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检察日报丨公益诉讼守护“达比亚”千年琴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45 1

摘要:我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老姆登村,是云南省级非遗项目怒族民歌“哦得得”的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怒族“达比亚”的传承者。“达比亚”这种形似琵琶的弹拨乐器,是怒族的“声音图腾”,琴弦流淌的是怒江峡谷千年回响,舞步沉淀的是民族生存智慧——三十余年来,我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

公益诉讼守护“达比亚”千年琴声

王翠云 谭善彪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郁伍林

核心提示:

建议授权检察机关对破坏非遗生态、擅自占用传承空间、恶意抢注非遗商标、虚假宣传非遗项目等行为开展公益诉讼,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司法”的共治格局。


我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老姆登村,是云南省级非遗项目怒族民歌“哦得得”的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怒族“达比亚”的传承者。“达比亚”这种形似琵琶的弹拨乐器,是怒族的“声音图腾”,琴弦流淌的是怒江峡谷千年回响,舞步沉淀的是民族生存智慧——三十余年来,我守着它寻找古老旋律,既见证过它走向舞台的荣光,也尝尽传承的困顿。

年轻人外出务工后继乏人,传统表演空间被侵占,更有人随意挪用“达比亚”元素歪曲营销,消解其文化尊严。这些困境不是我一个人的焦虑,而是非遗保护面临的难题,仅仅依靠文化旅游部门难以破解。

非遗的生命在于“活态传承”。它不在展柜里,而在山野间、村寨中、人群里。然而,非遗的无形性、脆弱性,使其在现代化浪潮中极易被忽视、被侵蚀。单靠传承人一己之力,难以抵御市场过度商业化、商品化的冲击。检察公益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使命,与非遗保护的公益属性高度契合。此次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我深切期待立法能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法治力量。因此,我在审议中提出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对破坏非遗生态、擅自占用传承空间、恶意抢注非遗商标、虚假宣传非遗项目等行为开展公益诉讼,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司法”的共治格局。

具体到“达比亚”保护,更需检察力量精准发力。一要守护文化生态,老姆登村的传统村落、祭祀场地是“达比亚”生长的土壤,检察机关要督促相关部门划定保护红线,防止过度商业化侵蚀根基;二要保障传承人权益,通过公益诉讼推动非遗扶持资金落地,打击侵犯传承人署名权、表演权的行为,让“守艺人”不再孤军奋战;三要规范文化传播,对低俗演绎、虚假营销等行为依法介入,守住非遗的本真性。

非遗保护是与时间赛跑的接力,也是需要制度护航的远征。我愿做“达比亚”不断弦的琴,更呼吁将非遗保护传承全面纳入检察公益诉讼视野,让每一项民族文化遗产,都能在法治守护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来源: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