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绿电护航全运会,相当于植树270万棵!深圳亮出最潮城市底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8:25 1

摘要:赛场上,运动员挑战极限、突破自我;赛场外,一场关乎能源与创新的“竞赛”也在同步进行。十五运会背后有哪些电力护航智慧?赛事如何实现100%绿电运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下称“深圳供电局”)用一系列硬核科技给出了答案。

赛场上,运动员挑战极限、突破自我;赛场外,一场关乎能源与创新的“竞赛”也在同步进行。十五运会背后有哪些电力护航智慧?赛事如何实现100%绿电运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下称“深圳供电局”)用一系列硬核科技给出了答案。

11月17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开展的“深探全运”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深圳供电局,近距离探访支撑“绿色全运”背后的能源体系与保电科技。

全运会背后供电的“最强大脑”有多强?

量子加密给足安全感

在深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一方巨幅屏幕展示着城市电网的实时脉动。当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超大型城市,迎来史上规模空前的全运会,一场关于电力可靠供应的极致考验,在这里得到检验。

巨幅屏幕上,展示的正是国内首套“全电鸿+量子通信”智慧保电系统。这套系统运用了电鸿、数字孪生、量子加密等一批前沿技术,将每日赛事所涉的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关键场馆的供电运行状态,尽数浓缩于一张实时更新的数字“保电图”中。

智慧保电系统。

“我们在各级保电设备和场所部署了2000台搭载电鸿系统的监测终端,使不同型号、批次的设备能够‘讲同一种语言’,从而打通数据交互壁垒。”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系统建设组成员李清介绍,“这是电鸿系统在国内大型活动保电领域首次实现规模化实战部署。”同时,配合巡检无人机与机器狗的协同作业,系统实现了对高空电线、地下电缆的“无死角盯防”。

在此基础上,供电设施数据得以实时上传,现场视频画面滚动播放。“深圳赛区120个保电场所,涉及深圳电网三分之一的变电站、约490回输配电线路,从220伏插座到500千伏高压设备,任何异常皆无所遁形,预警信息将从系统直达一线人员。”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负责人邓世聪补充道。

十五运会深圳闭幕式场馆微缩景观。

赛场电力由工作人员守护,而屏幕上跃动的关键数据,则由量子加密技术构筑起防线。

据介绍,由深圳供电局打造的全球电力行业首张“通量一体”量子加密专网,将通信信号与量子密钥合为一体,无需新购设备、不占额外光缆,即实现了从十五运会电力指挥中枢到前线保电指挥部之间,全链路、端到端的通信安全跨越式提升。

“黑客若想窃取数据,必须先破解量子密钥。”深圳供电局系统运行部通信部副主管丘国良进一步解释,“基于量子‘观测即塌缩’与‘不可克隆’两类属性,任何攻击行为都会触发量子密钥失效,黑客既无法复制密钥,更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他举例说道,“这相当于为指挥中心与赛场之间传输的电力数据,加上了一把本质安全的防护锁。”

春晖变电站内部。

7万张绿证赞助7000万度绿电!

深圳赛区场馆实现100%绿电

当硬核科技为赛事电力筑起“智慧防线”,一抹“绿色”也在悄然铺就。

毗邻深圳湾体育中心的110千伏春晖变电站,正是这条保电链路上“会呼吸”的绿色节点。这是全国首座零碳智慧科普基地——深圳电力文化科普基地。

走进约1705平方米的空间,一个绿电“微缩宇宙”徐徐展开。透过二楼的阳光生态舱、多媒体互动展墙与透明观察窗,可见风光储一体系统、植物油变压器稳定运行,绿电从“诞生”到“点亮”的全过程清晰可见。

在春晖变电站内,处处体现着零碳理念。全站钢结构、光导纤维照明等多项节能降碳技术集成应用,使其在建设与运营阶段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零碳全运”提供了坚实支撑。

深圳电力文化科普基地。

走上科普基地四楼,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开发及综合管理专责刘迪介绍了深圳绿电绿证服务体系。“南方电网通过采购7万张绿证,为十五运会深圳赛区赞助绿电使用量7000万千瓦时。”这意味着,赛事期间深圳赛区所有比赛场馆将100%使用绿电,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相当于植树270万棵。

何为绿证?据介绍,它是国家能源局核发的绿电“电子身份证”,可再生能源每1000度电量对应1张绿证,准确记载了绿电生产时间、生产位置、生产技术类型等信息,能够对绿电进行精准溯源。本次赛事期间,深圳场馆的绿电主要是来自云南、广西等地的太阳能。

从赛场到街巷

深圳的“绿色”不止于全运会

深圳的“绿色行动”早已超越赛事范畴。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用户绿证交易电量达14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用户总数同比增长8.5倍。

“南网蓝公益·情深”绿电大篷车内部。

绿色办赛背后,是一座城市加速奔向低碳未来的坚定身影。据悉,南方电网将在十五运会闭幕式期间,创新采用“本地绿电供应+外购绿证+光储接入”的方式,多模式、多渠道以100%绿电助力闭幕式。

探访期间,一辆名为“南网蓝公益·情深”的绿电大篷车闯入视线。这个“可移动的电力科普志愿服务站”,在赛事期间穿梭于深圳赛事的各个热点区域。

绿电大篷车外互动体验区。

车内,便民服务区为市民、运动员提供休憩与充电的便利,科普区讲述绿色能源的故事。车外延展的互动体验区,则将新能源应用场景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让低碳理念在亲身体验中悄然扎根。

从无形的量子防线到可触的绿色课堂,从智慧保电系统到润物无声的零碳实践,深圳供电局以科技与人文双翼,托起一场既可靠又绿色的体育盛会。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