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好疼...好疼..."
四岁的小宇躺在病床上,高烧不退,林雨婷握着他滚烫的小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老公,孩子病了,需要十万块手术费,你能不能请假回来一趟?"
她颤抖着给远在新疆边防的丈夫赵军华打电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才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雨婷,我现在走不开,你再想想办法。"
林雨婷愣住了,四年了,她从未质疑过什么,可这一刻,她决定亲自去找他...
凌晨三点,林雨婷被急促的哭声惊醒。
小宇蜷缩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发紫,整个人在不停地颤抖。林雨婷伸手一摸,滚烫得吓人。
"小宇,小宇!妈妈在这里!"她抱起孩子,孩子的身体软绵绵的,像个破娃娃。
体温计显示40.2度。林雨婷的心脏狂跳,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换衣服。四年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这种深夜的紧急情况见过太多次,但这次不一样,孩子的状态让她恐慌。
"妈妈...我好冷...好冷..."小宇的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
林雨婷裹着外套,抱着孩子冲向楼下。深夜的街道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人民医院,快点!"
司机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立即踩下油门。
急诊科里人来人往,林雨婷排队挂号、抽血化验,一刻也不敢松懈。
两个小时后,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拿着单子,神情凝重。
"孩子的白细胞计数严重异常,血小板只有正常值的十分之一。"医生摘下眼镜,"建议立即转院到省城,这里的设备和技术有限。"
林雨婷感觉脑袋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崩塌。
"医生,到底是什么病?严重吗?"
"现在还不能确诊,但从初步检查来看..."医生停顿了一下,"可能是血液方面的疾病,建议马上去省儿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血液疾病。
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林雨婷心上。她抱着昏昏沉沉的小宇,脑子里一片空白。
救护车的警笛声在深夜里格外刺耳,林雨婷坐在车里,紧握着小宇的手。孩子的小手冰凉,但额头依然滚烫。
"小宇,妈妈在这里,你要坚强一点,知道吗?"
孩子睁开眼睛,虚弱地看着她:"妈妈,我想爸爸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看我?"
林雨婷的眼泪瞬间涌出。四年了,孩子对爸爸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几张模糊的照片上。每次问起爸爸,她都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保卫祖国,等小宇长大了就回来。
"爸爸...爸爸很快就回来了。"她哽咽着说。
省儿童医院血液科,林雨婷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天三夜。
各种检查做了一遍又一遍:血常规、骨髓穿刺、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每一项检查都像一把刀,割在她心上。
第三天下午,主治医生何志华拿着厚厚一叠检查报告走了过来。
"家属,请坐。"何医生的表情很严肃。
林雨婷心里咯噔一下,紧张地坐下。
"经过多项检查,我们确诊孩子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林雨婷感觉天塌了。电视里、新闻里,这种病她听说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医生,这病...能治吗?"她的声音在颤抖。
"可以治,但是治疗周期很长,需要化疗、可能还需要骨髓移植。"何医生拿出治疗方案,"整个治疗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年,费用在12到15万元左右。"
12到15万。
林雨婷脑子里快速计算着:她每个月工资3500元,一年下来4万多;存款只有2万8千元;家里还有18万的房贷没还完...
"医生,能不能先治疗,费用我慢慢想办法?"
"可以,但是需要先交5万元的住院押金,才能开始化疗。"何医生看着她的表情,语气放缓了一些,"这个病拖不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5万元。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对林雨婷来说,这是一座山。
她走出医生办公室,腿软得几乎站不住。小宇还在病房里等着她,她不能倒下。
当晚,林雨婷坐在病房里,看着熟睡的小宇,拿起手机翻通讯录。
能借钱的人并不多。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大伯。
"大伯,是我,雨婷。"
"雨婷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小宇生病了,在省里住院,我想...想借点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生病了?什么病?"
