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暴发,如何防治?除了奥司他韦,2种中成药也能帮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10:56 1

摘要:“一个学校,一个礼拜,倒下了七十多个娃。”这是前段时间某地家长群里炸开锅的消息。甲型流感又来了,来得又猛又急,像是隔壁大个子一脚踹开门,二话不说就往你家客厅撒辣椒水。你说防不防得住?

“一个学校,一个礼拜,倒下了七十多个娃。”这是前段时间某地家长群里炸开锅的消息甲型流感又来了,来得又猛又急,像是隔壁大个子一脚踹开门,二话不说就往你家客厅撒辣椒水。你说防不防得住?

更让人心慌的是,医生一句“奥司他韦吃不上了”,直接把不少家长急到快哭。药房排长队,朋友圈全在找药,有人甚至开车几百公里去“抢救”一瓶。可你知道吗?除了奥司他韦,其实还有中成药能顶上用场,甚至在有些场景下,它们还能起到更柔和、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作用。

先别急着喷“偏方害人”,咱们坐下来,泡杯茶,慢慢说。

你还记得2023年那波甲流高峰吗?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当年2-3月,呼吸道门诊量飙升了近60%,甲流病毒A(H1N1)成了“主角”,比起新冠那会儿有过之而无不及。光在某地,一家三口相继发热,孩子烧到40.2℃,大人发冷冒汗,结果一个比一个躺得久。

奥司他韦,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洋气,其实就是一款常用的抗病毒药,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剪刀手”神经氨酸酶,防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逃跑,再去祸害其他细胞。

关键是用得早:发病48小时内吃,效果显著;超过时间窗?那就像追公交车追晚了,喘得厉害,却只能看着它扬长而去。

可问题来了:不是所有人都能第一时间确诊甲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拿到奥司他韦。那怎么办?等着烧?

这时候,中成药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很多人对中医的理解停留在“熬汤、捣药、看舌苔”,但其实现代中成药已经不再是“糊涂汤”。它们有明确的成分、剂量、适应症,很多甚至通过了国际临床评价体系的验证。国家卫健委2023年《流感诊疗方案》中,就明确推荐了几种中成药用于甲流防治。

比如莲花清瘟胶囊。别看它名字听起来像是“清火的”,人家背后可有“硬核”数据支撑。2020年《中国药理学报》一项研究发现,莲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显著缩短退热时间、缓解咽痛与肌肉酸痛。这几年,它在抗新冠中也大放异彩,成了“流感+新冠双打”的主力。

再比如疏风解毒胶囊,它适合那种刚开始“有点不对劲”的状态:怕冷、打喷嚏、嗓子干、头昏沉。你可能还没发烧,但身体已经在“备战”。这时候用它,就像提前扎紧篱笆,不等贼进来再堵门

咱也不能神化中药。不是说吃了就能百毒不侵,更不能替代疫苗和科学治疗。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提供的是一种“缓冲”与“补位”。尤其是老人、孩子、慢病人群,奥司他韦不一定适用,但中成药的温和调节更能接受。

说到这,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我到底该怎么选?啥时候吃才合适?”

这话问得好!关键在于分阶段、看症状

第一步,预防阶段:家里有人中招了,其他人可以考虑服用疏风解毒、板蓝根等中药预防,但别长期服,3-5天就够。

第二步,初期症状:一旦出现咽痛、肌肉酸痛、发冷,可以尝试莲花清瘟。特别是家里医生一时看不上、药不好买时,这就是“及时雨”。

第三步,重症倾向:比如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那就别犹豫,去医院!中药只是辅助,别拿来扛主刀

这时候你可能又咕哝一句:“感冒嘛,多喝水多休息就好了。”是的,普通感冒可以这么糊弄,但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它的传播力强、起效快、症状重,轻则多日卧床,重则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

我见过一位高三女生,临考前一周感染甲流,挺着38.9℃硬上自习,结果考试当天晕倒在考场,被送进ICU。你说这事冤不冤?她爸妈后悔得直拍自己大腿:“早知道该让她吃药好好休息几天!”

所以啊,我们得改变那个“能扛就扛”的老思路。对付甲流,主动出击才是王道。除了吃药,还有几点实打实的建议,能帮你把“倒下”的概率降到最低:

打疫苗!每年流感疫苗不是“可打可不打”,而是“能打赶紧打”。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慢病人群,属于重点保护对象。别怕打了“没效果”,流感病毒年年变,疫苗跟着年年调,对症下药才有胜算。

戴口罩、勤洗手、少扎堆。别嫌麻烦,这些老办法真管用。一项2022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甲流感染风险达42%。这可不是随口一说,是有数字撑腰的。

学会“识别早期信号”。别把“没力气、肌肉痛、头昏沉”当成“累着了”。你甲流早期不像新冠那样“无症状”,它往往来得突、烧得高、起得快。越早识别,越能及时干预。

说到底,健康其实是一种选择。你是选择“后知后觉、被动挨打”?还是“先人一步,有备无患”?我希望你是后者。

有朋友问我:“你说这些,是不是在给中药打广告?”我笑了。真不是。我只是想说我们不能再走进“只有西药才靠谱”的误区。中西结合,才是中国人应对病毒的最优解。就像一碗好粥,不光靠米,还靠慢火和时间。

甲流不会是最后一波流行病,也不会是最难的一波。但只要我们心里有数,手里有招,身边有药,那就没啥大不了的

冬天来了,流感也来了。愿你我都能平安度过,不靠“硬扛”,靠“明白”。

参考文献:

[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3年中国流感监测周报(第10期)[R].国家疾控局官网,2023.

[2]中国中医科学院.莲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研究报告[R].2020.

[3]刘志伟,王红梅.疏风解毒胶囊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4):33-36.

来源:星澜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