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多艘巨船,2.7万人马,旗舰长150米,比现在美国航母还大一圈!
家人们!!
你敢信吗?
早在600年前,中国就有一支舰队——
200多艘巨船,2.7万人马,旗舰长150米,比现在美国航母还大一圈!
领头的还不是什么皇亲国戚,
而是一个——太监!
对,就是那个七下西洋、吓得非洲酋长跪地喊爹的狠人:
三宝太监·航海狂魔·外交顶流·大明形象大使——郑 和!
别再以为他是去“寻建文帝”了,
那只是剧本封面,
真正的剧情是——
明朝版“一带一路”+海上霸权秀+全球外交直播带货!”
第一幕: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造”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一拍龙椅: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咱大明不光会打仗,还会交朋友!”
于是,史上最豪华航海天团正式出道—
总指挥:郑和(回族+云南出身+能说外语+会打仗+懂外交,简直是古代“全能型选手”)
舰队名称:宝船队(不是卖珠宝的,是“国之重器”的意思)
旗舰“郑和号”:九桅十二帆,六层楼高,自带淡水净化系统,船上还能种菜养鸡!
这阵仗,别说东南亚了,
搁今天都能上《国家地理》封面!
第二幕:七次出海,比打工人年度述职还勤快
你以为他只去了七次?错!
是连续打卡七年又十年(1405–1433年),
航程超过三万海里,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越南、印度、阿拉伯,一路飙到东非肯尼亚!
干了啥?
给各国国王送礼:丝绸、瓷器、茶叶、铜钱——主打一个“我富有,但我友善”;
收各国贡品:长颈鹿(当时叫“麒麟”)、狮子、鸵鸟、香料——宫里直接开动物园;
调解国际纠纷:比如锡兰山国王想偷袭他,反被他活捉带回南京“教育”;
还顺手绘制了《郑和航海图》,堪称明代GPS!
最离谱的是——
他在阿拉伯订了一整船“猫”,为啥?
因为皇后爱猫!
好家伙,远洋运输宠物专线,这服务卷到飞起!
第三幕:真·目的曝光!根本不是找建文帝!
课本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我呸!那是给后人看的“备案理由”!
真正原因是——
政治秀场:朱棣靠造反上位,急需国际认证:“我不是篡位,我是天命所归!”
经济扩张: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货卖爆全球!
军事威慑:展示大明武力,谁敢不服?看看我的火炮舰队!
文化输出:沿途建驿站、立碑文,连非洲都留下“中华印记”。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
用和平方式完成的“大国崛起直播”!
而且人家全程没殖民、没烧杀、没抢地盘,
纯粹是:“你好,我是中国,来交个朋友。”
难怪非洲出土的明代瓷片比国内还多……
咱们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搞“外贸扶贫”的!
第四幕:突然停航?只因一句话惹怒皇帝
正当你以为这波操作要持续百年时——
戛然而止!
宣德八年(1433年),第七次返航后,朝廷一声令下:
“停航!造船厂封了!航海图烧了!以后谁提下西洋,斩!”
为啥?
因为新皇帝觉得——
“花钱太多,又不种地,净带回些奇禽异兽,浪费!”
更关键的是——
文官集团集体反对:“海上无益,不如修心学!”
于是,宝船烂在港口,航海技术失传,
中国从此退出海洋争霸舞台。
而几十年后……
葡萄牙人驾着小船来了,
拿着罗盘,举着火枪,
开始瓜分世界。
我们呢?
在皇宫里研究怎么给麒麟(长颈鹿)喂草。
最后说句扎心大实话:
郑和的船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可我们选择了“回家吃饭”,
而别人选择了“全球圈地”。
他不是没改变历史,
而是历史,错过了他。
关注我,每天一段被课本删掉的硬核野史,
不吹不黑,只讲你不知道的真相!
下期预告:
“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村民爆料:上世纪50年代曾炸出青铜门,里面传出‘机械声’?!”
来源:音乐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