"白血病。需要十几万的治疗费。"
又是一阵沉默。
"雨婷啊,不是大伯不想帮你,我们刚买了房,手头也紧。而且你们夫妻俩都有工作,怎么连孩子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大伯的语气有些不耐烦,"你丈夫当兵这么多年,部队不是有补贴吗?"
"大伯,我真的是没办法了才找您的。"林雨婷哽咽着,"军华他在边防,条件艰苦,津贴很少..."
"那你让他请假回来啊,孩子都这样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他说部队有纪律,不能随便请假..."
"唉,这事我也帮不了你。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嘟嘟嘟...
电话挂断了。
林雨婷呆呆地看着手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接下来的几天,林雨婷几乎打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
二姑家:"雨婷啊,不是我不想帮,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刚找工作,处处都要花钱..."
表姐家:"现在谁家都不容易,我们也是月光族..."
好友翠花:"雨婷,我只能借给你5000块,我家孩子还在上补习班,开销也大..."
同事李老师:"我刚买车,确实没什么积蓄,要不你试试网上贷款?"
一圈电话打下来,只借到了8000块钱。
距离5万元的住院押金,还差4万多。
林雨婷又想到了银行贷款。她拿着各种证件跑了三家银行。
"您的个人信用贷款额度是3万元,年利率12%。"银行工作人员说。
"能不能多一点?我孩子生病急需用钱。"
"抱歉,额度是根据您的收入和征信记录评估的,不能调整。"
房屋抵押贷款倒是可以贷到更多钱,但需要一个月的审批周期。一个月?小宇等得起吗?
从银行出来,林雨婷在路边坐了很久。
她想起了网上众筹。
回到医院,林雨婷在水滴筹上注册了账号,详细填写了小宇的病情,上传了诊断书和照片。
众筹页面发出去了,林雨婷满怀希望地等待着。
第一天:160元,主要是同事和学生家长捐的。
第二天:220元。
第三天:180元。
一个星期下来,只筹到了800多元。
看着那个可怜的数字,林雨婷的心彻底凉了。
这时候,护士走过来催促:"28床家属,孩子的化疗需要马上开始,住院押金什么时候能交齐?"
"再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想办法。"林雨婷央求着。
"我们也很为难,这是医院的规定。"护士的语气虽然客气,但很坚决。
当天晚上,林雨婷坐在病房里,看着小宇越来越虚弱的样子,内心的煎熬达到了极点。
她想到了赵军华。
四年了,丈夫在新疆边防当兵,一次都没有回过家。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父子俩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每次通电话,赵军华都说部队纪律严格,不能随便请假。家里的事情,他似乎永远都帮不上忙。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林雨婷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嘟...嘟...嘟...
响了很久才接通。
"雨婷?这么晚了,怎么了?"电话里传来赵军华的声音,背景似乎有风声。
"军华,小宇生病了,很严重的病。"林雨婷努力控制着情绪,"医生说是白血病,需要十几万的治疗费。"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白血病?怎么可能?孩子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就是这几天突然发烧,检查出来的。医生说需要立即治疗,不能拖。"林雨婷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已经想尽所有办法了,借不到钱。你能不能请假回来一趟?哪怕不能帮忙筹钱,至少...至少让孩子见见爸爸。"
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雨婷,你知道的,我在边防部队,任务很重,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赵军华的声音有些不自然,"而且现在是特殊时期,边境情况复杂..."
"那你想想办法弄点钱行吗?我真的走投无路了。"林雨婷几乎是在恳求,"孩子是你的儿子啊,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
"我这边也很困难,部队的津贴很少,我自己的生活都..."
"什么叫很困难?"林雨婷突然爆发了,"你知道我这四年是怎么过的吗?一个人怀孕,一个人生孩子,一个人带娃,一个人赚钱养家!现在孩子生病了,我问你要钱就叫困难?"
"雨婷,你别激动,我知道你不容易..."
"你知道个屁!"林雨婷再也控制不住,"如果你真的知道,就不会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还在那里找借口!"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慌乱:"雨婷,你听我说..."
