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结局为何成谜?正史野史博弈背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7:33 1

摘要:黄巢起兵反唐,前后持续了十年。这十年里,他带领农民起义军一路征战,还攻占过唐朝的都城长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不过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让黄巢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部有人叛变,战略上也犯了错误。而黄巢失败后的结局,直到现在都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黄巢起兵反唐,前后持续了十年。这十年里,他带领农民起义军一路征战,还攻占过唐朝的都城长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不过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让黄巢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部有人叛变,战略上也犯了错误。而黄巢失败后的结局,直到现在都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正史,里面又分被sha和zi杀两种记载。被sha的说法记在《旧唐书・黄巢传》里,上面写着:黄巢逃进泰山后,徐州节度使时溥派将领张友和尚让的部下一起追捕他。追到狼虎谷的时候,黄巢的部将林言砍下了黄巢和他两个弟弟黄邺、黄揆等七人的脑袋,还带上他们的妻子儿女,一起送到了徐州。《僖宗纪》和《时溥传》里的记载也一样,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时候,也采用了这个说法。

zi杀的说法则出自《新唐书・黄巢传》。书中说,黄巢当时已经走投无路,就对林言说:“你拿我的脑袋去献给天子,能得到富贵,别让别人占了便宜。”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不忍心下手,黄巢就自己抹了脖子。

除了正史的记载,当时民间还有另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好几本古代笔记里也这么写 —— 黄巢失败后并没有死,而是脱身逃走,剃了头发当和尚,最后得以善终。

比如陶谷在《五代乱离记》里说:黄巢成功逃脱后,后来出家当了和尚,还写过一首诗:“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邵博的《河南邵氏闻见后录》也有相关记载,里面说:唐史里写中和四年六月,时溥献给皇帝的黄巢首级,其实是假的。东西两都的父老乡亲一直流传,黄巢根本没战死。他被尚让带兵紧追,陷入泰山狼虎谷后,就自己剃光头发当了和尚,趁机逃脱了。之后他去投奔河南尹张全义,张全义原本是黄巢的部下,大家都不敢认他,就建了一座南禅寺让他住下来。

邵博还说,他自己曾经多次去南禅寺游览,看到寺庙墙壁上画着黄巢穿僧衣的画像。画像里的黄巢相貌平平,只有一双蛇眼特别显眼。寺庙里还有一幅更珍贵的绢本写真,上面有黄巢亲自题的诗:“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

张端义的《贵耳集》也提到,黄巢后来成了僧人,还住过有名的大寺庙,他的禅道功夫在僧人圈子里很受推崇。等到他圆寂的时候,指着自己的脚下,那里竟然有 “黄巢” 两个字。

这几本书的记载大致相同,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南宋末年的赵与时说,那些所谓黄巢题的诗,其实是把诗人元稹的两首《智度师》诗拆开、修改后,拼凑出来的假诗。

元稹的原诗一首是:“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缁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另一首是:“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纳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看落晖。” 不过赵与时只是怀疑诗是假的,并没有具体说黄巢到底是死是活。

关于黄巢失败后当和尚的记载,只在宋朝人的著作里见过,之后就没人再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历史著作,比如《隋唐史纲》《黄巢起义考》,还有《辞海》里的相关条目,大多都说黄巢是自杀的。但宋朝离黄巢生活的年代比较近,他们留下的这些记载,也不能完全忽略。这会不会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想要回避某些事情,才故意把 “黄巢为僧” 的说法抹去了呢?想要弄清这个历史谜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来源:坤仔音乐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