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滑稽戏的舞台上,龚仁龙的名字自带“笑点buff”。作为上海青艺滑稽剧团副团长,从艺35年来,他演过31部滑稽戏大戏,塑造的傻子、个体老板、退休民警等角色个个鲜活立体,尤其是“戆大”一角,因其真实到骨子里的演绎,成为几代上海观众的童年记忆。鲜为人知的是,这
在上海滑稽戏的舞台上,龚仁龙的名字自带“笑点buff”。作为上海青艺滑稽剧团副团长,从艺35年来,他演过31部滑稽戏大戏,塑造的傻子、个体老板、退休民警等角色个个鲜活立体,尤其是“戆大”一角,因其真实到骨子里的演绎,成为几代上海观众的童年记忆。鲜为人知的是,这份“真实”背后,藏着他为艺术较真的狠劲——为找准角色状态,他曾多次蹲守智障医院观察学习;而舞台下的他,历经两段婚姻,与滑稽名家顾竹君的同行之恋、与现任妻子的温馨相守,最终收获儿女双全的圆满,这份对生活的热忱,更成了他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
提起龚仁龙的表演,业内公认的评价是“寓庄于谐、自成风格”。而让他真正出圈的,正是“戆大”这类憨态可掬的角色。在滑稽戏《害你没商量》中,他饰演的“戆大”天真质朴,一个迷茫的眼神、一句笨拙的台词,总能让观众忍俊不禁,却又丝毫不觉得刻意。很多人好奇,一个正常人怎么能把“戆大”演得如此传神?答案藏在他“死磕细节”的敬业里。
为了塑造这个角色,龚仁龙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去智障医院观察病人。那段时间,他每天早早来到医院,不打扰、不喧哗,只是默默坐在角落,记录病人们的言行举止:他们说话时的语速、眼神的落点、紧张时的小动作,甚至是开心时独特的笑容。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病人反复摆弄手里的玩具,脸上带着纯粹的快乐,这个细节被他记在本子上,后来成了“戆大”的经典动作;还有病人说话时会不自觉地重复尾音,他也悄悄模仿,融入到台词表演中。
“演滑稽不是瞎胡闹,每个角色都有灵魂。”龚仁龙曾在采访中说。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敬畏,让他的表演跳出了“脸谱化”的怪圈。他饰演的“戆大”,不是简单的“傻气”,而是带着一丝天真与善良,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还能感受到角色的温度。这种细腻的演绎,也让他斩获多项大奖:2008年凭借《总算认得侬》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提名,2009年以《喜从天降》拿下白玉兰主角奖,2012年又凭《哭笑不得》中的“温大龙”一角再度摘得白玉兰主角奖,成为上海滑稽戏界第一个“二度兰”演员,这份荣誉,是对他35年坚守的最好认可。
舞台上的龚仁龙用实力征服观众,舞台下的他,感情之路也与滑稽艺术紧密相连。他的第一任妻子,正是被誉为“新上海滩女滑稽第一人”的顾竹君。两人相识于上海喜剧团,彼时的他们都是剧团的中坚力量,一个擅长细腻演绎,一个有着“九腔十八调”的绝活,共同的艺术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舞台上的最佳拍档。一起排练到深夜,一起打磨台词细节,一起为滑稽戏的创新发愁,那段日子,他们的生活被艺术和爱情填满。后来,儿子宫宇峰的出生,让这个小家庭更添温馨。可随着事业越来越忙,“同事”与“夫妻”的双重身份,让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为了一句台词的处理方式,他们会从排练厅吵到家里;为了演出安排,他们常常聚少离多。最终,这份曾经被众人看好的婚姻,在相互理解中和平落幕。
不同于娱乐圈常见的离婚闹剧,龚仁龙和顾竹君分开后,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尊重与欣赏。龚仁龙从不避讳谈论这段过往,还常常夸赞顾竹君的才华:“她的条件是真的好,南北方口音切换自如,复杂唱腔信手拈来,我至今都很佩服。”而他们的默契,也从未因离婚而消失。后来有机会同台合作《泰坦尼可号》《吃吃看看》等节目,两人依旧配合得天衣无缝,台下观众甚至误以为“他们和好了”。这份“艺术高于私人恩怨”的格局,让不少网友点赞:“这才是成年人的体面。”
离婚后的龚仁龙,并未对爱情失去信心。后来,他遇到了现任妻子,对方并非圈内人,年轻貌美且温柔体贴,给了他久违的温暖。婚后,两人感情和睦,还迎来了可爱的女儿,龚仁龙也终于收获了“儿女双全”的圆满。
如今的他,成了十足的“女儿奴”,只要不演出,就会在家陪伴女儿,陪她读书、做游戏,弥补年轻时因忙碌对儿子的亏欠。而儿子宫宇峰也早已长大成人,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有儿有女的幸福,让龚仁龙的心态更加平和,也让他在表演中多了一份生活的烟火气。有人问他:“现在儿女双全,是不是可以放慢脚步享清福了?”他却笑着回答:“只要观众还愿意看,我就会一直演下去。再说,为了孩子们,也得给他们做个榜样,把滑稽戏这门艺术传承好。”
这份对艺术的坚守,在当下的娱乐圈显得尤为珍贵。如今的滑稽戏面临着创新与传承的难题,不少年轻演员纷纷转型直播带货、拍短视频,而龚仁龙始终坚守在舞台一线,一边打磨经典作品,一边尝试融入新元素。他会关注年轻人喜欢的话题,把“职场内卷”“短视频带货”等新鲜事物搬进剧本;也会带着年轻演员排练,把自己35年的表演经验倾囊相授。
“滑稽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根。”这是龚仁龙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滑稽戏,他还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公益演出和讲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普及滑稽戏的知识。有学生问他:“滑稽戏是不是过时了?”他笑着回答:“只要我们能跟上时代,讲好当下的故事,滑稽戏就永远不会过时。”
如今的龚仁龙,已经年过六旬,却依旧活跃在舞台上。他用35年的坚守,证明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用两段婚姻的体面,诠释了“成年人的爱情,是尊重与成全”;用儿女双全的圆满,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他就像上海滑稽戏界的一棵“常青树”,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龚仁龙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一时的爆红,而是长久的坚守;真正的幸福,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愿这位上海笑星,能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也愿上海滑稽戏这门传统艺术,能在他的守护下,重焕新生。
来源:奇妙圆月x9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