"我不想听!"林雨婷哭着喊道,"我现在就想知道,你到底能不能帮帮我们?能不能回来看看你儿子?"
沉默。
很长很长的沉默。
"我...我想想办法,给你想想办法。"赵军华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你先别着急,我会想办法的。"
"什么时候?孩子等不起!"
"最快也要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林雨婷感觉绝望,"一个星期孩子的病情会恶化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
"雨婷,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嘟嘟嘟...
林雨婷挂断了电话。
她抱着手机,泪如雨下。
那一夜,林雨婷几乎没有合眼。
她回想着刚才的通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赵军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奇怪,不像以往那么自然。而且,以前通话的时候,背景总能听到其他战士的声音,或者训练的口号声,但这次格外安静。
还有,他对孩子生病的反应...似乎不够震惊?
林雨婷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人在绝望的时候,总是疑神疑鬼的。
第二天一早,何医生又来查房了。
"家属,孩子的情况不太好,必须马上开始化疗。"何医生看着各项指标,"再拖下去,病情会急速恶化。"
"医生,再给我几天时间,我老公说会想办法..."
"几天?"何医生皱着眉头,"孩子的白细胞数量还在上升,血小板继续下降,我们必须马上控制病情。"
林雨婷看着病床上的小宇,孩子已经虚弱得连睁眼都困难。
"医生,能不能先治疗,我保证一定会把钱补齐。"
何医生叹了口气:"我理解你的难处,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医院有规定,必须先交费才能进行大额治疗。"
林雨婷跪了下来:"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他才四岁啊!"
何医生扶起她:"你别这样,我去跟院里申请一下,看能不能特殊处理。"
就在这时,林雨婷的手机响了。
是赵军华打来的。
"雨婷,我想了一晚上。"电话里的声音有些疲惫,"我觉得你说得对,我应该回去看看孩子。"
林雨婷一下子激动起来:"真的?你真的要回来?"
"嗯,我已经向连长请示了,他同意给我一周的假期。"
"什么时候能到?"
"我现在就出发,大概要两天时间才能到。"
林雨婷喜极而泣:"太好了,小宇听到爸爸要回来,一定会很高兴的。"
"雨婷,还有一件事...关于治疗费用..."
"怎么了?"
"我这边确实很困难,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赵军华的声音有些为难,"但我想了个办法,我们可以向部队申请救助金,或者找战友借一些。"
"好,只要你能回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挂断电话后,林雨婷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她走到小宇床边,轻抚着孩子的额头:"小宇,好消息,爸爸要回来看你了。"
小宇虚弱地睁开眼睛:"真的吗?爸爸真的要回来了?"
"真的,爸爸说最多两天就能到。"
小宇的眼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我要等爸爸回来,我要让爸爸看到我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
那一刻,林雨婷觉得一切都有了希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心中的疑惑却越来越重。
第一天过去了,赵军华没有消息。
第二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
林雨婷给他打电话,提示关机。
第三天,第四天...
小宇的病情在恶化,但爸爸依然没有出现。
"妈妈,爸爸是不是迷路了?"小宇虚弱地问。
林雨婷强忍着眼泪:"可能路上有什么耽搁了,爸爸很快就到。"
第五天,林雨婷再次拨通赵军华的电话。
这次通了。
"军华,你在哪里?为什么还没到?"
"雨婷,对不起,路上出了一些状况。"赵军华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我可能还要再延迟几天。"
"什么状况?"
"部队这边临时有任务,我不能离开。"
林雨婷感觉被欺骗了:"你不是说已经请好假了吗?"
"是突发情况,我也没办法。"
"赵军华!"林雨婷终于爆发了,"你还是不是人?你儿子都快死了,你还在那里找借口!"
"雨婷,你别这样说..."
"我不想听你的借口!"林雨婷哭着喊道,"我现在就去找你!我要亲自去部队找你!"
