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了半个中国,却被骂300年!为袁崇焕正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1:03 1

摘要:刽子手一刀刀割下他的肉,有人花钱买之生吞,口中高呼:“报国仇!”

公元1630年9月22日,北京西市刑场。

一个戴镣铐的男人被押上断头台。

围观百姓怒吼唾骂:“卖国贼!吃你肉,喝你血!”

刽子手一刀刀割下他的肉,有人花钱买之生吞,口中高呼:“报国仇!”

他叫袁崇焕,曾是公元1630年9月22日,北京西市刑场。

一个戴镣铐的男人被押上断头台。

围观百姓怒吼唾骂:“卖国贼!吃你肉,喝你血!”

刽子手一刀刀割下他的肉,有人花钱买之生吞,口中高呼:“报国仇!”

他叫袁崇焕,曾是大明辽东最高统帅,一人撑起山海关外半壁江山。

可最终,却以“通敌叛国”罪名,被凌迟处死,整整剐了三千六百刀。

三百年来,他背负“汉奸”骂名;

直到近代史学家翻遍档案才惊觉—

这根本不是叛徒伏法,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千古奇冤!

今天,作为深耕明末清初历史的历史博主,我要为这位悲情英雄正名:

>袁崇焕没叛国,他是被谣言、猜忌和昏君联手杀死的民族英雄。

一、临危受命:一个书生扛起辽东防线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八万精锐覆灭。

努尔哈赤横扫辽东,沈阳、辽阳接连失守,边关告急!

此时,一个广东籍文官挺身而出——袁崇焕,进士出身,原任福建邵武知县。

没人想到,这个南方书生竟主动请缨赴辽东视察前线。

回京后,他向朝廷立下誓言:

> “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辽东!”

天启二年(1622),他被任命为宁前兵备佥事,镇守宁远城(今辽宁兴城)。

当时辽东明军闻“建州女真”色变,将领纷纷南逃。

唯独袁崇焕修城墙、练火器、整军心,在一片废墟中重建防线。

三年后,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大军围攻宁远。

袁崇焕以一万孤军死守,用红夷大炮轰击敌阵,炮火所至,血肉横飞。

此战,努尔哈赤平生首次大败,不久含恨而终。

史称——宁远大捷!

这是明军对后金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是袁崇焕一战封神的起点。

二、再破皇太极:他让清朝三代君主寝食难安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卷土重来。

天启七年(1627),皇太极率十万大军进攻锦州、宁远。

袁崇焕再次迎战,凭借坚城利炮,打得清军溃不成军。

此役,清军伤亡过万,被迫撤退。

史称——宁锦大捷!

消息传回北京,朝野震动。

连一直排挤他的阉党魏忠贤也不得不承认:“此功不可掩。”

崇祯即位后,铲除阉党,重用袁崇焕。

召见时问他:“如何收复辽东?”

袁崇焕豪言:“五年复辽!”

崇祯激动不已,赐尚方宝剑,授兵部尚书衔,全权统领蓟辽军务。

那一刻,他是帝国最耀眼的将星。

三、五年复辽成笑话?真相是皇帝亲手毁了长城“五年复辽”四个字,后来成了袁崇焕最大的罪证。

可你知道吗?这不是狂妄,而是基于现实的战略规划。

他计划:

✅固守宁锦防线,消耗敌军;

✅联合蒙古牵制后金;

✅ 练新军、屯田积粮,徐图反攻。

但问题出在——崇祯太急,朝廷太乱。

崇祯性格多疑,刚愎自用,恨不得明天就光复沈阳。

而袁崇焕为整顿军纪,擅自杀掉跋扈的皮岛总兵毛文龙,虽属必要,却触怒皇权。

更要命的是: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绕开关宁防线,破长城喜峰口,直逼北京!

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

袁崇焕闻讯,率九千骑兵日夜兼程回援,在广渠门外与清军血战,将其击退。

本应论功行赏,结果等来的却是——下狱问罪!

为什么?

因为京城流言四起:

- “袁崇焕故意放清军入关!”

- “他是皇太极的内应!”

- “他要挟朝廷换防区!”

这些毫无证据的谣言,竟被崇祯信以为真。

再加上皇太极使了一招“反间计”:

故意让俘虏听到“袁经略与我军有密约”的假情报,再放其回明营传播。

崇祯震怒,不顾群臣求情,于1630年将袁崇焕以“通敌谋叛”罪凌迟处死。

四、死后百年才平反:他是被时代吞噬的孤勇者

袁崇焕死后,辽东防线迅速崩溃。

祖大寿投降,吴三桂接班,山海关终成摆设。

十七年后,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缢煤山。

临死前,他或许终于明白:

当年杀袁崇焕,等于自毁长城。

直到清朝修《明史》,乾隆亲自下令调查此案。

查阅清宫档案才发现:

皇太极当年确实施了反间计,且从未承认袁崇焕是内应。

乾隆叹曰:“天下冤之!”

并于1776年正式为袁崇焕平反昭雪。

此时,距他惨死已过去146年。

结语:他不是“汉奸”,而是最不该被遗忘的英雄

我们记住了岳飞、戚继光、林则徐,

却常常忘了那个在寒风中被百姓生啖其肉的袁崇焕。

他不是完人,有过错,有狂言,

但他从未背叛国家,始终奋战在抗清第一线。

他死时46岁,家中无余财,妻儿流放千里。

墓地在北京广渠门内,长期荒芜,无人祭拜。

直到近代,梁启超赞他:“明清之间唯一军事天才。”

金庸说:“我佩服的英雄,首推袁崇焕。”

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

那个被万人唾骂的“卖国贼”,

其实是大明最后一根顶梁柱。

他不该被生啖其肉,他该被世代铭记。

来源:朱友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