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听到HPV病毒,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女性才要担心的吗”?殊不知,这个擅长“隐形作战”的病毒,其实在男性群体中也早已暗流涌动。它不挑性别,不看年龄,就像个潜伏的高手,悄无声息地入侵,却可能在多年后露出狰狞面目——正所谓“病从浅中医,祸从微处生”,这句话放在
很多人一听到HPV病毒,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女性才要担心的吗”?殊不知,这个擅长“隐形作战”的病毒,其实在男性群体中也早已暗流涌动。它不挑性别,不看年龄,就像个潜伏的高手,悄无声息地入侵,却可能在多年后露出狰狞面目——正所谓“病从浅中医,祸从微处生”,这句话放在HPV感染上再贴切不过。
有些男士洗澡时偶然发现裤裆或肛周长了几颗不痛不痒的小肉粒,不红不肿,摸起来软软的,还以为是“上火”或过敏。殊不知,这可能是HPV派来的“先锋部队”——尖锐湿疣。更狡猾的是,病毒还喜欢藏在口腔、咽喉、肛门这些黏膜区域“装睡”,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可能悄悄酝酿病变。医学上把这叫做“亚临床感染”,就像埋进身体的一颗暗雷,平时不声不响,等到某天免疫力下降,就可能被引爆。
你以为HPV只会引起宫颈癌?那就小看它了。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2022年的一项调查,HPV已经明确和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扯上关系。特别是HPV16型,堪称高危型里的“头号杀手”,近年男性口咽癌发病率在欧美翻了近两倍,约七成案例背后都有它的影子。可悲的是,这些癌症早期几乎不露痕迹,等到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便血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曾有位不烟不酒的中年男士,常规体检一切正常,却在口腔溃疡活检时查出了HPV相关的癌前病变。他百思不得其解:“我生活规律,怎么会中招?”其实病毒传播从不按常理出牌,它可能在一次不经意的接触中就完成了“登陆”。
更让人头疼的是HPV的“顽固属性”。即便治好了表面的疣体,病毒仍可能潜伏在局部组织里“装死”。研究显示,约三成男性感染者一年内会复发,就像打地鼠游戏,按下这头,翘起那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刚庆幸自己“痊愈”,没过几个月又发现新状况。
那你可能要问:既然没症状也可能中招,该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感染?现在已有针对男性的HPV DNA检测,用尿液、肛拭子就能完成采样。《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年刊文提到,国内男性感染率约17.5%,高危型占过半——相当于每6个男性中就有1个携带者。尤其是性伴侣较多、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定期筛查简直就是给自己的健康上道“保险”。
话说回来,感染了HPV就等于被判“死刑”吗?倒也不必过度恐慌。多数感染在1-2年内会被免疫系统自动清除,但这建立在身体状态良好的基础上。可问题在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感染,更谈不上早期干预。这就好比家里进了贼却浑然不觉,等到失窃才后悔莫及。
如果你发现身上莫名长出小肉疙瘩,或长期肛门瘙痒、口腔异物感挥之不去,不妨做个HPV检测。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数据显示,接种九价疫苗后男性感染风险下降超80%,这防护效果可比“亡羊补牢”划算多了。
现在国内虽未普及男性接种HPV疫苗,但预防价值已有目共睹。毕竟健康这场仗,主动防御永远比被动挨打强。病毒从不会因你忽视而消失,就像雨不会因为你没带伞就不下。所以最后不禁要问:当你的身体发出微弱信号时,你是选择继续视而不见,还是主动给健康多添一道防线?
来源:房中安然读书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