"你别冲动,路途遥远,你一个人..."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林雨婷挂断了电话。
她抹去眼泪,做出了一个决定。
当天下午,林雨婷办理了小宇的转院手续,把孩子暂时转到当地医院维持治疗。
"妈,我要去新疆找军华。"她对婆婆说。
"雨婷,你疯了?那么远的路,你一个女人怎么去?"婆婆赵桂花着急地说。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林雨婷收拾着行李,"孩子是他的儿子,他不能这样不负责任。"
"可是小宇还需要人照顾..."
"妈,我把能借的钱都借了,只够维持一个星期的治疗。"林雨婷坚决地说,"我必须找到他,让他想办法筹钱。"
婆婆看着她坚决的表情,知道劝不住,只能叹气:"那你路上小心点,有什么事马上给家里打电话。"
林雨婷买了去乌鲁木齐的火车票。硬座,268元,这已经是最便宜的票了。
背包里装着干粮:煮鸡蛋、泡面、榨菜,还有赵军华的照片、结婚证、身份证复印件。
她要去新疆,要去边防部队,要亲自找到赵军华。
32小时的硬座车程,对于平时很少出远门的林雨婷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火车启动了,林雨婷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四年了,她第一次主动去找赵军华。
四年的思念,四年的等待,四年的忍耐,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坚定的决心。
火车上的第一夜,林雨婷几乎没有合眼。
她翻看着手机里赵军华的照片,那是他当兵前拍的,穿着崭新的军装,笑得很阳光。
她回想着他们相识、相恋、结婚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的赵军华,温柔体贴,说话轻声细语,对她呵护备至。可是当兵之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也许是部队的生活改变了他,也许是环境太艰苦让他变得冷漠。但不管怎样,他都是小宇的父亲,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承担一些什么。
第二天晚上,火车到达乌鲁木齐。
林雨婷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车站,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内心忐忑不安。
她找了个便宜的小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就去打听去边防部队的路线。
"姑娘,你要去边防部队?"旅馆老板是个维族大叔,很热情,"那可远着呢,要坐一天的班车,而且路不好走。"
"怎么去?"
"先坐班车到县里,再转车到部队驻地。"大叔详细地给她指路,"但是部队不是随便能进的,你有联系人吗?"
"我是去找我丈夫的,他在那里当兵。"林雨婷拿出赵军华的照片。
大叔看了看照片,点点头:"那应该没问题。不过路上要小心,山路崎岖,容易晕车。"
林雨婷买了车票,踏上了前往边防部队的最后一程。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是连绵不绝的雪山和戈壁滩。
林雨婷握着赵军华的照片,心中默念着:"军华,我来找你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起救孩子。"
下午四点,汽车终于到达了边防部队所在的小镇。
林雨婷背着行李,按照地址找到了部队的大门。
哨兵看到她走过来,立即上前询问:"同志,你找谁?"
"我找赵军华,他是我丈夫。"林雨婷拿出结婚证和照片。
哨兵看了看证件,又看了看她:"请稍等,我联系一下。"
林雨婷站在部队门外,心脏跳得很快。
马上就要见到赵军华了,她既期待又紧张。
十分钟后,一个军官走了出来。
"你是赵军华的家属?"
"是的,我是他妻子林雨婷。"
军官的表情有些奇怪,他仔细看了看林雨婷,又看了看手中的资料。
"你跟我来吧,我是李连长。"
林雨婷跟着连长走进部队,心中充满了期待。
四年了,她终于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了。
连长带着她走过营房,走过训练场,周围的战士们都好奇地看着她。
"请在这里等一下。"连长把她带到一间办公室,"我去叫赵军华。"
林雨婷坐在椅子上,环顾四周。办公室里挂着各种锦旗和奖状,墙上贴着部队的光荣榜。
她期待着赵军华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想象着他看到她时惊喜的表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雨婷越来越紧张。
怎么这么久还没来?
