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是8月15号,青岛金沙滩人特别多,啤酒节办得正热闹,高女士家的拉布拉多“九月”趁着院门没关好,自己跑了出去,监控拍到它跟着另一只狗和一个遛狗的人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这不是狗狗故意乱跑,它是被人群和吵闹声吓到了,平时它很听话,一喊“好朋友”就会回头,说明
那天是8月15号,青岛金沙滩人特别多,啤酒节办得正热闹,高女士家的拉布拉多“九月”趁着院门没关好,自己跑了出去,监控拍到它跟着另一只狗和一个遛狗的人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这不是狗狗故意乱跑,它是被人群和吵闹声吓到了,平时它很听话,一喊“好朋友”就会回头,说明它不是想要流浪,只是当时太害怕了。
高女士从那天起开始寻找狗狗,她每天刷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人发关于类似狗狗的帖子,她没有等警察帮忙,也没有贴传单,因为她知道现在找狗要靠网友转发,以前得靠邻居帮忙喊叫,现在一个视频发出去,几千人会帮忙盯着,算法还会把信息推给可能看到的人,效率比以前高很多。
过了三个月,长沙下着雨,凌晨一点多,周女士在书院路看见一只狗蹲在路边,她没有直接抱走它,也没有送去救助站,而是先拍了段视频发到网上,她说自己平时就爱关注流浪动物,能看出这只狗不是野生的,能听懂人话,眼神也不凶,视频里狗吃东西的样子、走路的姿势,被很多人截图分析,有人甚至说这狗耳朵摆动的方式,跟我家那只一模一样。
高女士看了视频后,就马上联系周女士,她们在视频通话的时候,高女士对着镜头喊了两声“九月”和“好朋友”,那只狗立刻竖起了耳朵,尾巴摇得特别快,还发出呜呜的叫声,这不是碰巧的事,也不是认错了人,因为狗会对主人的声音留下记忆,尤其是那种带着感情的叫法,MIT之前做过研究,发现狗听到特定词语时,大脑的反应跟人很接近,这声音就像是它的身份证一样,谁也模仿不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意外,高女士没有直接坐飞机去接狗,而是联系了一家宠物托运公司来帮忙,她要求托运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全程用视频反馈情况,这样她的狗在路上也能“看见”主人,周女士也每天发视频过来,就像临时照顾这只狗的家人一样,这种“云监护”的方式挺聪明,既让主人少些担心,也让狗逐渐适应新环境,根据物流信息显示,11月7号出发,9号到达青岛,整个过程时间线清楚,没人会怀疑真假。
最终小狗安全回到家,高女士打算给周女士一些钱作为感谢,但周女士没有接受,只说了一句“力所能及”,这件事没有成为热门话题,也没有办什么颁奖活动,评论区有人提到“缘分”,有人说“网络世界很温暖”,但我认为,这其实就是普通人愿意为陌生的小生命花点时间和心思,就算科技再冰冷,人心还是温暖的。
中国每年有两百多万只宠物走失,能找回来的不到两成,大多数狗没戴芯片,也没有装GPS定位,全靠人们奔走寻找和社交平台传播信息,像青岛和长沙这些地方都没有官方的宠物走失联动系统,这次能够重逢,靠的是运气、技术和大家的热心帮忙,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但我觉得,这其实是很多小努力一起凑成的结果,有人拍了视频,有人帮忙转发,还有人耐心等待,有人不图回报——这些小事一点点堆起来,最后就成了大事。
来源:标哥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