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两首晚秋词读,清美情深,晓霜红叶,月浅灯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21:05 1

摘要:晏几道两首晚秋词读,清美情深,晓霜红叶,月浅灯深

晏几道的词在诗词历史上非常有名,以清俊雅丽,感情真挚闻名,被誉为词中李商隐。

宋朝时期,官方沿袭了唐朝的教坊制度,有官方的职业伶人,不仅在皇宫,而且在各个地方,都有专门的伶人,参与祭祀,宴会。而在民间,歌舞盛行,应酬往来,也多邀约伶人做陪。

这是宋朝特有的普及性的文化现象。

词曲传唱的过程中,文人们有了诗之外的切合生活场景的表达,就是同一首曲牌旋律,不同的填词,加上不同的情感演唱,将诗文的典雅和词句的变化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文学体裁,宋词。

实际在北宋时期,绝大多数的词,还是用来表演的。大部分场所,是祭祀,高档宴会,朋友聚会。表达的通常是欢乐,愉悦,以及祝福。但是比起诗来,更加情感流畅。

民间的这种词作也有,通常歌词不会太讲究平仄,文学性差,通常也是民间小调,比较直接的男女情感。但是,这些是不被官方和文人看中的,底层流行,但是绝少文本流传。

谈这么多,就是说晏几道的词,在当时,是怎样一个别致的特殊的存在。

他的词,实际很多是难以用在公开的宴饮场合上的。因为他表达的恰恰是个人的体验感。或悲愤或悱恻,比较哀伤。

但是,他的词为什么会流行呢?

一,得力于他富贵优容的少年时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的文字文学功底非常强。

二,青年家境的变迁,生活的劳苦,仕途的坎坷,他将个人的悲情体验,深度了注入了歌词当中。

三,精通音乐的他,中年之后,有自己的音乐小圈子,和一些名伶歌舞伎长期在一起。也正是这种半私人化的场所,这些词作,得以在上层文化圈,通过音乐的方式,美美与共流传开来。

四,而恰恰是这种体验式情感式的词作表达,让他的词单独看来,也自有意境美感,打动人心。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北宋 · 晏几道《临江仙 其三 》

晏几道少年家境优渥,自己十四岁就考中进士。父亲是当朝宰相晏殊。但是很不幸,晏几道仕途还没有展开,他的父亲就死了,家庭一夜中落。且由于他十四岁就考中进士,被很多人认为这是托了他父亲的影响力。

晏几道以为故人会相帮,但是,却遭遇的是落井下石。不仅仕途毫无进展,而且家中人员离散,生活困苦。由富贵之家,沦为平民子弟,这中间,他看到了太多的悲苦离散。

为了养家,几乎中年的他前往颖昌许田镇做一个镇里的小吏,还遭受知府的打压。但是在这里,他以真性情结交了朋友,离别时,是真的惆怅不舍。因为他的未来并无方向,又要和相处三年的好友离别。

《临江仙》是一首常用的曲牌,也就是旋律,通常唱的都是风光美景,情感舒缓明快。唐朝就有这首曲子,宋朝人也喜欢填词,通常都很欢快明丽。

在践行的宴会上,晏几道,却自填一首词,来表达对朋友的情意。

很可能,这是晏几道在宴会高潮时,拿过伶人的琵琶,自弹自唱。

因为,从这首词本身来看,当时的曲子,是被放缓了。凡是欢快的旋律,一旦放缓,就会显出缠绵和悲感。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声淡水三年,说出自己和朋友的君子之交。

危弦,是指的高音。在古代,高音区往往可以表达欢乐,也可以表达凄楚。

我用这高音来表达我们的分离。

晨霜红叶,飞舞在去路之上。

这条路,古今多少人都在走,山一程水一程,秋风秋草,一亭又一亭。

在饯行的美酒中落泪,在阳关三叠里送别。

我记得你杜甫一样的才情。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再会呢?我看到的是烟云苍茫,遥锁帝城。

伤感,绝对是伤感,后会无期的感觉。人和人相处,也真是缘分。除非是一起生活成长于同一个地方,很多时候,在外地停留的人,迟早会回故乡。而晏几道还算是体制内,到哪里去,他自己说了不算。若是大官,也还好,有家眷同行,有官场照应,没准朝堂上相会,有钱也可以不远万里旅游。但是对于晏几道这种沉沦下僚的人来讲,所交的朋友,不过是地方上的处士君子,无官不会远行。而他自己这一走,一辈子也就不会再回来了。不是没有愿望,是经济上行不通。

而也正是这种中下层的无奈感,他的词,会引发中下层的共鸣。

“”沉思暗记。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晏几道《清平乐》其十六

《清平乐》也通常是歌唱太平悠闲的歌曲旋律。通常在宴会上,是欢快的,舒缓的。

但是晏几道的这首词,看似悠闲,却别致而情深。

这是他在颖昌时期,思念妻子家园的作品。

在这里悠闲度过了晚秋。我经常在沉思,在暗暗的回忆,那些不在纸面的事情。

这里的菊花开残了,秋天少了许多风味,我站在栏杆边,听任秋风缓缓吹来。

这风为菊花而来吧,可是来迟了。

我梦到了你,但是醒来,那梦就消失了。只有这凉风带着寒意,渗透了衣裳。

我记得曾经和你相处的时光,也是这秋深,在那家园。

天上的月亮淡淡,我们在灯前,温柔说话,直到夜深。

说的也是男女情,但是雅,温情,忧伤。

如果女伶用温柔舒缓的歌喉,慢慢唱来,唱到那句,月浅灯深时,是多少人的家园思,缠绵梦啊。

我相信晏几道的词作,是女伶在其他的场所深情歌唱,人们发现了曲好,词更好,才知道,这就是晏殊大人的儿子晏殊的作品。于是晏殊在晚年声名鹊起。

但是晏几道几乎中晚年没有什么上层社交。有人见他,他也不见。

当时的丞相蔡京,托人让他写词,他婉拒再三。但是没有晏殊作词的盛会,就没有档次啊。

晏几道推脱不过,就写了两首,也不致敬。算是对于上层社会的冷眼和隔膜吧。

不是所有的词,都适合传唱。但是晏几道的,几乎每首,都是当时上中层宴会和伶人间的流行歌曲。

这是别人很难做到的。但也简单,高雅,但情真。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古诗词#

来源:华新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