又过了十分钟,连长回来了,但是没有带着赵军华。
连长的表情很复杂,他坐在林雨婷对面,沉默了很久。
"连长,我丈夫呢?"林雨婷有些不安。
连长拿出一份文件,又拿出一张照片,仔细比对着。
"你确定...你确定你丈夫叫赵军华?"连长的声音有些颤抖。
"当然确定!"林雨婷激动地说,"我们结婚五年了,这是我们的结婚证!"
她把结婚证递给连长。
连长接过结婚证,看了很久,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同志,我们这里确实有个叫赵军华的战士...但是..."
他停顿了很久,仿佛在组织语言。
林雨婷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心脏狂跳起来。
"但是什么?"她颤抖着问。
连长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不忍的神色。
"他两年前在执行边境巡逻任务时...牺牲了。"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林雨婷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不...不可能!"她猛地站起来,"他昨天还给我打电话!他说要请假回来看孩子!"
连长看着她激动的样子,眼中满是同情:"同志,请你冷静一点。"
"我冷静不了!"
林雨婷哭着喊道,"这四年来他一直在给我打电话,发视频,怎么可能牺牲了?"
她掏出手机,翻出通话记录:"你看!这就是昨天的通话记录!"
连长看着手机屏幕,脸色变得更加复杂。
林雨婷瘫软在椅子上,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如果赵军华真的已经牺牲了...
那么这四年来给她打电话、安慰她、陪伴她的那个人...
到底是谁?
连长起身走到墙边的档案柜前,取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同志,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我必须告诉你真相。"连长回到座位上,"赵军华确实是我们连队的战士,2022年3月15日,在执行边境巡逻任务时遭遇暴风雪,为救战友坠入山谷,经抢救无效牺牲。"
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详细的事故报告、牺牲证明书,还有赵军华的个人档案。
林雨婷颤抖着手接过文件,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针刺一样扎在她心上。
"遗体找到时,他怀里还紧抱着你和孩子的照片。"连长的声音很轻,"他临终前一直在念叨着你们的名字。"
林雨婷看着那张熟悉的照片,是她怀孕时和赵军华的合影。照片的边角已经磨损了,显然被人经常翻看。
"不...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如果他真的死了,那这四年给我打电话的人是谁?那些关心我的话,那些承诺,都是假的吗?"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军人走了进来,看到林雨婷的瞬间,他愣住了。
"嫂子?"他的声音颤抖着,"你...你怎么来了?"
林雨婷抬头看去,这是一张陌生的脸,但声音...这个声音她太熟悉了。
"你是谁?"她虚弱地问。
连长介绍道:"这是李峰,赵军华生前最好的战友。"
李峰站在门口,脸色苍白,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林雨婷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明白了什么。
"是你...给我打电话的是你!"她猛地站起来,"这四年来,你一直在冒充我丈夫!"
李峰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
"是我。"他承认了。
"为什么?"林雨婷的声音嘶哑,"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
李峰走近她,眼中含着泪水:"因为你怀孕了。"
"什么?"
"军华牺牲的时候,你刚怀孕六个月。"李峰的声音哽咽,"他临死前拉着我的手说,一定要照顾好你和孩子。他说,不能让你知道他死了,会影响胎儿的。"
林雨婷想起了那段时间,确实,她怀孕六个月的时候,身体状况不太好,医生说要小心保胎。
"所以你就...一直冒充他?"
"起初只是想等你生完孩子再说。"李峰坐了下来,"但是看到你一个人带孩子那么辛苦,看到小宇那么需要爸爸...我不忍心说出真相。"
连长在一旁补充道:"这件事我们都知道,整个连队的人都在帮忙保守这个秘密。"
林雨婷感觉大脑一片混乱:"那些电话...那些关心的话..."
"都是我说的。"李峰擦去眼泪,"为了不让你起疑心,我学习军华的说话方式,背下了你们之间的所有回忆,每次通话前都要准备很久。"
"为什么声音那么像?"
