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咳嗽总不好?三甲中医主任教你6个穴位,在家就能做!
咳嗽是人体保护呼吸道的自然反射,但频繁发作不仅影响休息,还可能通过飞沫传播影响他人。除药物治疗外,穴位按摩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能辅助止咳、缓解不适。北京医院针灸推拿李中龙主任医师将教介绍六个常用穴位及其按摩方法,适用于日常保健或应急缓解。
一、经渠穴:肺经的“咳嗽开关”
经渠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一寸处,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此穴是肺经的“经穴”,专治咳嗽寒热。取穴时,掌心向上,用拇指指腹点按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持续1-2分钟。此穴能调节肺气,缓解干咳或痰多症状。
二、尺泽穴:肺经的“止咳枢纽”
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时,掌心向上微屈肘,用拇指指尖按住穴位,同时前臂缓慢旋转。此法可加强刺激,保护手指免受疲劳,适合因气逆引起的咳嗽。
三、中府穴与云门穴:肺经的“胸肺搭档”
中府穴和云门穴均位于胸部,云门穴在锁骨下窝处,中府穴在其直下一寸。取穴时,双手叉腰,找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即为云门穴。按摩时,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压穴位,同时左右波动。这两个穴位不仅能镇咳,还能改善胸闷气短,适合长期咳嗽者。
四、天突穴:咽痒咳嗽的“舒缓点”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缘,前正中线上。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胸骨上缘,缓慢向胸骨后下方推按。此穴对咽痒导致的咳嗽特别有效,能缓解咽喉刺激感,减少咳嗽频率。
五、风池穴:颈部的“咳嗽调节器”
风池穴位于颈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与耳垂平齐。按摩时,可用拇指点按穴位,或配合颈部屈伸运动以加强刺激。也可用二三四指指腹按压,做左右波动。风池穴能疏散风邪,缓解因感冒或过敏引发的咳嗽。
六、攒竹穴:眉间的“呼吸辅助点”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中点,左右各一。按摩时,用拇指和食指指尖固定穴位,肘关节支撑于大腿或桌面,闭眼深呼吸。呼气时稍加力度,局部会有酸胀感。此穴能舒缓紧张情绪,减少因压力或焦虑导致的咳嗽。
注意事项
穴位按摩虽能辅助止咳,但需注意:
按摩前清洁双手,避免感染。
力度以舒适为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伤。
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伴随发热、呼吸困难或咯血,需及时就医,排除肺炎、哮喘等潜在疾病。
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咳嗽成因复杂,穴位按摩可作为日常保健手段,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科学认识咳嗽,及时关注身体信号,才能守护呼吸健康。
来源:天蝎爱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