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的神仙做法!8道荤素硬菜,从酿菜到小炒,每道都藏着老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6 04:15 1

摘要:锅里倒油烧热,放冰糖炒出焦糖色,把排骨倒进去翻炒,让每块排骨都裹上糖色;

1. 土豆烧排骨

【用料】

- 排骨:大概1斤(够2-3个人吃)

- 土豆、胡萝卜:各1个(中等大小)

- 姜:2片、干辣椒2个、香叶1片

- 冰糖:小半碗、生抽1勺、蚝油1勺、盐少许

- 葱花:小半碗

【步骤】

1. 排骨冷水下锅,煮开撇掉血沫,捞出来洗干净控干水;

2. 锅里倒油烧热,放冰糖炒出焦糖色,把排骨倒进去翻炒,让每块排骨都裹上糖色;

3. 接着放姜、干辣椒、香叶,加1勺生抽、1勺蚝油翻炒匀;

4. 另起锅倒油,把切好的土豆、胡萝卜块炒到表面微黄,盛出来备用;

5. 排骨锅里加开水,没过排骨就行,盖上盖子中火焖20分钟;

6. 焖好后把土豆、胡萝卜倒进去,再焖10分钟,最后撒葱花、开大火收收汁就好啦。

【品鉴经验】

这菜得看排骨炖得够不够软——用筷子能轻松扎进去就刚好,土豆得吸满肉汤的味儿,吃起来粉糯糯的才香;胡萝卜甜丝丝的能中和肉的腻,整体咸香带点回甜,配米饭能炫两大碗!

【文化意趣】

土豆烧排骨算是家常菜里的“硬菜”,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日常吃饭都常见,算是把“肉香+菜香”融得特别好的菜,北方南方都爱吃,算是家常菜里的“百搭选手”。

2. 菠萝咕咾肉

【用料】

- 里脊肉:半斤(切小块)

- 菠萝:1/4个(切方块)、青红椒:各半个(切小块)

- 鸡蛋:1个、淀粉+面粉:各1勺

- 番茄酱:4勺、糖3勺、醋2勺、生抽1勺、清水5勺

- 花椒粉、盐、鸡精:少许

- 料酒:1勺

【步骤】

1. 里脊肉加1勺生抽、1勺料酒、少许花椒粉、盐、鸡精,再放1个鸡蛋、1勺淀粉+1勺面粉,抓匀裹上糊,腌个10分钟;

2. 锅里倒油烧到六成热,把肉一块块丢进去炸,炸到金黄色捞出来,等油温升高再复炸1分钟(这样更脆);

3. 调酱汁:4勺番茄酱+3勺糖+2勺醋+1勺生抽+5勺清水,搅和匀;

4. 锅里留一点油,把酱汁倒进去煮开,煮到浓稠冒泡,把炸好的肉倒进去翻炒,让每块肉都裹上酱汁;

5. 最后放菠萝、青红椒块,翻炒均匀就能出锅啦。

【品鉴经验】

这菜得外脆里嫩——刚出锅的时候咬开,外面是酸甜的酱汁裹着脆壳,里面的肉得嫩乎乎的;菠萝一定要选稍微熟一点的,吃起来酸甜多汁,能解肉的腻,青红椒脆爽带点微辣,让味儿更丰富!

【文化意趣】

菠萝咕咾肉是粤菜里的经典菜,“咕咾”其实是音译,意思是“酸甜口”,后来传到各地都很受欢迎,算是“酸甜口硬菜”的代表,请客的时候做这菜,颜色好看又开胃,特别讨喜。

3. 小炒鸡腿肉

【用料】

- 鸡腿:2个(去骨切小块)

- 二荆条辣椒:3根(切小段)、小米辣:2个(切圈)

- 花椒:1小撮、蒜:3瓣(拍碎)、葱白:2段(切小块)

- 生抽:1勺、蚝油:1勺、胡椒粉:少许、豆瓣酱:1勺

- 淀粉:1勺、盐、鸡精:少许

- 花椒油:1勺

【步骤】

1. 鸡腿肉加1勺生抽、1勺蚝油、少许胡椒粉、1勺豆瓣酱、1勺淀粉,抓匀腌15分钟;

2. 锅里倒油烧热,把鸡腿肉倒进去煎,煎到表面金黄盛出来;

3. 锅里留底油,放蒜、葱白、花椒爆香,再放二荆条、小米辣炒出辣味;

4. 把煎好的鸡腿肉倒回去,翻炒均匀,加少许盐、1勺生抽、鸡精调味,最后淋1勺花椒油,翻匀就好啦。

【品鉴经验】

这菜得够香够辣——鸡腿肉要嫩,不能煎老了,辣椒得炒出“香辣味儿”但别炒糊,花椒的麻香得裹在肉上,吃起来一口一块,又香又下饭,喜欢辣的可以多放小米辣!