"我们本来嗓音就有些相似,再加上电话的音质不太好...而且我故意压低声音,学他的语调。"
林雨婷回想起这四年来的通话,那些细节现在看来都有了解释。
为什么从来不视频通话——因为不是本人。
为什么总是说部队忙,不能请假——因为根本没有这个人了。
为什么有时候说话会停顿,会不自然——因为在小心翼翼地模仿。
"那些照片呢?"林雨婷问。
"都是用军华以前的照片PS的。"李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手机,"这是专门用来给你打电话的手机,里面存着军华所有的照片。"
林雨婷接过手机,翻看着里面的内容。
通讯录里只有她一个人的号码,备注是"我的妻子"。
相册里全是赵军华的照片,有军装照,有生活照,还有一些明显是后期制作的。
聊天记录显示,李峰每次给她打电话前,都会先给自己发消息提醒:"记住,你是赵军华。记住,要关心小宇的身体。记住,雨婷最近工作压力大。"
看到这些,林雨婷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哽咽着问,"你图什么?"
李峰摇摇头:"我什么都不图。我只是答应了军华,要照顾好你们。"
"你有家庭吗?"
"没有。"李峰苦笑,"这四年来,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维持这个谎言上。我不敢交女朋友,不敢有自己的生活,因为怕露馅。"
连长在一旁说道:"李峰为了你们,牺牲了很多。战友们都劝他,但他坚持要守护这个承诺。"
林雨婷看着李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
四年来,是他陪伴着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是他在她深夜照顾发烧的小宇时,通过电话安慰她。
是他在她工作不顺心时,鼓励她坚持下去。
是他在她想念丈夫时,给她温暖的话语。
虽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谎言,但那些关心和陪伴,都是真实的。
"那现在呢?"林雨婷问,"孩子生病了,需要治疗费,你为什么不肯帮忙?"
李峰和连长对视了一眼,连长点点头。
"其实,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李峰说,"从你打电话说孩子生病开始,我们就在筹钱。"
"筹钱?"
连长站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这里是10万元,是我们全连官兵捐的。"
林雨婷愣住了:"全连?"
"军华是我们的好战友,小宇就是我们的孩子。"连长的声音很坚定,"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生病而不管呢?"
李峰补充道:"我们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些人甚至借钱也要凑这笔钱。"
林雨婷打开信封,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现金,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每个人的捐款数额:
李峰:20000元
连长李建军:15000元
副连长王小明:8000元
班长张强:5000元
...
一共34个人,每个人都捐了钱,最少的也有500元。
纸条的最后写着:"小宇加油!爸爸的战友们永远支持你!"
看到这里,林雨婷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
"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林雨婷哽咽着问。
"我们想给你一个惊喜。"李峰说,"原本计划是我假装筹到了钱,然后寄给你。但是你突然说要来部队找我...我们没来得及安排。"
"而且,"连长补充道,"这件事瞒了四年,我们觉得应该让你知道真相了。小宇已经四岁了,他有权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英雄。"
林雨婷抱着那个信封,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
这不仅仅是10万元钱,这是34颗军人的心,是对战友的承诺,是对英雄家属的关爱。
"那军华...他真的..."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连长点点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他。"
连长带着林雨婷和李峰来到了部队后山的烈士陵园。
这里安息着在边防牺牲的战士们,每一座墓碑都代表着一个年轻的生命。
在第二排第三个位置,林雨婷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赵军华。
墓碑上刻着他的照片,还有简短的生平介绍:
"赵军华,生于1993年,2021年入伍,2022年3月15日在执行巡逻任务时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墓碑前放着一束鲜花,显然有人经常来祭拜。
"这花是谁放的?"林雨婷问。
"李峰。"连长说,"他每个月都会来这里,给军华汇报你们的情况。"
林雨婷看向李峰,他正在整理墓前的杂草。
"军华,嫂子来看你了。"李峰对着墓碑说话,"小宇生病了,但是我们筹到钱了,他会好起来的。你在天上不要担心,我会一直照顾他们的。"
听到这些话,林雨婷的心彻底被触动了。
四年来,李峰不仅要承受失去战友的痛苦,还要承担起照顾战友家属的责任。
