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人生的五大财富:金钱、健康、时间、关系、精神都是财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17:00 1

摘要:“你愿意和94岁的巴菲特交换年龄和财富吗?”尽管巴菲特富可敌国,大多数人却不会同意交换。原因很简单:金钱可以赚取,但时间无法购买。

现代人常陷入“财富跑步机”的怪圈——不停地奔跑,却永远没有感到满足。

“你愿意和94岁的巴菲特交换年龄和财富吗?”尽管巴菲特富可敌国,大多数人却不会同意交换。原因很简单:金钱可以赚取,但时间无法购买。

《财富阶梯:财务自由路上的分层策略》(The Wealth Ladder: Proven Strategies for Every Step of Your Financial Life)是知名财经作家尼克·马吉奥利(Nick Maggiulli,《持续买入》作者)的最新力作,这本书提出了一套突破性的财富构建框架,旨在帮助不同财务阶段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书中引用了Sahil Bloom在《五种财富》中的观点,真正的富足人生由五大财富构成:金钱财富、健康财富、时间财富、关系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基石。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你会相信吗?Graham Duncan提出的“时间亿万富翁”概念指那些生命中还剩下超过十亿秒的人——通常是年轻人。一个20岁的年轻人,拥有大约20亿秒、也就是近60年的时间,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时间富翁。

时间财富的本质并非拥有大把时间,而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有自由选择如何使用的权利。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在《论生命的短暂》中写道:“我们并非得到了短暂的生命,而是我们自己使它变得短暂;我们并非缺乏时间,而是浪费了时间。”

构建时间财富需要三大支柱:意识(意识到时间的有限)、专注(关注重要事物)和控制(掌控时间使用)。通过绘制“能量日历”(用绿色标记创造能量的事,红色标记消耗能量的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时间花在了哪里。

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计算与所爱之人剩余的相见次数:假如父母50岁,每年见面5次,那么大约只能再见150次。当看到这个数字时,许多人会选择主动创造更多相处时间。

想象你的葬礼上,谁会坐在前排?这些人是真正重要的“前排人物”,是你可以依靠的群体。

关系财富的本质在于质量而非数量。研究表明,那些“有时支持、有时打击”的矛盾关系,对心理健康的伤害甚至大于纯粹的贬低关系。

构建健康关系地图的方法:

绿色区,高支持+频繁互动,优先保持;

机会区,高支持+不频繁,增加互动频率;

危险区,矛盾+频繁,需要改善;

红色区,贬低+频繁,改善或断绝。

人是社会性动物,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有人能陪伴聊天、给予拥抱所提供的情绪价值,是再多存款也无法比拟的。

健康是1,其他财富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多的其他财富也无法享用。

很多人嘴上说健康重要,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Sahil Bloom提出了“调光开关”理念:健身、饮食不必完美,坚持一点点总比完全不做要好。

构建健康财富的实用方法:

微习惯:5个俯卧撑+5深蹲+5弓步+30秒平板支撑,快速唤醒身体;

90%饮食遵循核心菜单:优选蛋白质和天然食材;

餐后行走15分钟,能降低35%血糖峰值;

睡前“1-1-1日记法”:记录一项成就、一个压力源、一件感恩之事。

精神财富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它是引导人生重大决策的罗盘。其三大支柱为:目标,你是谁、要做什么;成长,持续学习进步;空间,独处反思的能力。

增加精神财富的方法多样:

费曼学习法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助力知识学习;

苏格拉底质疑法培养不同思考方式;

每月安排一天作为“思考日”,阅读、学习、思考,隔绝干扰。

就像苏东坡在流放地依然能写下豁达诗词,是因为他始终保有独处和反思的能力。

在快节奏社会中,许多人忙得没空思考“我到底要什么”,偶尔放慢脚步,可能比拼命追赶更重要。

金融家约瑟夫·海勒曾被告知:“某对冲基金经理赚的钱比你多得多。”他回应道:“我已经拥有他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我知道什么是足够。”

金钱财富的核心问题不是“更多”,而是“足够”。北欧生活哲学“Lagom”(拉格姆)强调适度、平衡、实用,恰如其分才是最好的。

定义“足够”的过程是个人化的:你需要想象理想生活的画面——你住在哪里?拥有什么?和爱的人在做什么?专注什么?应急准备金多少?然后看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如一位作家所言:“金钱是好东西,它的最大好处是使你在金钱面前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让我们不必仅仅为钱工作,而能做真正喜欢的事。

财富层级的跃迁并非自动发生,它需要正确的策略和持续的努力。尼克·马吉奥利指出,每一级之间往往是10倍的跳跃,这是因为财富带来的幸福感是“对数式”增长,而非线性。

对于月光族,1万元可能感觉像救命稻草;而对于百万富翁,同样的金额只会引来礼貌的微笑。只有财富量级的差异,才能带来感知层面的质变。

基于这一洞察,马吉奥利提出了 “0.01%花费规则”——每天花费不超过净资产的0.01%,才是“无压力”的开支。

根据这一规则:

净资产1万美元的人,无压力日花费为1美元;

净资产10万美元的人,无压力日花费为10美元;

净资产100万美元的人,无压力日花费为100美元。

这一规则帮助人们快速判断自己是否“超出当前等级的消费自由”。

我们追求的“财富自由”,并非让五种财富完美平衡,而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Sahil Bloom提出了“人生季节论”——人生如四季,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和挑战。

二十岁可能更在意金融财富;四十岁可能更重视人际关系财富。我们要做的是利用“高杠杆系统”,把精力集中在能带来高回报的方面。

关键在于,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两种财富时,不要让其他财富“破产”,留足“安全垫”。就像调光开关,可以调整亮度但不完全关闭。

每月问自己六个问题,有助于及时调整方向:

1. 如果把今天重复100天,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2. 如果他人观察我这一周的生活,他们会认为我的优先级是什么?

3. 如果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观众会冲我喊叫什么?

4. 我是在关注重要的大问题,还是琐碎的小问题?

5. 如何做得更少但质量更好?

6. 今天做了什么五年后可能让我羞愧的事?

真正的高手懂得,财富不是终点,而是通往自由的工具。通过理解五种财富的逻辑,我们可以避免“财富跑步机”的陷阱,找到自己的“足够”,在攀登人生阶梯时,不仅看得远,而且走得稳。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而是更明智。正如渔夫对投资银行家说的:“你说我应该扩大规模,赚更多钱,以后就能退休享受生活。那我现在不就是在过这种生活吗?”

真正的财富自由,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更是对生活的掌控感和满足感。五种财富的动态平衡,才是通往富足人生的真实路径。

来源:麻六看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