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博士质疑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博士哑口无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6 02:28 1

摘要:“课本里写的东西到底靠不靠谱?”——2023年10月,南京宝船厂遗址又挖出一段长1.7米的铁力木舵柄,测年结果直接卡在永乐年间;同一探方里还翻出一块刻着“官”字的青砖,砖面海蛎壳附着,说明它真下过海水。这回连最挑剔的“造船不可行派”也闭嘴了:木头+海水+600

“课本里写的东西到底靠不靠谱?”——2023年10月,南京宝船厂遗址又挖出一段长1.7米的铁力木舵柄,测年结果直接卡在永乐年间;同一探方里还翻出一块刻着“官”字的青砖,砖面海蛎壳附着,说明它真下过海水。这回连最挑剔的“造船不可行派”也闭嘴了:木头+海水+600年,实物就躺那儿,谁再喊P图自己上工地啃一口。

肯尼亚拉穆群岛的村民更绝,直接把私藏的“永乐通宝”穿成手链,2022年才被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收回,一共47枚,钱肉最厚处磨到只剩1毫米,一看就是当零钱花了上百年。牛津团队顺手把当地斯瓦希里人的口传家谱捋了一遍,口头里的“ZhaoHe”对得上纸面里的“郑和”,时间线误差不到十年,故事会瞬间变正史。

质疑尺寸的人最爱拿“木船过不了百米的物理极限”说事,可泉州宋代古船2021年复原实验里,1:10的福船模型在6级风里横漂48小时,舱壁一根钉子没掉;换算到郑和两千料宝船,等于让航母用木头干航母的活,还稳赢。更不讲理的是,2023年6月南海I号整体打捞,沉船里发现整片“水密隔舱”樟木板,弹性模量经测比现在印尼铁木船还高——古人没学过材料力学,却懂挑木头,打脸啪啪响。

真正该问的不是“船能不能造”,而是“造完为啥不继续赚”。剑桥大学把永乐朝太仓银库帐簿扫成Excel,一算吓一跳:第七次远航直接烧掉当年全国田赋的16%,回程带回来的“贡品”折银才抵掉零头。朝廷里那群算过账的老爷们一看:净亏损+海盗零头+倭寇骚扰,干脆把船厂改成稻田,银子拿去打蒙古人,ROI立马拉满。同一世纪,热那亚人靠一条小卡拉维尔跑美洲,回报率1:400,东西两边一对比,谁还做“和平外交”这赔本买卖?

网友@长乐樵夫:别吹了,我爷爷在宝船厂旁边种了一辈子菜,挖地基天天捡烂木桩,早知道攒起来开直播,现在都财富自由了。 网友@马赛鱼生:肯尼亚兄弟说郑和送瓷器,后来葡萄牙人送子弹,历史选择一目了然。 网友@栖霞山夜航:物理极限?先把我家400年的祠堂大梁扛得住台风再说,古人只是没微博,又不是没脑子。

来源:聪明钢笔AbVRTI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