他放弃了自己的生活,用善意的谎言守护着她和孩子。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
当天晚上,部队为林雨婷安排了住宿。
李峰拿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赵军华的遗物。
"这些本来应该早点给你的,但是我怕你看到会难过。"
盒子里有赵军华的日记本、他写给妻儿的信、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林雨婷翻开日记本,看到最后一篇日记,日期是2022年3月14日,牺牲前一天:
"明天要去巡逻,听说可能有暴风雪。雨婷已经怀孕六个月了,肚子越来越大,走路都不方便。真想请假回去陪她,但是这里离不开人。等这次任务结束,我一定要申请探亲假,回去好好照顾她们。
今天给雨婷打了电话,她说胎动很厉害,可能是个调皮的小子。我真希望能摸摸她的肚子,感受一下孩子的踢腿。如果是儿子,我要教他踢足球;如果是女儿,我要保护她一辈子。
李峰说我整天想老婆孩子,没出息。但是我觉得,有了牵挂才有动力。我要好好执行任务,保卫边疆,为妻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雨婷,等我回来。"
看到这里,林雨婷泪如雨下。
他一直在思念着她们,一直在计划着回家,可是...
李峰在一旁轻声说道:"军华每天都会写日记,里面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关于你和孩子的。"
林雨婷继续翻看,看到了赵军华写给她的信:
"我的爱人雨婷: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不能再陪伴你了。请原谅我不能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这四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感情。每当执行危险任务时,我想到的都是你们,这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我知道你一个人很不容易,带孩子、工作、操持家务...我亏欠你太多。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好好补偿你。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爸爸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这是光荣的。希望他长大后能理解爸爸的选择,也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雨婷,你还年轻,不要为我守寡。找一个好男人重新开始吧,我在天上会祝福你们的。
永远爱你的军华
2021年12月25日"
这封信是在他牺牲前三个月写的,像是预感到了什么。
林雨婷紧握着信纸,心如刀绞。
"他还有话想对你说。"李峰说着,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
那是赵军华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很清晰:
"雨婷...对不起...我不能回来了...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告诉他...爸爸爱他...峰子...答应我...照顾好他们..."
这是他临终前录下的,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听到这里,不仅林雨婷哭了,就连在场的军人们也都红了眼眶。
第二天,部队为林雨婷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
全连的战士们都来了,他们列成整齐的队伍,向烈士家属致敬。
连长代表部队发言:"林雨婷同志,赵军华是我们的好战友,也是人民的好战士。他为国捐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你和小宇是我们的家人,有任何困难,部队永远是你们的依靠。"
战士们齐声喊道:"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属致敬!"
那一刻,林雨婷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军人的情怀,什么叫做战友的真情。
告别的时候,李峰把那个专门用来给她打电话的手机递给了她。
"以后我还能给你们打电话吗?"他有些不舍。
林雨婷想了想:"当然可以。不过,以后请用你自己的身份。小宇需要知道,除了爸爸,还有这么多叔叔在关心他。"
李峰点点头:"我会定期打电话询问小宇的情况,直到他长大成人。"
"那你自己的生活呢?"林雨婷问,"你也该找个人结婚了。"
李峰笑了笑:"等小宇病好了,等他不再需要'爸爸'的电话了,我再考虑自己的事情。"
这就是军人的承诺,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连长安排车辆送林雨婷到机场,她改坐飞机回家,这样能更快到达。
临别时,连长握着她的手说:"军华选择了你,证明他眼光很好。你很坚强,也很善良。小宇有这样的妈妈,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回到家乡的医院,林雨婷立即交了住院押金,小宇的治疗正式开始。
拿到钱的那一刻,何医生都感到惊讶:"这么快就筹到了?"
