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关店3000家,曾经风靡全国的沙县小吃,为啥吃的人越来越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1 19:52 1

摘要:北京南五环旧宫桥下的那家老店把价目表换成电子屏的时候,门口排队的年轻人比我还懵:拌面+扁肉+蒸饺一套28块5,涨了近一半,可扫码还是刷刷刷。

北京南五环旧宫桥下的那家老店把价目表换成电子屏的时候,门口排队的年轻人比我还懵:拌面+扁肉+蒸饺一套28块5,涨了近一半,可扫码还是刷刷刷。

店员用蹩脚京腔解释“系统升级了,品质升级了”,队伍里立马有大哥顶回去:“我吃了十年这儿没变味儿,是钱包先降级了。

”——这句抱怨就像一根细刺,戳破了“沙县神话”最后的滤镜。

涨价只是表面,真正的问题是,沙县正在把自己推向一个尴尬的位置:高端打不过老乡鸡的现炒台,低价留不住原来的打工胃。20家轻食概念店把柳叶蒸饺做成了低卡,蒸出来的皮儿白得像敷了面膜,客单价飙到35块。

可抖音3.2亿次播放里的打卡视频,点单的转化率居然只有可怜的0.7%,隔壁袁记云饺却能轻松刷到4.3%。

数据不撒谎:年轻人来拍照,转身还是去找麻辣烫的19块自助台。

集团忙着给加盟商打星,两年不达标就摘牌,已经踢掉327家,添进来862家新的。

清退的速度像用刮骨刀祛腐肉,疼归疼,可肉长不回来。

曾经“夫妻+一口锅”就能开的江湖局面,现在得配温控柜、48小时冷链、智能屏,一套下来小五十万,早把最敢闯的那波人劝退。

最魔幻的是日本东京首店。

把扁肉扔进柴鱼汤,撒上海苔和木鱼花,一碗卖50块人民币,排队三圈,日销两万。

海外126家店成了漂亮财报里的新增长曲线,但回到国内三线城市的街口,店员还是那个戴套袖的阿姨,问你要不要加卤蛋。

世界那头在升级,这头却连颗蛋都不肯便宜,分裂得太赤裸。

总部砸2.3亿盖中央厨房,说要2025年一键分发到所有门店。

想法倒是美:中央厨房像心脏,前端门店当毛细血管,跳不动的就再搭桥。

可现实里,冷链日配覆盖率只有72%,绝味已经把“次日达”铺到98%,差距像早高峰的四环辅路和空荡的飞机跑道。

问题摆在桌面:沙县现在卡在一条窄缝——下面有10块管饱的街边炒饭,上面有45块现炒的快餐台,它却想两边都占,结果成了28块半的高不成低不就。

要是真能把品质稳在“不踩雷”,价格压回“不心疼”,或许还能留住那拨嘴上吐槽、脚还诚实的上班族。

别忘了,当年大家爱它,不是因为多惊艳,而是因为它在深夜给漂泊的人一个“不贵且可靠”的答案。

涨价可以,但先把那股熟悉的锅气留住;转型也行,但别让打工人的最后退路变成拍照背景。

时代跑得再快,胃不会说谎。

来源:悠闲精灵0oxjg6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