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获批名医传承工作站,我们将严格遵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标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核心指引,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学科平台优势,在工作站负责人孙文军教授带领下,深度聚焦唐启盛…
唐启盛名医传承工作站获2025年度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立项!
近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2025年度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两室一站立项建设的通知,我院脑病科唐启盛名医传承工作站成功获批立项,标志着脑病学科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领域迈向新台阶!
唐启盛教授是首批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十一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首都名中医,第五、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批、第五批(双百工程)、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四十余年来,他深耕中医药防治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创新性的提出了“精气神理论”和“金石调神理论”,从精(物质)、气(能量)、神(信息)三个层面诠释神经精神疾病,并提出了从益精、调气、颐神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思路。他系统总结了金石类药“重以去怯、重以降逆、重以入肾、重以通神”的特性,利用金石类药调神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具有特殊功效。
唐启盛教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5部,制订了抑郁症、焦虑症、成人失眠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专家共识6项,取得了4项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的新药发明专利。抑郁症、焦虑症、痴呆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唐启盛教授的独特的学术思想及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工作站的学术传承、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启盛教授重视学术传承,不遗余力地建设学科梯队,培育青年英才。先后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工作室、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精诚名医工作室、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唐启盛名中医工作室、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朝阳区重点专科传承工作室、赤峰松山区蒙医中医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唐启盛工作室、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唐启盛教授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累计培养传承人35名,涵盖从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到基层医师等不同层次,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优秀中医药传承人才梯队。
此次获批名医传承工作站,我们将严格遵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 “3+3” 工程建设标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核心指引,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学科平台优势,在工作站负责人孙文军教授带领下,深度聚焦唐启盛教授在神经精神类疾病领域的宝贵学术思想和丰富临床经验。建设过程中,将构建“学术传承-人才培养-临床服务-科普传播”四位一体的高水平名医传承平台:系统挖掘整理唐启盛教授诊疗经验与学术思想;针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癫痫、中风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培育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精湛临床技能的中医药骨干人才,推动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薪火相续,赋能发展。唐启盛名医传承工作站的立项建设,不仅是我院脑病科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医院精诚名医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成果,更将成为传承岐黄智慧、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平台,为首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岐黄薪火在创新实践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撰稿:郑 琴
编辑:李溪澍
审核:闫 英
徐 佳
孙文军
肖若然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