"是孩子爸爸的战友们帮忙的。"林雨婷说。
"战友?你丈夫不是..."何医生想起她说过丈夫在部队。
"他牺牲了。"林雨婷平静地说,"但是他的战友们把我们当作家人。"
何医生肃然起敬:"军人家属不容易,军人更不容易。我们一定会全力治疗孩子的。"
小宇的第一次化疗很成功,各项指标都在好转。
当晚,林雨婷接到了李峰的电话。
"嫂子,我是李峰。"这次,他用自己的身份。
"李峰叔叔!"小宇抢过电话,"妈妈说你们给我捐钱治病,谢谢你们!"
"不用谢,小宇要勇敢,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病。"李峰的声音很温柔。
"李峰叔叔,我爸爸真的是英雄吗?"
"当然,你爸爸是最勇敢的战士,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那我长大后也要当兵,保卫祖国!"
"好,但是首先要把身体养好,健健康康地长大。"
通话结束后,林雨婷对小宇说:"儿子,爸爸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这么多叔叔关心我们。我们要坚强,要努力生活,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小宇点点头:"妈妈,我会的。我要快点好起来,让爸爸在天上安心。"
三个月后,小宇的病情稳定了,医生说治疗效果很好,继续坚持就能完全康复。
林雨婷给部队写了一封感谢信,详细介绍了小宇的治疗情况,并附上了孩子画的画。
画面上是一个小男孩和很多穿军装的叔叔在一起,下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谢谢叔叔们,我爱你们!"
收到信的那天,整个连队的战士们都笑了。
连长把信贴在了荣誉墙上,旁边就是赵军华的照片。
"军华,你看到了吗?你的儿子很勇敢,你的妻子很坚强。我们会一直守护他们的。"连长对着照片说。
而在千里之外的家中,林雨婷正在教小宇认字。
"小宇,这个词读什么?"
"英雄!"
"对,你的爸爸就是英雄。"
"妈妈,英雄是什么意思?"
"英雄就是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人。你的爸爸为了保护祖国,保护我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小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我长大后也要当英雄!"
"好,但是妈妈更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窗外夕阳西下,母子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虽然失去了丈夫,但林雨婷知道,她并不孤单。
在遥远的边疆,有一群战士在默默守护着她们。
这份情谊,这份承诺,将会延续一生。
这就是军人的品格,这就是战友的真情。
即使生死两隔,爱依然在传递,责任依然在延续。
赵军华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李峰用四年的守护诠释了什么是义气,而整个连队用集体的关爱诠释了什么是战友情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保持着最珍贵的品质。
这样的故事,值得被铭记;这样的精神,值得被传承。
三年后,小宇的病完全康复了。
他已经七岁,上小学二年级,成绩优秀,身体健康。
每年的3月15日,林雨婷都会带着小宇到烈士陵园祭拜赵军华。
每次去,都能遇到李峰。
他依然单身,依然在部队服役,依然会定期给他们打电话。
"峰叔叔!"小宇远远地就跑了过去。
"小宇长高了!"李峰抱起孩子,"学习怎么样?"
"我是班长!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小宇骄傲地说。
"真棒!你爸爸在天上一定很高兴。"
小宇指着墓碑上的照片:"爸爸,我没有让你失望!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
林雨婷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激。
没有李峰的坚持,没有战友们的帮助,她和小宇不可能有今天。
这份恩情,她永远不会忘记。
晚上回到家,小宇在写日记:
"今天去看爸爸了。峰叔叔说,爸爸是英雄,我为他骄傲。妈妈说,除了爸爸,还有很多叔叔在保护我们。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有这么多人爱我。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保护别人的人。"
读着孩子稚嫩的字迹,林雨婷笑了。
她知道,赵军华的精神已经传承给了下一代。
而那份跨越生死的战友情,也将在小宇心中生根发芽。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爱会消失,但精神永存。
人会离去,但情谊长存。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去守护,总有一些承诺值得我们去坚持。
正如赵军华守护边疆,李峰守护承诺,林雨婷守护家庭一样。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诠释着爱与奉献。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因为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品格,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完
来源:苹果味的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