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免费领一袋米”五个字刚出口,我爷爷已经把手伸进裤兜掏手机,我冲上去一把按住——那帮外地牌照的面包车,根本不是来做慈善,他们是来替咱家背债的。
“免费领一袋米”五个字刚出口,我爷爷已经把手伸进裤兜掏手机,我冲上去一把按住——那帮外地牌照的面包车,根本不是来做慈善,他们是来替咱家背债的。
别笑老人贪,换你我也可能栽。
去年我回村,亲眼见他们摆长桌发塑料盆,排队的大婶笑得像过年,工作人员一口一个“大娘”叫得比亲闺女还热乎,登记完手机号,顺手把验证码也念走,三天后大娘名下多了三笔网贷,合计七万八。
她连APP长啥样都没见过,却背上了年化36%的利息。
现在骗术升级,连验证码都不用问。
我蹲点看过他们的新套路:让老人扫个二维码装“礼品助手”,后台直接把所有权限开成“允许”,通讯录、相册、短信一键打包上传。
手机还在老人手里,贷款已经批到第四家平台。
最损的是,他们用AI换脸把老人眨眼视频剪成点头同意,平台客服回访都挑中午,老人在灶房炒菜,嗯嗯两声就算“本人确认”。
有人怪老人不长记性,我说放屁。
他们年轻时连座机都没摸过,现在却要一眼识破网贷+AI+改号软件的三连击,换你大学毕业也未必扛得住。
真正该骂的是那几家小平台,明知身份证是骗来的,照样秒批放款,反正坏账打包卖给催收,利润先落袋。
央行罚的那三家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公司换个壳继续干。
我给家里老人手机装了老安卓专用版“守护精灵”,关掉USB调试,禁止安装未知来源,短信验证码自动抄送给我。
听起来复杂,其实十分钟搞定,比教他们识别钓鱼链接省事。
关键一步:把每月话费套餐改成“语音主叫限制”,陌生号码打不进来,骗子连开口机会都没有。
村里光装软件还不够,我拉着支书成立“防诈夜校”,把真实案例拍成三分钟的土味短视频,用当地方言配音,晚上八点在微信群循环发。
第一条就是“免费米面油,背后都是高利贷”,播放量一晚上破两万。
有人担心老人不会点微信,我说那就用村头大喇叭,每天放一遍,比任何标语都洗脑。
真出事也别慌。
我堂叔去年被骗四万,当天报警,我陪他跑了两件事:一是去人民银行打印征信,把所有可疑贷款圈出来;二是给每家平台写“欺诈申诉书”,附报警回执,两周后两家平台撤账,剩下一家硬扛,直接投诉到银保监会,第三天客服来电说“无需偿还”。
记住,越快主张“非本人借贷”,追回概率越高,拖过三个月,平台就甩给催收,嘴再硬也白搭。
别等爸妈被骗才想起关心。
每月回村一次,帮他们查征信、删可疑APP、把通讯录里“10086积分兑换”这类假客服号拉黑,比给零花钱更实在。
防诈不是高科技,是把城里的信息差补给他们。
今天省十分钟,明天就可能少背十万债,这笔账,你算得清。
来源:乐天派饭团870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