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双十一已经结束,人们不再熬夜抢东西,也没有在朋友圈刷屏晒单,这次活动从10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11日晚上12点,总共46天,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最终成交额达到1.61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2.5%,但大家对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在意了,很多人早上醒
2025年的双十一已经结束,人们不再熬夜抢东西,也没有在朋友圈刷屏晒单,这次活动从10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11日晚上12点,总共46天,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最终成交额达到1.61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2.5%,但大家对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在意了,很多人早上醒来发现活动已经过去,连“尾款人”这个词也几乎没人再提。
这次平台没搞太多满减和赠品,倒是把AI工具全推出来了,用户用手机就能让AI帮忙挑衣服、比较价格、列清单,不用自己一件件对比,宣传重点也变了,不再喊“史上最低价”,而是强调价格透明、售后有保障,线下店也跟着参与进来,比如买家电可以在线上下单,再去店里试用机器,确实挺方便,这说明平台不打算再靠砸钱吸引人,而是想通过技术和服务留住用户。
现在人们买东西更看重实用,不是看谁家打折厉害,网上有个热门话题说三百块买不到真羽绒服,很多消费者开始怀疑品牌乱标价格和虚假宣传,大学生喜欢买军大衣、基本款T恤和国货日用品,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觉得这些东西实在好用,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人认为双十一没必要继续办下去,大家对促销活动的信任越来越低,我自己也挺理解这种想法,以前是图便宜才去抢购,现在是怕上当干脆避开。
在河南焦作有个桑坡村,过去做羊皮生意,2018年每天能发七万单快递,全年卖了十六亿元,但到了2024年初,八成店铺关了门,直播账号也被清退,发货量少了一大半,这背后的原因很直接,平台抽成越来越高,商家为了争“全网最低价”互相较劲,根本赚不到钱,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小商家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回头看看,2009年淘宝双十一只卖出5200万,那时候它还被当成一个玩笑般的活动,到2012年销售额涨到191亿,这个活动就成了全球最大的购物节,2017年以后它的热度逐渐减退,2023年总成交额达到1.13万亿,2024年是1.44万亿,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今年虽然总额创下新高,但参与的人数、大家的讨论和社交平台上的传播都在减少,双十一已经不再像一个节日,而是更像系统里的一项常规功能,人们只是按流程完成它而已。
现在的平台不再靠制造焦虑来拉销量,他们更关心用户的长期价值,比如用户买东西会不会退货、有没有投诉、物流快不快,这些数据成了新的广告语,小商家也不再死磕平台流量,转而去做私域运营,比如用微信社群维护老客户,或者干脆出海卖到欧美俄日,桑坡村现在八成羊皮都出口了,国内生意反而成了副业。
说实话,这种变化其实挺自然的,大家以前喜欢热闹,现在更愿意省心,平台没法再靠低价吸引人,只能通过靠谱服务留住用户,消费者心里都清楚什么值得买,什么只是噱头,双十一还在,但味道已经变了,没人把它当成狂欢节,它就是个普通的促销活动,想买就买,不想买也没关系,我倒觉得这样挺好,至少大家都清醒了。
来源:Hello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