【文化意趣】

小炒类的菜是湘菜、川菜里的常见做法,讲究“快炒出香”,鸡腿肉比鸡胸肉嫩,用来小炒刚好,算是把“香辣鲜”结合得很妙的家常菜,适合爱吃辣的朋友。

4. 青椒酿肉

【用料】

- 青椒:5-6个(选肉厚点的)

- 肉末:半斤(猪肉馅)

- 淀粉:1勺、生抽:1勺、胡椒粉:少许

- 料酒:1勺、葱姜水:2勺(葱+姜泡的水)

- 酱汁: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1勺+淀粉1勺+盐少许+半碗清水

【步骤】

1. 肉末加1勺淀粉、1勺生抽、少许胡椒粉、1勺料酒、2勺葱姜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腌10分钟;

2. 青椒洗干净,切段去籽,把腌好的肉末塞进去(别塞太满,煮的时候会胀);

3. 锅里倒油烧热,把青椒有肉末的一面朝下,煎到青椒表面起虎皮状,翻面再煎一下;

4. 把调好的酱汁倒进去,盖上盖子焖2分钟,然后开大火收汁,让酱汁裹在青椒上就行。

【品鉴经验】

青椒得煎出虎皮才香,咬开的时候能吃到青椒的微辣和肉香,肉末要嫩,不能太柴;酱汁要收得浓稠,裹在青椒上咸香入味,吃的时候连青椒带肉一起咬,口感又软又香!

【文化意趣】

“酿菜”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做法,比如客家酿豆腐、湖南酿辣椒,算是把“菜+肉”结合的巧思,既吃了菜又吃了肉,算是家常菜里的“创意小硬菜”,很适合家庭聚餐露一手。

5. 三色炒虾仁

【用料】

- 虾仁:15-20个(去虾线)

- 玉米:小半碗(剥粒)、胡萝卜:半根(切小丁)、黄瓜:半根(切小丁)

- 蒜末:2瓣

- 生抽:半勺、料酒:半勺

- 淀粉:1勺、胡椒粉、盐:少许

【步骤】

1. 虾仁加半勺生抽、半勺料酒、少许胡椒粉、1勺淀粉,抓匀腌15分钟;

2. 玉米、胡萝卜丁放开水里煮2分钟,捞出来沥干;

3. 锅里倒油烧热,把虾仁倒进去煎熟,盛出来备用;

4. 锅里留底油,放蒜末爆香,把玉米、胡萝卜、黄瓜丁倒进去翻炒1分钟;

5. 把虾仁倒回去,加少许盐、黑胡椒粉,翻炒均匀就能出锅啦。

【品鉴经验】

虾仁得嫩——别炒太久,变色蜷起来就差不多了;玉米甜、胡萝卜脆、黄瓜清爽,三个菜配在一起颜色好看,吃起来鲜爽不腻,算是清淡菜里的“下饭小能手”,夏天吃特别舒服!

【文化意趣】

三色炒虾仁算是“快手清淡菜”的代表,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讲究“鲜、爽、嫩”,算是家常菜里“清淡不寡淡”的典范,很多家庭做快手菜都会选它。

6. 肉沫豆腐鸡蛋

【用料】

- 豆腐:1块(嫩豆腐切小块)

- 肉沫:3两、鸡蛋:2个(打散)

- 葱:1根(切段+葱花)、姜:2片(切末)

- 淀粉:1勺、食油:1勺、酱油:1勺

- 料汁:生抽1勺+蚝油1勺+清水半碗(可选)

【步骤】

1. 肉沫加葱姜末、1勺淀粉、1勺食油、1勺酱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打,腌10分钟;

