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弹幕时,我正把外卖盒里的最后一口饭扒拉进嘴,瞬间不香了。
“再退一个,就进决赛。
”
刷到这条弹幕时,我正把外卖盒里的最后一口饭扒拉进嘴,瞬间不香了。
十五个人,四天,已经抬下去四个,其中那个被叫“冷美人”的姑娘,血红蛋白掉到82,医生说再晚两小时,人就休克。
荒野求生玩成荒野“求血”,这比赛比电视剧还懂抓节奏。
剩下那十一个,现在每天得排队喝电解质水,像幼儿园小朋友领苹果汁,一人一瓶,不喝不行。
医护帐篷直接扎在营地正中间,白大褂24小时轮班,灯不灭,人就不敢合眼。
组委会发话:再少一个,立刻锁门,决赛圈启动。
听起来像狼人杀,只不过这里的“狼”是低血钾、脱水,还有半夜偷偷啃你能量条的寒风。
最魔幻的是,退赛的并不都是“菜”。
血钾爆表那位老哥,平时能背40斤包越野半马,结果在溪边洗了个脸就腿软跪了。
医生说他身体没毛病,是“太干净”——汗全蒸发,盐全留在体内,电解质天平直接掀桌子。
一句话:别被“野外”两个字骗了,城市健身房练出的肌肉,在荒野里可能只会添乱。
“冷美人”出院后发了条语音,声音还哑:“以为能硬撑到拿奖,结果奖杯差点变遗照。
”她劝剩下的人别学她,“把面子留在城市,把命带回来”。
语音底下,有人回“姐姐别说了,我报名下一届”。
你看,恐惧三秒,热血三天,循环往复,像张家界的大雾,散了又聚。
现在营地每天傍晚飘出奇怪味道,是厨师把口服补液盐倒进大锅,再撒把姜,美名“荒野海鲜汤”。
选手边喝边皱眉,比吃虫还痛苦,可没人敢剩。
喝完排队抽指尖血,挤一滴,机器“滴”一声,绿灯才能回去睡觉。
有人偷偷把盐包攒起来,准备决赛圈换打火机,被医护发现,全没收,还扣一瓶水——黑市刚兴起就被端掉。
外面直播间刷得飞起:“什么时候出人命什么时候关播?
”“给每人配个保镖,还叫荒野吗?
”弹幕永远比山风凉。
可组委会这次真怂了,直接放话:决赛前再给三天“躺平假”,想吃泡面想敷面膜都行,就是不准离开摄像头,怕有人偷偷去山民家啃腊肉,盐分爆表。
体育局也凑热闹,连夜起草《极限赛事健康白皮书》,草稿第一页就写“不准以人数减少当看点”。
文件没盖章,先被记者拍到,热搜挂了一上午。
网友笑死:“建议把‘不准’改成‘建议’,毕竟真出事故,文件也背不动锅。
”
剩下十一人里,有个长沙程序员,每天写代码一样写求生笔记:
“Day5,风冷系数2.3,尿液颜色3级,缺盐约1.2克,补液盐两包半,辣得舌头疼,但脑子清醒,像刚上线没bug的系统。
”
别人刷步数,他刷离子浓度,把荒野玩成实验室。
有人赌他第一个退赛,也有人赌他最后吃鸡,赔率天天变,比股市还刺激。
天黑之后,山头只剩两种声音:医护帐篷的仪器“滴——”和远处不知名鸟叫。
选手说,那声音像系统提示音,提醒你“血条”还在掉。
此刻他们最想要的不是奖杯,而是一碗带卤蛋的康师傅,加两包榨菜,最好再撒一把葱花——城市里最便宜的东西,在海拔一千米的雾里,价值千金。
所以,别急着嘲笑“花钱找罪受”。
换你在格子间连加三天班,心跳120,手抖到拿不稳鼠标,其实也在荒野,只是没摄像头跟拍。
区别是,他们缺盐,我们缺觉,同样靠一袋速食续命,同样等一个“滴”声告诉自己:明天还能继续。
屏幕前的你,要是也感觉身体被掏空,别硬撑,先喝口水,再站起来走两步。
荒野不在张家界,在每一次你忽略自己极限的瞬间。
至于那十一个人能不能撑到决赛,谁知道呢?
也许明天醒来,又少一个,也许他们真能熬成“荒野十二时辰”。
反正医生、观众、选手,都在等同一个答案:人到底要把自己逼到什么程度,才肯认怂?
来源:奋发有为钢琴o65E0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