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8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湖北活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活力集团)等11家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标志着这场历时21个月的司法挽救工程圆满收官。
2025年8月8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湖北活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活力集团)等11家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标志着这场历时21个月的司法挽救工程圆满收官。
“活力28,沙市日化”——这句镌刻着几代中国人记忆的广告语,曾随着中国第一袋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诞生传遍大江南北。从1982年品牌创立时的“国内之首创,民族之骄傲”,到90年代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的行业巅峰,再到后来因盲目扩张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境,这个拥有75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命运起伏,始终牵动着市场神经。
仓库里码放着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产品
时间拨回到2023年,彼时的活力集团因错误收购决策、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陷入全面危机:超百起合同纠纷“闹上法庭”,1305笔债权人款项难以兑现,3600余万元职工工资及社保面临兑付困难,生产经营近乎停摆。当年11月15日,沙市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活力28”重整申请,一场关乎民族品牌存续的司法实践就此启动。
“活力28不仅是一个企业符号,更是承载着民族轻工业发展记忆的文化IP,其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基础仍具强大挽救价值。”案件承办法官表示。尽管企业负债高企,但“活力28”商标彼时仍保持较高市场认可度,在短视频平台上,成都代工厂通过直播自救已初现复苏迹象,1379万“云股东”的支持更凸显品牌潜在价值。基于此,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重整申请。跳出传统重整框架,创新实践“司法主导+府院联动+市场赋能”的“活力模式”,逐步破解重整三大核心难题。
活力28直播间受到千万粉丝热捧
针对活力集团旗下11家公司存在的人格混同、财务交叉问题,法院依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于2024年7月29日裁定对11家关联企业实施实质合并重整,同步指定联合管理人接管全部资产印章,一次性解决“多头管理、债务不清”的治理乱象,确保品牌价值作为整体资产得到最大化保护。
针对职工安置、社保补缴等民生关切问题,法院联动荆州市人社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建立专项协调机制,精准锁定3600万元职工债权,协调税务部门落实社保补缴政策,保障职工基本权益不受损。
为推动品牌持续发展,避免“重蹈被雪藏覆辙”,法院主动指导管理人制定“品牌价值优先”的投资人招募标准,明确要求投资方需具备日化行业运营经验且承诺持续投入品牌建设。通过公开招募与竞争性谈判,最终确定具有国资背景的荆州市捷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关联企业“厦门钰出投资”,以及红杉资本成员企业“上海恒麦投资中心”组成联合体,成立新的“湖北活力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强力组合既保障了地方产业稳定,又引入了市场化运营能力。
活力集团员工代表为承办法官送来锦旗
如今,“活力28”3.5亿元闲置资产被高效盘活,15亿元债务被稳妥化解,250个就业岗位,954名职工合法权益全额兑现。据悉,活力28品牌业务正持续复苏,2025年预计终端销售额达16亿元,销售额与市占率较破产重整前翻倍,带动50余家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后续还将持续推进自营工厂、销售渠道构建及新品研发。
来源:长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