减速,要我承担全部责任。我们就在现场协商解决,我把钱给他就行,给了他两张面额比较大的钞票把赔偿解决了。

交警把事故情况报给了部队,首长不在也查出来了。我晚上八点多回到部队的时候,处长已经在办公室等我了,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让我连夜写检讨。处长给我提供了两种处理办法:第一种是取消志愿兵资格,按照义务兵退伍回家;第二种方案就是保留我的志愿兵身份,不过要把我调离机关,安排到基层去锻炼一下。我不想失去志愿兵的身份,就选择了下放基层。

三天后我拿上调令去潍北农场工作,那里条件差得很,都是低矮的瓦房,周围是大片盐碱地,北边就是渤海,冬天刮的风又冷又干,夏天蚊子多得不得了,水还苦咸,跟军营不一样啊。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只能数星星睡觉,看到的都是一堆一堆像山一样的盐垛,那六年时间风吹日晒过得可真快也真难。

六年后我转业,安置到县城的一个国企工作。企业的工作很稳定,但是后来改制,经营不好我就被下岗过几次。那时候工作一上一下的挺心累。到了去年按规定退休了,每个月能领着养老金,可是有些事是不能改变的啊,心里那段往事就一直浮现在眼前。想起那次自己开车私自出车、给单位丢脸还出了事故的事真是后悔。

有时候想得远一点,觉得那事儿像一个分岔口,要不是那次自己开车出去玩儿的事,可能就不会被调到那么苦的地方去工作了,工作路子可能会不一样。但是现在只能认命是年轻时候的错误了,从那以后我就知道规矩和责任的重要性,再也不敢乱做决定,也不会把我的冲动强加给别人身上。

文里出现的人都是当年真的有过的,首长和夫人,炊事员,处长,招待所的前台晓燕,还有乡里的邻居,被撞到的那个女人,她丈夫,巡线的交警。名字有些是化名,细节就按我记着来吧,照片跟一些时代物件的画面是从网上找的,要是有版权问题可以联系删掉,事情就是这样子,我想把话说清楚,也想给后来的年轻人讲明白,别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别把一时的面子看得比规矩还重。

来源:勇敢的熊猫Fl5PbC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