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上11点,书房那灯亮得晃眼,我盯着作业本上那道两位数加法,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血压都要飙到头顶了。“小宇,你再瞅瞅,35加27,个位5加7是12,得往十位进1,十位3加2再加1,这不就是62吗?你咋又写成52了!”我耐着性子,红笔在草稿纸上划得飞快,都快把纸
晚上11点,书房那灯亮得晃眼,我盯着作业本上那道两位数加法,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血压都要飙到头顶了。“小宇,你再瞅瞅,35加27,个位5加7是12,得往十位进1,十位3加2再加1,这不就是62吗?你咋又写成52了!”我耐着性子,红笔在草稿纸上划得飞快,都快把纸戳破了。
对面坐的我儿子小宇,手里抠着他那宝贝奥特曼橡皮,边缘都让他抠得毛毛糙糙的。眼睛一会儿瞟窗外的路灯,一会儿又瞄桌角的恐龙模型,嘴里跟着我嘟囔,可笔下写出来的,还是那个扎眼的“52”。我这火“噌”地就上来了,嗓门不自觉地拔高:“你到底听没听我说话?那进位的1呢?让你藏起来喂恐龙了?”
小宇被我一吼,吓得一哆嗦,眼圈立马就红了,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作业本上,晕开一小片墨。他咬着嘴唇,手里攥着橡皮,小声嘟囔:“我忘了……刚才琢磨恐龙是不是该睡觉了。”“忘了?这题咱都练八遍了!恐龙睡就睡,你脑子不能跟着睡啊!”我气得手都抖,真想把作业本摔了,可一眼瞥见他衣服上别着的“今日小明星”小红花——那是他今天帮同学捡铅笔得的,心里又软了一下。
我深吸一口气,把火压下去,拉过他来,擦了擦他的眼泪:“对不起啊儿子,妈妈不该吼你。咱再试一次,这次把进位的1画个小圈圈,就当给恐龙喂颗糖,行不?”他点点头,握着笔跟着我算,还真在1旁边画了个小糖果。这回总算对了,他眼睛一亮,举着橡皮喊:“妈妈你看!恐龙吃到糖啦!”
这种事儿,我家天天上演。前一秒还母慈子孝,他跟我唠学校的事儿,说同桌总借他彩笔,哪个同学给他推荐了好看的笔;后一秒就因为一道破题、一个破字,立马鸡飞狗跳。我见过他写不好“横折钩”,把“月”字写成歪歪扭扭的“月牙船”,急得直哭;也见过自己因为他总把“放弃”写成“放屁”,对着作业本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不气不气”。
有时候我坐在沙发上发呆,就想他小时候多可爱啊,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最棒”,把画得乱七八糟的太阳塞给我,唱个儿歌跑调跑得没边儿,还挺认真。可现在,辅导作业成了咱俩之间的隔阂,我都忘了他才刚上一年级,每天要背那么多拼音,写那么多生字,其实已经挺努力了。
有天晚上,他漏做了一页生字,我批评了他几句,他就躲进房间不出来了。我推门进去,看见他趴在床上,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写着:“妈妈今天又生气了,我是不是很笨?我想把恐龙送给妈妈,让妈妈开心。”日记本旁边,摆着他最爱的霸王龙模型。我这心啊,跟被针扎了似的疼,走过去抱住他:“宝贝,你不笨,是妈妈太急了。恐龙妈妈对小恐龙都有耐心,妈妈以后也对你有耐心。”
辅导作业这路,真是磕磕绊绊。没那么多温情,更多的是着急、累,还有偶尔的失控,但也有不少暖心的瞬间。比如他第一次自己算出应用题,兴奋地把恐龙摆成一排“庆祝”;比如他把生字写得工工整整,还在旁边画小爱心;比如他睡前抱着我说:“妈妈,明天我还要给进位的1画糖果。”那些鸡飞狗跳的晚上,慢慢都成了成长的记号。
原来辅导作业不是打仗,是咱俩一起修行。互相“折腾”着学会耐心,互相包容着一起长大。那些吵吵闹闹的夜晚,以后想起来肯定都是暖的——有奥特曼橡皮的印儿,有恐龙模型的影子,还有我儿子一点点长大的样子,也记着我这当妈的,慢慢变得更温柔的模样。
这就是每天都上演的大戏,前一秒母慈子孝,后一秒混合双打,曾经想过就真么算了吧,爱咋滴咋滴,后一秒就打消了念头,决不能让孩子在长大以后被社会排斥,做父母的应该多多督促,孩子大了总会好的。睡觉吧。哎。。。。明天战斗继续!!
是不是各家都这样,尤其是孩子相对小一些的时候?能把父母气的起飞,孩子还是一脸无辜的表情[流泪][流泪][流泪]
来源:山谷听泉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