2. 嫩豆腐放打散的鸡蛋液里,轻轻摇匀,让豆腐裹上蛋液;

3. 锅里倒油烧热,把裹了蛋液的豆腐倒进去,小火煎到蛋液底部定型,轻轻推动一下;

4. 另起锅把肉沫炒熟,盛出来备用;

5. 豆腐锅里倒入料汁,煮开后把肉沫倒进去,焖1分钟收汁,撒上葱花就能出锅啦。

【品鉴经验】

嫩豆腐得软嫩,裹了蛋液煎过之后,外面有点焦香,里面还是嫩的;肉沫要香,裹着酱汁渗进豆腐里,吃起来又嫩又香,鸡蛋的香味也能融进去,算是“软乎乎、香糯糯”的菜,老人小孩都爱吃!

【文化意趣】

这菜算是“家常混搭菜”,把豆腐、鸡蛋、肉沫结合在一起,既有蛋白质又有口感,算是家常菜里“简单又营养”的代表,很多家庭做“懒人菜”都会这么搭。

7. 山药炒肉

【用料】

- 梅花肉:4两(切片)

- 山药:1根(切薄片)

- 蒜:3瓣(切末)、葱:1根(切段)

- 生抽:1勺、老抽:半勺

- 淀粉:1勺、油:1勺

- 盐:少许

【步骤】

1. 梅花肉切片,加1勺生抽、半勺老抽、1勺淀粉、1勺油,抓匀腌10分钟;

2. 山药去皮切薄片,放开水里焯水5分钟,捞出来沥干;

3. 锅里倒油烧热,放蒜末爆香,把腌好的肉片倒进去炒熟,盛出来备用;

4. 锅里留底油,把山药片倒进去翻炒2分钟;

5. 把肉片倒回去,加少许盐、葱段,翻炒均匀就能出锅啦。

【品鉴经验】

山药得脆嫩——别炒太久,不然会软塌塌的;梅花肉要嫩,腌的时候加油能锁住水分,吃起来不会柴;整体咸香清淡,山药的清甜能中和肉的腻,算是“清淡又下饭”的菜,秋冬吃还挺滋润的!

【文化意趣】

山药是养生食材,搭配肉炒算是“养生家常菜”的代表,北方南方都常吃,既好吃又有营养,算是把“食补”融到家常菜里的做法。

8. 爆炒鱿鱼

【用料】

- 鱿鱼须:1斤(洗干净切小段)

- 洋葱:1/2个(切小块)、青椒:1个(切小块)

- 蒜:3瓣(切末)、姜:2片(切片)

- 干辣椒:2个

- 豆瓣酱:1勺、生抽:1勺、老抽:半勺

- 蚝油:1勺、白糖:少许

- 孜然/烧烤粉:1勺、芝麻:少许

- 料酒:1勺

【步骤】

1. 水烧开,放鱿鱼须、葱姜、1勺料酒,焯水30秒(别煮太久,老了就不好吃了),捞出来沥干;

2. 锅里倒油烧热,放蒜、姜片爆香,加1勺豆瓣酱炒出红油;

3. 把鱿鱼须倒进去,翻炒1分钟;

4. 加1勺生抽、半勺老抽、1勺蚝油、少许白糖,翻炒均匀;

5. 放洋葱、青椒、干辣椒,翻炒2分钟,让菜都入味;

6. 出锅前加1勺孜然(或烧烤粉),撒上芝麻就能吃啦。

【品鉴经验】

鱿鱼得脆嫩——焯水和爆炒都别太久,咬起来“咯吱咯吱”的才对;豆瓣酱的香、孜然的味儿裹在鱿鱼上,又香又有点微辣,洋葱和青椒炒软之后甜甜的,能解鱿鱼的腥,越吃越香!

【文化意趣】

爆炒鱿鱼算是“夜市菜”走进家常菜的代表,本来是大排档里的热门菜,现在在家也能做,又快又香,算是“下酒下饭双料选手”,朋友小聚的时候做特别合适。

我是兰兰养生,这些都是我自己平时做菜的法子,用的都是大白话,你们照着做就行~这只是我个人的做法哈,仅供参考!要是身体有啥不舒服,可别靠吃菜解决,得及时去看医生,毕竟每个人身体情况不一样~

来源:爱笑的姑娘6.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